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不健康的心理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下面是我来在体育课中,对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兴趣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各种兴趣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动机两种。
  1. 直接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好每一次的室内体育课。如利用下雨天,教师可在多媒体里播放学生十分喜欢的篮球赛。通过观看这些顶级的各种球赛,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的欲望,即直接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把握好这次直接动机,在室内讲解篮球运球时的徒手动作或投篮时要注意什么等等,为下次的室外篮球课做好充分的心理铺垫作用。
  2. 间接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
  (1)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关系。树立学生从“逼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态度。
  (2)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搭配,增强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我经常采取游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体育的某些知识、技能和技巧,引导他们应该注意什么。而针对高年级学生对准备活动总是不认真做或做得不好的这种情况,我利用游戏渗透到准备活动中去,如采用棒操、球操和一些舞蹈动作编成游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安排和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想学。新颖的教学内容,总给学生带来好奇与新鲜感,他们总是期待下一节课的新花样。根据学生这一心理情况,每一节课中尽量安排新的练习内容,将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
  (4)在课堂中贯穿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所安排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足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游戏是首选内容。但在实施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为游戏而游戏,也不能把一个有趣的游戏上得枯燥乏味,更不能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玩。体育教师要不断地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增加要求,提高难度,使学生始终处于兴趣之中。
  二、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的感觉、思维的反映。追求美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个漂亮的前滚翻动作技能的示范,是对学生刺激的反映,由此产生想学的欲望。充分把体育运动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欣赏、感受体育运动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
  (1)上体育课时,一组色彩鲜艳的器材,显眼的标志,洪毫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
  (2)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生从被动注意引导到主动注意上来。
  2.兴趣是个人对事物所持的选择态度
  我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专心致志去做。注意也能引起兴趣。例如:当学生听到激烈的伴奏音乐时,就容易引起了他们对健美操的注意。当看到运动员那种优美、惊险的动作时,便逐渐对健美操发生了兴趣,为我们健美操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在体育活动中,对于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学习时主动积极,即使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没有兴趣,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厌倦。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许多学生是对老师的印象好,才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所以老师和学生有了感情,交知心,教学工作便容易进行,学生学习也有了积极性。
  (2)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青少年的心理,虽有很多基性,但也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胆大勇敢;有的学生胆小怕事;有的意志顽强,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的意志薄弱,碰到困难而退却;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却安静沉着等等。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准确地掌握好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可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转第123页)
  (上接第122页)
  三、利用体育推动自我意识发展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性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篮球比赛中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总之,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学生心理活动发展的规律,灵活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努力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从事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本人一直坚持外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在统一,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以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心智发展,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任务。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有效课堂,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实、应用性和长期性;重视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自我教学策略的探究。教
目的 观察传统中成药“桑菊感冒片”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桑菊感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为了建立高效课堂,释放学生个性,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课程,也积极运用
《水污染控制技术》是环保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其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从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