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yu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多媒体以其迅猛的势头走进了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课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但由于受农村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本文扼要阐述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一、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是有关语言与文字的基础学科。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能利用语言、文字表现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时,应基于一定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一定的信息表现形式,有效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这一特点决定了语言和文字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无论多么完美的多媒体技术都不能取代学生自身的体验中,不能为技术而技术。
  二、忽视了传统教学媒体
  农村初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语文课堂教学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用以下这些话来概括:“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效率不高的结果。
  除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师教研的重要课题。但是多媒体必须与传统教学的手段相互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实效性等因素,有效地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利用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要以科学的态度,将各种媒体进行选择、有机组合,使其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以实现语文教学优化。
  三、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其思维也往往陷于课堂所讲知识,课外阅读量小,思维难于开阔。但在语文教学中课件制作上这些往往不能得到重视,下载或借鉴的一些现成课件使得课堂上很“花哨”,却不得不在课后再一次去重复教材重点。科学运用多媒体,必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于使用电教媒体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意性强、可控性好,在教学时空上和学生能力培养上可起到优化作用,所以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要以学生如何达到学习目标为中心,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实际需要考虑,让学生乐于学习,使电教媒体发挥语文学科思想教育和开发智力的作用,使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在理解和运用语言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作者单位:河北省故城县祖杨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不同中医症型的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48例DU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U中
回顾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立方思路、主病证治方药及现代应用,列举2例经典案例,探讨陈学忠老师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年初时候,决策层认为当前经济发展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者的叠加,并据此立下政策要“保持定力、主动作为”的治理原则,意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