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绿化移植栽培技术浅析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zuo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作为复杂的一项工程,简析了当代城市建设的环境下绿化树木移植的意义、具体的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技术、以及林业绿化树木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移植树的存活率,提高绿化成本,为更好的生存环境服务。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林业绿化移植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业绿化;树移植栽培;技术措施
  1、树木移植原因分析
  1.1.相似生态环境。树木自身的生态环境属于一个集体,其中包括光、气、热等自然条件在内的气候要求,同时对土壤的要求也非常高。要保证树木移植之后的存活率,就要确保树木在移植之后的生态环境优于或者是等于之前的生态环境,否则移植很可能失败。
  1.2.树势要均衡协调发展。在移植栽培树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树木的根系造成伤害,所以,为了将伤害降到最低,就要根据根系散布的不同状况来对地上的部分进行适当修剪,保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状况相似,维持一个均衡发展的步调。
  1.3.树木进出平衡。通常生长状况良好的树木,其根与叶片吸收养分(收入)和树体生长以及蒸发消磨的养分(支出)几乎可以达到平衡。为了维持大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其养分收入就要比养分支出大,或者是两者维持平衡。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人为的方法来补充树木在移植栽培过程中的“收支”不平衡状况。
  2、林业绿化树木移植的栽培技术
  2.1.选择移植树苗。在选择乔木的树苗时,要注意选择树干挺直、没有明显弯曲或者弯曲处少于两处的树木,在选择时要严格检查树木的健康状况,在树干上不能有害虫或者其他的机械造成的损伤,要树形完整、树冠丰满、枝条常绿,根系必须要发达健壮。在选择灌木时,要注意重点是根系的健康状态,要选择根系发达、茁壮的树木,不能出现病虫害,枝条分布合理,分得清主干和枝干。在选择绿篱苗木时,要注意保证树形丰满,枝叶生长的茂密繁盛,根系健康无病虫害。
  2.2.移植树苗前土壤的处理。首先要分析树苗的生长地的土壤状况,然后与移植地土壤的实际情况相对比,根据二者之间的一些数据,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保证移植地的土壤状况与树木生长地的土壤状况基本一致,在杀菌消毒时要注意要使用无污染的药物。其次,在消毒土壤之后要及时地平整土地,整理地形,使城市的规划严谨、有条理,在规划时也可以通过洒水和压实的方式防止飞尘。再次,要调整土壤的实际情况,翻耕土壤,根据实际要移植树木的具体生长环境深挖土壤25—30cm,尽可能地使土壤的上层更加松软,除去杂物,调整好土壤的坡度。最后,在改良移植区域的土壤时,要根据具体移植树木的种类进行调整,尽量选择无污染的材料,保护环境。
  2.3.修剪移植树木。乔木的修剪,首先要保证主干明显,有基本的主体形态,还要注意保护主侧枝上的嫩芽和嫩叶不受伤害;在修剪无基本主干枝叶的乔木时,可以保留干径10cm以上部分的原形,如果干径较小,则可以直接将原枝干剪掉或者剪掉一些小分支;由于乔木的形态时间长了会受到光的影响,所以很多的乔木都会在修剪时修剪形状有明显突出的一侧,或者疏散其树叶;针叶树木要注意不能修剪枝叶,只能在实际发生病虫害、枯枝或者其他太过繁茂的枝干直接剪短;在行道两侧的树木要注意整体形态的统一,还要保证冠型。
  2.4.挖掘种植穴或者种植槽。种植穴或种植槽的挖掘工作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要注意避开地下的隐蔽线路和管道,保证种植位置不会对其他线路或者管道的造成妨碍。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要按照图纸的设计位置找到实际的种植槽或者种植穴的开挖位置,其次在种植穴定点时明确标记好中心点的位置;按照定点位置标记好各个挖掘槽中的树木名称和规格,在树木移植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障碍物要向相关的设计机构交涉,重新确定移植的位置;在确定好各个位置的树木种类和规格之后根据树木的根系发达情况开挖大小不一的挖掘槽;干燥地区的树木移植之前要先润湿挖掘槽,保证足够的水分,然后再施入肥料。
  3、林业绿化树木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方式
  3.1.水分管理。一般对移植后的新栽植树木要保证树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充足,可以采取树冠喷水、遮荫、包干、使用蒸发抑制剂等方式。直接利用喷雾器,向树冠上部进行喷水射击,一定程度上减少树干的水分蒸发量,保持枝干湿润的持久性。
  3.2.加强土壤水分管理。一般移植的季节都为多雨季节,因此对新栽培的树木要注意防止其土壤的积水,适当地进行培土,树盘的土面要略高于周围的地面高度;而干旱季节就需要保持灌水,保证土壤含水量的持久性。
  3.3.扶正培土。新栽植的树木会因为天气或者意外事故造成树体的倾斜,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树木的生长,这就需要在移植后对移植树木进行巡查,以便对树木及时地扶正与压实,并且进一步利用辅助工具对树木进行支撑,保证树木的生长态势的稳定性。
  3.4.补充修剪。在新栽植树木移植一段时间后,树的根系会和土壤融为一体,树木茁壮成长。此时树木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需要补充修剪树木的枝叶,保证树木主干形态不发生变化。
  3.5.施肥和除草。树木周围的很多杂草要及时拔除,或者进行松土。在树木开始长出新芽时要及时施肥,前期向叶片喷洒,后期向根部施肥,防止树木根系脆弱难以适应。
  3.6.病虫害的防治和防冻。在树木移栽之后的缓苗期,树木的嫩叶和嫩芽极易受到病虫害威胁,损伤的树皮也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北方的天气寒冷,所以在冬天,为了树木能够安全过冬,可以用草皮包裹樹木的表面并浇上防冻水或者用石硫合剂涂白树干来防止冻害的发生。
  结语
  园林绿化项目利润的高低主要在于栽植植物的成活率,一定要依据栽种苗木的类别与特征,决定最好的栽种方案,使用几种综合的技术办法保障移栽栽培的质量与成活率。减少由于技术因素导致的损失,以期得到更大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
  【参考文献】:
  [1]葉功富。厦门市行道绿化树种凤凰木的调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4,15(3):332-337.
  [2]程跃宏。绿化树和材质树的修枝方法[J].黑龙江林业,2015(4):23.
其他文献
[摘要]:大樱桃又称甜樱桃,属欧州品系,喜凉干燥和日光充足,具有果大、色艳、味佳、耐贮运、花果期管理时间短、投入小、成熟期长、市场周期长、果期用药少等特点,是公认的安全无残留水果,其经济效益高。结合多年栽培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大樱桃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樱桃;丰产栽培技术;技术管理  1园址的选择  1.1光照。由于大櫻桃是喜光性极强的树种,而且光照对大樱桃品质影响极大,因
期刊
[摘要]:大樱桃是我国经济价值较高的果品,大樱桃种植面积的增加也导致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加强对大樱桃病虫害的防治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在分析导致大樱桃致病原因的基础上,分析防治大樱桃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大樱桃的质量与产量,有效控制大樱桃病虫害问题的发生,要在大樱桃种植基地广泛开展大樱桃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体要结合土地性状、地区性病虫害特征,采用有效的办法积极防止病虫害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科学防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努力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随着难度不断加大,对当地的苗木危害也加重,这就要求各地必须严格抓好有害生物防治这一主要工作,以减少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保证林业生产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 生物;防治  1、林业及有害生物现状  1.1林业现状  临夏县天保工程中,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3
期刊
【摘要】:森林资源是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尤其是在当前资源和能源总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背景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必然选择。在林业发展中,林木生长中会受到病虫害影响,造成森林资源遭受严重侵害,而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效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木的生长情况。但是,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本文就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寻求有效
期刊
【摘要】:所谓生态林业,包含了经济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相比传统的林业产业,生态林业属于新型的林业生产方式,其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以不破坏生态稳定性及多样性为前提,通过向林业系统中投入物质、能量来提高生态林业系统的生产力及能量转换率。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生态林业建设防护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林业建设;趋势  1 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
期刊
【摘要】:林业产业既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发展社会经济的作用,也承担着森林系统的生态作用。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人们越发重视林业产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一步扩大林业的生态效益,成为各林业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发展  【引言】:林业产业作为我国森林系统的
期刊
【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石漠化治理的现状,梳理了我国目前采取的石漠化治理相关措施,分析了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办法,旨在不断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水平。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技术体系  【引言】: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荒漠化现象。它属于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形态,由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相关的农林生产和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林木的大量种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问题,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本文以桉树为例,探讨了桉树人工林生产力长期保持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 生产力保持机制  【引言】:我国进入了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如何面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如何缓解污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人们意识到工程造林对环境的有益影响。为了持续的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摘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比较关键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严重,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怎么样将国民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联系是现在社会需要进行分析的热点。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引言】:生态文明一词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前苏联的学者提出,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结果被纳入共产主义
期刊
【摘要】:林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近些年对林木的采伐量逐渐增大,森林的生态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林业技术装备的改进和发展成为政府林业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重心之一,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国家林业技术装备现状,并探索提升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的有效措施,研究其发展趋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林业; 技术装备; 现状; 发展趋势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