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有意思的课堂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987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这样要求我们:“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所处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内容,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
  
  一、同一话题语料的梯度整合
  
  《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具有循环编排的特点,非常适合采用“同心圆系统性”开展教学。所谓的同心圆系统性,指的是同一课题或同一对象被反复多次加以研究的排列方式。例如教材中关于“谈论人”的主题,就出现过好几次。
  第一轮:3A Unit 11 A boy anda girl:主要围绕人物和表示状态的单词,学习“自我介绍”这一功能项目。学完本单元后,学生至少可以用5~7句话来简单介绍自己的情况。
  
  第三轮: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对话内容,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进行“询问他人情况”、“与人通信,可以告诉对方哪些信息?”的语言交际。
  
  循环研究同一对象不是单纯的反复,它应当一次比一次更详尽、更广泛、更深入,不断增加新的知识素材,使圆环不断扩大或者形成螺旋型上升运动,使学生对该话题的教育印象更加深刻。
  
  二、教材话语空隙的意义补白
  
  学生话语能力的提高要靠老师寻找教材的空隙点,进行填补,从而为学生的上下语言联系提供凭借。
  1 提供表达的潜在话题。建构话语表达的内容。如教材5B Unit 8 A;the weekends的Part A,导言为:It isFriday afternoon,School is over,The students arc talkingabout their weekends,导言揭示了对话发生的背景。暗示下面的话题将围绕周末活动展开。但是就第一课时教学来说,学生对于谈论周末活动的句式还不熟悉,所以会构成交流的障碍。教师可以从第三单元的hobbies谈起,逐步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
  2 开启润滑交际的话轮,弥补教材语料的不足。如6A Unit 5 On the farm的Part A的主体部分:
  Helen:What did you d0 last week?
  Nancy:1 watched a film with my parents 0nWednesday,
  Helen:Did you like the film?
  Nancy:Yes,It was a funny cartoon,We all liked itvery much,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在Helen 问“Did you like thefilm?”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Nancy看的是什么电影(What’s the film?),然后在Nancy说出电影的名称之后,Helen再问"Did you like it?”问电影的名称是一个语言交流的添加剂,有了这一问,才会有对电影的进一步讨论,这样的交流才更贴近学生平时的真实交际。
  3 填补分支语料。和学生进行有深度的交流。例如:5A Unit 2 A new house Part A谈论新家里面的房间,教师可以加ty 语料,使谈论更加生动。如:Is there adinning-room?(Yes.)Is it nice?Is it big or small?Arethere any pictures on the wall? May I have a look?或者师生双方可以就对方的其他房间里面的摆设进行互相猜测,以改变教材语料机械有余、灵动不足的现状。
  
  三、单句学习材料的结构复化
  
  我们发现,《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上有的单元C部分或者D部分的句型只是一个单句。没有构成一问一答的话轮。如果不改编学习材料,只是就单句而教单句的话。学生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的能力就得不到发展。这时,就有必要为单句创建合适的搭档,形成话轮进行教学,保证句型教学的整体性。照此经常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话轮意识和自动建构话轮的能力就会慢慢形成。
  建立话轮的一个思路是考虑它的应答语言应该是什么。比如3A Unit 3 This is…教师可以根据所说物品的不同,建立合适的应答语,如:T:This is a watermelon,Ss:It’8 a green/big/small watermelon,或者将水果拟人化,设计成一个个的水果娃娃。续接话轮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打招呼的语言。当教师介绍:This is a baby watermelon,学生可以说:Hello!Baby watermelon,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情境,让他们有话可说,为学生的语言交流提供可能性。也可以逐步教给学生一些附和式语言,这些附和式语言都是一些大众化的常用语,诸如:Yes,you’re right./I think it’s OK,/Thank you,/You’revery clever./I’m sorry t0 hear that,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让学生不是光听不说,而是能够随时应景地接上话茬,让话轮的续接成为可能。
  建立话轮的另一个思路是考虑它的问句应该是什么。以5A Unit 2 A new house Park D(Look and say)为-例,这份材料比较特殊,其实它不能说是完全没有话轮。“There isn’t a/any…-Here’s a/some…for you.”应该说也是话轮。但是这样的话轮不太好开口,有点突兀。笔者教学这两句话时,在前面加了问句:“Is there…? Arethere any…?”有了这样的询问,那么“没有……。给你……。”才有了出场的台阶。
  教师有时候也可邀请学生参与教材的裁剪。因为有些同学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可能超过老师,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融洽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直到今天,头脑中依然清晰地记得,在“走进圆的世界”一课以其美轮美奂的画面、诗情画意的语言以及悠扬抒情的音乐而博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师父张兴华老师丢下的那句刺耳的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真正打动人心的,还应该是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力量。除此,别无其他!”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提醒。并且,在随后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它始终成为我打磨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尺度,即数学课堂究竟该如何向着数学本身挺进。数学
科学素质行动专题    活动背景: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苏醒的季节,池塘边又能看见一团团黑色的小蝌蚪了。小蝌蚪是农村儿童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喜欢的小动物之一。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等要求。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时令以及农村丰富的资源,我们开展了“养蝌蚪”科技活动。    活动目标: 
“木偶剧太好看了,我还想再看一遍!”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中心校的同学们看完木偶剧之后,恋恋不舍地说。近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主办的科普木偶剧贺州巡演来到了莲山镇中心校,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木偶剧表演。  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把《三个和尚》《狐假虎威》《海底故事》等有趣又生动的剧目奉献给大家,仿佛把观众带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同学们在观赏木偶剧的同时,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此外,节目
[策划人语]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建构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其中,“建构知识”是专门针对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学提出来的一个颇具革命性的理念。  问题的关键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采组织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成千上万的小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实践问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是那些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时,还懂得“曼慢走,欣赏啊”的人们,因为唯有如此,才蕴含着生命的真正意义。  ——题记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奔跑过程,不要奢望一步到位。“过程”让我们能真正体验到我们的心灵真正处于我们自己精神家园里的快乐,但在超功利与浮躁的背景下,火热的“过程”被冷淡,而冷冰冰的“结果”却成为人们追逐的唯一。过程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些无疑是从方法论视角误导人们:好
我有幸来到这个人间,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为我的祖国,献身于这么一项崇高而又永恒的事业,虽然它很平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却因为教育而赋予了我特殊的人生价值。(胡百良《峥嵘岁月风浪历练》)  如果把那个岁月的教育和生活比作风,那是拂过林梢和草尖的。是来自稻穗和麦浪的,挟着野性,裹着醇香,温和,纯粹,清凉,爽身。(张映春《那逝去的风》)  我的生命中有一个让我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情结,它就是教育
2006年,“苏南五校联盟”正式成立。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镇江市中山路小学五所苏南名校联合组成研究共同体。这一研究共同体成立之后,参加了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主持的苏派教学研究,致力于苏南小学教学流派的研究与建设。    一、确立“苏派教学研究”课题,集聚核心力量    “苏南五校联盟”中的学校都是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有卓越的办
淮安市北京路小学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精巧别致、特色鲜明。学校于2000年在全市率先实施小班化教育,让关注每个孩子成为现实,让每个孩子充分发展成为可能。学校本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活、实、新、精”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一、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让孩子们享受快乐:北京路小学把孩子们的学习融入到游戏中,每学期设立持
一、想象中体验自然美    《美丽的丹顶鹤》文中并没有大段大段描写美丽的大自然,可当你读完全文时,留在脑海的分明是有着油画般浓郁色彩的大自然。“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春去冬来,季节的变幻让美丽的丹顶鹤从寒冷的北方飞来,当这样一群群美丽的小生灵飞过高空,掠过头顶,你能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能不心驰神往?如此“实”在的自然美让人沉醉。“它们三五成群,无
南京市东庐中学坐落在百里秦淮源头的东庐山下,风光旖旎的中山湖畔。10年前,“讲学稿”使东庐中学声名鹊起;10年后。总体水平高、文化底蕴厚、特色鲜明的东庐中学已成为一所真正的江苏省“示范”中学。  东庐中学从1999年开始进行“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初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断完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