全媒体时代广播记者的定位与发展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ytl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掌握新闻喉舌的广播记者,为了能与新媒体发展更好地适应,需要对自己的职能重新定位,不断提升自我,让工作更加接地气,努力使自己成为新闻的“主持人”。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期对全媒体时代广播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广播记者;全媒体;定位;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记者需要
  具备的基本能力
  广播记者在坚守新闻传播理念的同时,还需要将自身的国际视野不断扩大,促进自我“接地气”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新媒体时代,每个广播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拥有人类的胸襟、世界的眼光和中国的立场”。在新闻采编和传播的过程中,广播记者既要将传统新闻的局部性思維和区域性思维的禁锢打破,同时还要立足于国际视野,对本土事件进行考量,这样才能使新闻更具有立体感;同时,广播记者还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视角,对国内外备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全面考量,由此才能使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达到最佳。
  在全媒体信息时代,要提高广播对广播收听者的吸引力,要求广播记者必须提高组织信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时间、环境编写出更新颖和更具吸引力的广播稿,而广播记者组织信息能力的提高要从观察事物、衡量事物、收集信息以及包装信息等方面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创新广播传播内容。
  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时代广播记者,就应对不同的媒体形象进行打造。不单单要如实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结果,还要对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挖掘。信息化时代,广播记者应深入挖掘每一条新闻报道,以客观的态度、公正的立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尽可能还原事实的真相,使新闻报道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对新闻报道中的疏忽有效避免。
  二、全媒体时代广播记者对
  自我的精准定位
  新媒体时代,广播记者应精准定位自己的身份,由“把关人”转型为“主持人”。实现新闻资讯信息与内容的互动,是现代化的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发展主流趋势。现阶段,网络上呈现各种层出不穷的话题。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听众,广播媒体需要进行深度挖掘新闻资讯与听众、读者之间的互动。同时,广播记者还需要对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采用多种形式,如在线活动、电话互动等,深入讨论相关话题,以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其中。为了推动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还可在直播间直接连接听众进行直播互动,认真倾听听众的倾诉。通过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互动式新媒体网络,使节目互动与民众的需求相符。
  除此之外,还可将传统广播形式的束缚打破,将一些视觉元素适当添加其中。利用视频广播,和观众面对面交谈。这种形式对广播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广播记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担任节目主持人。要善于对节目的节奏很好地把握,同时还要善于察言观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节目。时代的发展给广播人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为了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每个广播记者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自我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以此提升我国整体的广播水平。
  三、注重对新闻传播内容的构想与创新
  全媒体时代,可根据每一个时间、地点和人物等,重新组合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关键要素。为此,需要广播记者具备一定的组织撰写能力。善于观察世间百态,能够整理和搜集资料,准确判断和衡量事物。具备加工和包装新闻信息的能力,并将撰写新闻稿件作为创新表达和新闻内容构想的重点。广播媒体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需要加速过渡和转型。
  对于传统的广播媒体,新闻的生产能力是其资源优势,以增强大众的吸引力。而加工设计新闻内容,是新媒体时代媒体报道转型的关键要素,广播媒体需要采取信息化的方式,整合网站咨讯、手机、移动设备等。在这个媒介众多的新闻时代,广播记者需要粗略地加工所采集的新闻内容信息,同时,结合大众对新闻的需要,再由资深记者从深层次加工新闻内容。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对更多的阅读者和听众产生吸引力,以此促进媒体节目知名度的提高。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大力推进广播媒体向新时代迈进。迅猛发展的现代广播事业,也日益扩大了媒介范围。每个广播记者都需要对这个发展规律进行遵循,对广播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同时对自身进行精准的定位,善于对新闻热点进行捕捉,通过融入新鲜活力,将受众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不断拓展广播媒体的宽度和深度,促进广播媒体整体收听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采用带拉伸机构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了热轧退火状态M2高速工具钢在单向拉伸变形时微裂纹形核机制及位错塞积状态。连续观察到了单向拉伸变形时钢中碳化物粒子的
世界杯小组赛A组(德国、哥斯达黎加、波兰、厄瓜多尔)【种子队】:勇猛无畏的日尔曼战车——德国【全国人口】:8240万【参加世界杯】:15次【世界杯荣誉】:三次冠军(1954,1974,
评述了一系列高Co-Ni二次硬化马氏体钢的合金设计,热处理工艺以及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在韧性和塑性损失较小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这类钢的强度的可能性。
测定了硅,铜,钼含量和等温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对奥氏体-贝氏体球墨铸铁中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规律。在SEM下观察分析了残余奥氏体量对试样断裂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铜使残余奥氏体量提高
利用铬酸锶镧代替贵重的铂铑作ZrO2质发热元件的引线体,研究了此类元件的某些特性。用此元件可组装成不同类型的超高温电炉,在氧化气氛下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000℃。红外辐射测温仪的成功
研究了几种氮化气氛对硅粉氮化产物的影响,用“归一化”处理的简单方法进行了X射线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硅粉在氨气或氮,氢混合气气氛中,经两个阶段氮化能够较完全地转化为α-Si3N4占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高原期"现象会极大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斯蒂夫.克拉申(StephenKrashen)的"学习—习得假说"理论,二语习得也是一种"吸入"并经大脑过滤而最终使用一种非母语
对棒线材连轧机参数测量的方法,测量结果以及与理论计算的对比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多线轧制时艾克隆德公式计算方法的不适应性以及从连轧过程张力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连
公众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环境保护任务,其公众的环境意识如何,公众参与情况如何,将决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