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的性别差异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zjh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经后女性的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并超过男性,女性卒中的整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预计在2050年之前将保持持续上升趋势。卒中给女性带来的影响明显大于男性,主要表现在女性的发病年龄高、危险因素多、及时治疗率低和总体预后差等方面。女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性激素暴露、染色体遗传、社会地位等。研究女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以及影响诊疗的相关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采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降低女性卒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文章对女性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治疗、预后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分别在入院后24 h内以及3 d、7 d和14 d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后90 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价临床转归情况,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纳入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2例,其中转归良好组18例,转归不良
帕金森病(PD)是世界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基因及环境因素等.由于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所以现有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逆转疾
近年来研究表明,痤疮不仅是一种皮肤病,也是一些系统疾病或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反映存在系统异常,并为研究性激素、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炎症反应及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疾病模型.了解这些综合征的分子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有助于深入理解痤疮的发病机制,开发出治疗痤疮的新方法。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R-MRI)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粥样硬化斑块与单发性皮质下梗死(single subcortical infarction, SSI)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受梗死灶同侧MCA水平段狭窄部位HR-MR
目的通过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皮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PPARγ)、核因子(nuclear factor, NF)-κB p65、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表达以及梗死体积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颈动脉蹼是发生于颈动脉球部后壁的异常结构,近年来发现其与年轻患者反复发生的同侧缺血性卒中关系密切.由于现阶段临床及影像学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容易造成漏诊及误诊.了解颈
组胺与H1受体结合可增强抗原提呈细胞的能力,促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组胺和其他介质的释放,在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作用.第一代H1抗组胺药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小,嗜脂性,易通过血脑屏障,临床应用可产生较多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警觉性、认知等的影响.第二代H1抗组胺药相对分子质量大,受体专一性强、亲和力高,抗组胺活性更强,安全性更好,国外指南均推荐作为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治疗剂量可增至标准剂量
目的探讨抑制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活性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胱天蛋白酶(caspase)-3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AMPK抑制剂组,每组12只。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AMPK抑制剂组在插入线栓时腹腔注射AMPK抑制剂Compound C(2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是最常见、最具有特征性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亚型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脑萎缩与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相关,且脑萎缩可能成为SIVD结构影
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多在运动及洗浴后体温升高时,出现多个持续短暂的小风团,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除了乙酰胆碱,还有其他多种因素的参与,包括汗液过敏、末端汗管角化栓的阻塞及获得性全身性少汗症等,提示了胆碱能性荨麻疹存在多个亚型.概述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胆碱能性荨麻疹可能分为4种:汗孔阻塞型、合并获得性全身性少汗型、汗液过敏型、特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