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中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政策的实行,在加快我国的教育进程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新时代的改革需要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渗透进学生的教育中去。而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形成时期,注重在学习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整体局面、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主要途径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语文;方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03-01
  引言
  一位名人曾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就足以说明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格健全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处于心智还不健全的阶段,所以我们为了培养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让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必须把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小学语文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一、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老师的影响——日常行为
  语文老师作为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方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所以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就应该起好带头作用,老师可以在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和日常行为中,注意渗透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潜移默化的去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老师首先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进一步的起到规范学生的目的。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地进步,要敢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符合社会主义公开透明的思想,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开公正民主监督的氛围。对于家长和其他方面的建议和批评,要虚心接受并督促自己改正错误,不断规范自身,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知错就改、不断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所以老师就要坚定马克思思想主义的带领,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道路,积极贯彻符合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课改标准。老师要有这种思想和信仰,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做到真正有效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工作。
  二、可以在语文阅读环节,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
  由于语文的文字特性,学生们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来了解世界,所以,语文这一科目,有着教学生去辨别世界美丑、是非曲直的意义。所以老师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语文这一媒介,正确地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有足够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而在语文阅读中,有很多不同个性而且个性鲜明的角色,他们的角色形象都是带有很明显的正反面性质的。所以在阅读中,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任务特性,对学生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学习人物的优秀品德,来达到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形象,正面且直观的去认识一些道理,比如说在阅读中,戚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就很明显的带有爱国主义和刚正不阿,有勇有谋的色彩,老师就可以通过这些人物带给孩子们的感受,去教育学生,熏陶学生的心灵,积极鼓励他们对自己崇拜的人物进行学习。这种爱国情怀的培养,既是一种爱国思想的培养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化学思想的体现。所以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小学生心灵比较稚嫩,经过这种正确的引导,便可以很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在写作环节中进行渗透
  同阅读对于语文的意义一样,写作也是十分重要。在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写作素材是来自于生活。正如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语文作文写作,也是从生活中取材的。所以,要贯彻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生写作环节中要进行引导,将生活中的经历运用到写作中,无论是开心的、幸福的、抑或的、不幸的、痛苦的、烦恼的,都可以通过文字进行叙说。并让学生有一种思想就是,在生活当中,要对身边的真善美仔细观察并有感动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强调自己的真情实感,赞扬生活中平凡勤劳充满善良的人们,也会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去学习这些美好的品德,同时也要勇敢的去揭露生活中的丑惡面,惩处邪恶,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
  四、在实际活动中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在小学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很必要的。在小学语文中,比如办板报、演讲、书法比赛等等都是语文的体现,所以要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是一个必要的途径。实践以一种生动形象和实际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着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老师就应该教育孩子,与这些思想积极的相融合。比如开展爱国演讲比赛,“我爱我的国”,和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等等。在日常行为实际中,老师应该要规范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让他们明确的知道有哪些事可以做或者不可以做。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从生活实际以及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的成为社会主义的好公民、好青少年。注重加强学生对于文明习惯的养成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等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建立。老师还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的课外实践,比如说到敬老院帮助爷爷奶奶、去帮助清洁工人维护环境卫生等等,都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切身实际的感受,印象也比较深刻,从而真正的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结语
  所以经过上述探究,我们可以大概知道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对学生的教育。也会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综合全面素质的提升、思想道德的建设都有着重大影响和帮助,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性和年龄的原因,所以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正面引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老师和相关工作教育者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工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莉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J].读与写,2018(05).
  [2]贾泽红.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读与写,2018(07).
  [3]许月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课外语文(上),2018(0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神经性膀胱尿潴留科学的尿袋更换间隔时间.方法:选择内分泌科糖尿病性神经性膀胱尿潴留留置导尿患者42例,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以不同间隔时间更换尿袋,追踪监
<正>~~
期刊
【摘 要】手机作为一种现代通讯工具,已经普及到社会各阶层。中职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手机,因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如何管理手机进校园,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事项、首要问题。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加上中职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薄弱,中职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如何认识并规范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已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当前校园手机的普遍现象入手,
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是现阶段教育的主流趋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也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融入了信 息技术,并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本文笔者基于此,
【目的】研究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两种抗性的遗传方式。【方法】利用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系)配置4个杂交组合,在分别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和根部接种法接种
【目的】大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胚乳细胞变成死细胞,本研究阐明这种死亡方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淀粉胚乳细胞核的
【目的】建立小麦抗叶锈基因Lr45 SCAR(sequenced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序列特征扩增区域)标记。【方法】以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材料TcLr45和感病材料Thatcher为亲本,利
美国的次级债泡沫破裂是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触发点,其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暴露了世界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酝酿的失衡状况。从这一点上来说,治理危机的根本路径实际上就是调整
近期,我校“组织行为学”(2010年立项,课程负责人:刘红副教授)和“酒店战略管理”(2009年立项,课程负责人:胡晓讲师)两门课程顺利通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并被授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