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去思考和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大力开发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向学生提供,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致力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经过几年的实践及探索,我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下面就谈谈自己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整合的。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备课的整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素材,纵有再高的教学水平也无法真正上好一节课。因此,备课环节对于整个教学环节尤其重要。信息技术的融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只局限于文字资料的备课形式,而是将备课领域拓展到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等多种形式,同时也为教师搜集各方面材料提供了多种渠道。
  (一)收集备课资料的便捷性。
  在教学的备课阶段中,我们教师除了自主精心准备教案、学案和相应的练习题之外,还可以在南长教育的资源库(师友资源库)中搜寻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课件资料。以《九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一课为例,就可以在资源库中找到用手指指法记忆九的乘法口诀的图片和一段关于乘法口诀的动画视频,这些资料都可以在网上点击预览,需要的话直接下载到指定的地点就可以使用了。如果还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通过百度、google、雅虎等搜索引擎进一步搜集资料。
  (二)分化备课资料的条理性。
  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备课资料备课资料分别存入师友软件平台上的相应的电子教案、电子学案、例题解析、相关课件、相关视频、相关图片、课后练习等子目录下,这样备课资料就可以在平台上得到细致和有条理的分化,同时为备课资料的使用提供了方便。
  (三)使用备课资料的交互性。
  教师使用备课资料的交互性是利用师友软件平台进行备课另一大优势。我校的任何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中的“自主学习”板块,任意点击使用其他数学教师的备课资料,教师之间既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又可以充分体现使用资料的自由选择性和重组性。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会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能使教学手段多样化,运用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以便于教师为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提供生活情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新课标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以身边的事物作为切入点,利用电教媒体充分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生动形象的资源,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外界事物的新奇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和需要而引起兴趣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愉悦与享受,它也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的功能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的思维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动手操作在学生探究新知时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直观化,比如:通过摆小棒帮助明确算理等。但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对自己的操作过程有时不能表述清楚,这重障碍横亘在学生间,影响了他们的相互交流。而此时,恰当地运用实物展台可解决这一问题。
  (四)用实物加强直观性,因势利导突破重难点。
  我们从心理学得知:小学生思维特别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然而有些数学知识却是很抽象的,如何解決这一矛盾呢?生动、直观、具体、形象的电教媒体恰当地介入教学过程,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五)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率的提高,它还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并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现在学校开设有电脑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譬如,在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这一内容时,学生对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的认识不太明确,即使讲了学生也不太理解,基于此,我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求在网上查找关于现阶段我国林地耕地面积的有关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整合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凭借其创设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与传统课程有着有着很大的不同,课堂教学的实施途径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开展个别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索式学习。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由于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结合教材采取灵活适合的多媒体教学。
  第二,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宜则用,不宜则不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老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颞叶、可仁核和尾状核NGF、BDNF的含量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ellin-Brierley4血管阻塞法制作全脑缺血15min、再灌注1h、6h、2d、4d、9d模型,检测颞叶、可仁核和尾状核NGF、BDNF的表达。结
为促进核桃科学施肥和灌溉,提高产量和品质,以新疆地方主栽核桃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叶柄、新梢、一年生枝、果实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蛋白质、可溶性糖、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体育教学也随着教改的春风进行着不断的改革,更凸显他的学科特点,及学科本位:即“健康第一”,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体育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的第一点“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健康第一,因此充分的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点就是健康第一。也就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正> 詹姆斯&#183;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都柏林人》是他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断一
为了选出适合哈尔滨地区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华南型黄瓜品种,采用温室栽培试验的方法对31个华南型黄瓜品种进行植物学性状和产量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根瓜采收最早的为高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4血管闭塞脑缺血模型,TUNEL方法原位标记DNA片段,观察脑室内注射NGF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使用
生活是完美与缺憾的连续体,是偶然与瞬间的演绎,"细看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题记 我的视线轻易地穿过台前高个子的班主任,目光轻柔地触碰到了黑板上不断变幻的三维图形
“我是一条小小小小小飞鱼,我天生就爱臭水沟……”,每天我都会唱着歌,摆着最酷的POSE,畅游在我可爱的水域中。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种爱好的,反正以前我也很爱清
研究胰岛素抵抗,脂蛋白(a)「LP(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选取脑梗死不同阶段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测定各项血脂成分,胰岛素,血糖及Lp(a)等打劫 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不乘积的倒数作为胰岛
局限性脑损害时,在远离病灶的广泛脑区亦可能出现功能、代谢和脑血流量的改变,称之为远隔机能障碍(Diaschi-sis,DC)[1]。但脑梗死 DC发生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本文采用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流(MCA-OR)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