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问题及完善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zid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事诉讼法即将修改,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拟增加公益诉讼制度。民事诉讼法增加公益诉讼,反映了我国在法治进程中已经开始重视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之法律救济。但是,公益诉讼的探索在我国毕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提起的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的解决方法,在理论界仍有不少的争议。本文从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出发,针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理论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民事督促起诉 支持起诉 谦抑性原则
  作者简介:郑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书记员。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8-125-02
  一、检察机关应是提起公益诉讼的适格主体
  (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明确了检察机关公共利益代表人的身份。同时,《刑事诉讼法》第77条关于检察机关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也肯定了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另外,在《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支持起诉条款中也间接肯定了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人的资格。
  (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有着天然优越性
  首次,相对于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其中立的法律地位决定了其没有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牵涉,更适合代表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提起诉讼。
  其次,相比于其他社会团体,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不仅是诉讼主体,更有着法律监督者的特殊身份,拥有法定的调查权,相比于其他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过程中容易遇到的调查事实取证困难的现状,检察机关能为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再者,检察机关作为专业的司法机关,拥有专业法律知识的检察人员和专门的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拥有提起公益诉讼的客观条件。在国外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也多为提起公益诉讼的合格主体。
  因此,作为法定的公共利益代表人和法律监督机关,对于侵害公益的行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不仅是检察监督权的表现,同时更是维护公共利益所不容推辞的责任。
  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主要方式及原因分析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直接起诉、民事督促起诉和支持起诉。直接起诉是指检察机关作为原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民事督促起诉是指对于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相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怠于行使监管职责,检察机关依法督促有关监管部门或国有单位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其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从而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支持起诉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检察机关作为支持起诉人、支持原告的诉求的机关,以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能最终得到法院确认、支持,达到胜诉的目的。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三种方式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实践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笔者所在地区广州为例,广州地区检察机关在探索公益诉讼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体而言广州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集中于督促、支持起诉,直接起诉较少,以2011年为例,广州全市检察机关开展督促、支持起诉50件,而无直接起诉案件;二是督促起诉和支持起诉有机结合,检察机关在办理部分督促起诉案件时,在督促有关单位起诉时,为保证诉讼过程的顺利开展,向法院发出《支持起诉意见书》,并派员参加法院的庭审活动,发表支持起诉意见。①三是案件类型集中于犯罪造成的侵犯国有资产案件,对于侵害公共利益而提起的公益诉讼数量较少。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有以下几点:
  首先,检察机关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公益诉讼的线索来源集中于犯罪造成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检察机关身负公诉职能和反贪职能,因此,对于普通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能够较快地掌握,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而对于其他诸如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公共工程招标、发包过程中的侵害国有资产行为以及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等,却因诸如线索来源等客观原因而较难开展。
  其次,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职能在社会上并不为群众所熟知。不少群众不了解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即使有了解,一般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理解也仅限于直接起诉,而并不了解督促和支持起诉,由于直接起诉的案例较少,也导致群众质疑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可能性,因此,在遇到侵害国有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并没有想到向检察机关反映,从而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线索来源的狭窄。
  再次,对于检察机关直接起诉,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导致检察机关直接提起公益诉讼面临诸多程序上的障碍,客观上也影响了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数量和成功率。
  三、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职能定位,防止角色错位
  检察机关应该首先是法律监督机关,基于法律监督职能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犯,因此,即使作为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检察机关也不应该偏离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
  在民事诉讼中,应当保持当事人之间的力量均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关,应当谨慎参加诉讼,避免打破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均衡的状态。因此,检察机关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也应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避免过分陷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当中。
  具体而言,在民事督促起诉中,检察机关的职责主要应当是监督被督促单位及时行使诉权,提起民事诉讼,以通过正当的民事诉讼途径维护国有资产及社会公共利益,除非被督促单位拒绝起诉而检察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不宜以当事人的身份直接参与诉讼。在支持起诉中,检察机关可以帮助当事人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应当根据客观事实发表支持起诉意见并对庭审进行法律监督,而对于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的辩论交锋,应不宜参与。   (二)应当确立直接起诉的谦抑性原则
  作为国家机关,检察机关在诉讼中具有天然的强势地位,不宜过于频繁地参与民事诉讼,且检察机关作为直接起诉的一方当事人,在理论上也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1.检察机关在提起公益诉讼之后的胜诉利益归属问题
  (1)针对国有资产流失提起的公益诉讼。在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中,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提出诉讼,其所得利益是应当归还被侵害的国有单位,还是上交国库?虽然从名义上都是利益归还国家,但实际差别显然不言而喻。若归国库,显然违背了谁受损害谁获赔偿的原则;但若归还被害单位,又有违诉讼的公益性,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公益诉讼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如何平衡此项利益,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完善。
  (2)针对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害而提起的公益诉讼。以对环境污染提起的公益诉讼为例,检察机关获得的赔偿款,如何分配?是否应当作为受害群众的人身权利伤害的赔偿款?抑或是作为整治被污染环境的基金?若作为受害群众的人身权利伤害的赔偿款,如何确定赔偿标准和赔偿范围?若作为整治基金,那么因污染受到人身权利伤害的群众是否依然有权提起诉讼要求赔偿?那对于被告人来说,是否意味着重复赔偿?对于法院来说,是否违背了“一事不再理”?
  2.检察机关在直接提起公益诉讼过程中的调查取证权问题
  检察机关有法定的职权,在直接提起公益诉讼过程中不免遇到需要调查取证的情形。检察机关在依法定职权在搜集和保全证据过程中,包括搜集证据、保全证据、勘验、鉴定、财产保全和强制措施等具有强制性质,当事人、证人、有关组织和个人有配合的义务。②如果检察机关向对方当事人搜集证据,对方是否有义务配合?若不加规定,则可能有导致公权力侵犯私权利事件的发生。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中确立“谦抑性原则”,即在无法通过民事督促起诉或支持起诉等手段来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损失,而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又存在现实危险的情况下,方可由检察机关作为原告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关于完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一)应当立法明确检察机关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地位
  检察机关虽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但是在立法中并未予以直接明确,导致检察机关在作为公益诉讼主体提起诉讼时总不免尴尬,因此,在民事诉讼法修改引入公益诉讼制度的同时,应当明确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主体地位,并明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形式,从而在社会上扩大影响,提高公益诉讼社会效果。
  (二)立法明确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调查取证权
  从实践角度,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主要由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负责,而相比于其他业务部门,民行检察的调查取证的权限略显尴尬,民行部门是否应当进行调查取证及调查取证的权限范围,并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实践中也经常遇到被调查单位不配合导致调查取证工作难以顺利完成的现象。这也在客观上影响了检察机关民行部门进行公益诉讼的效果。因此,应当明确赋予民行检察进行公益诉讼的调查取证权,并予以细化规定,保证调查取证权的行使,同时保障检察机关在开展公益诉讼的同时又不至于侵犯公民的私权利,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三)强化检察机关民事督促起诉的效力
  民事督促起诉工作属于检察机关制度创新和职能创新的有益尝试,目前关于该项制度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缺乏制度保障。③由于没有强制的效力,在实践中检察机关的督促经常会遇到被督促单位拒绝或拖延而无法对其进行规制的尴尬,一般只能向其发出《检察建议书》或者直接起诉,故在督促起诉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多依靠通过与被监督单位的沟通才能顺利推进督促起诉工作的开展,检察监督权受到严重削弱,也直接影响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因此,应当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民事督促起诉的职权,明确拒绝检察机关督促意见的法律后果。这也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客观要求。
  (四)明确诉讼利益的归属
  正如前文提到,若检察机关作为原告直接提起公益诉讼,利益的归属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
  首先,对于怠于提起诉讼的国有单位,笔者认为应当剥夺其受偿的权利,由检察机关将所得利益上交国库。一方面,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受损害的国有单位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放弃诉求,自然不能享受权益;另一方面,若将胜诉利益归还该国有单位,则有可能助长国有单位怠于行使诉权的风气,转而让检察机关承担更多的起诉责任,不利于公益诉讼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对于侵犯公共利益检察机关直接起诉的公益诉讼案件,在形式上笔者认为应当以支持起诉为主,如果直接起诉,以环境污染为例,应将赔偿款一分为二,同时作为受害者的赔偿款和治理基金,至于标准,可以作出原则性规定,具体可由当地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予以明确。
其他文献
摘 要 只有在“国家依法救济刑事被害人”已经成为社会主流需求的时候,对国家课以救济刑事被害人的法律义务才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先实行“国家救助”、后实行“国家补偿”,应当成为逐步建构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的理智选择。具体而言,与被害人救助程序相比,在构建被害人国家补偿程序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救济程序的最低公正标准的基础上,更为重视借鉴境外被害人国家补偿程序的立法经验,遵守有关国际条约和国
摘要 教育很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健康的定义:健康除了躯体无疾病以外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后三者实际上就是健康人格的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渠道和核心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我国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对学生的规范教育,忽视把相应的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人格素质,成为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原因。高职生存在健康人格教育缺失的
摘要 公众参与是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公众参与在中国已经兴起,不仅获得了理论上和政治上的正当化,而且扩散到公共生活的实践领域。在传统的参与形式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兴的非制度化的网络参与发挥着独有的能动性。本文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自身独有的特点、作用与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与问题出现的原因,最终提出强化网络参
摘要婚姻家庭问题在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中一向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含有涉外因素的婚姻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常见。本文试联系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讨论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原则及具体问题。  关键词结婚 离婚 夫妻财产  作者简介:郭晓敏,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0
摘要 开放的网络文化给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开拓了新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多元化导致学生选择上的无所适从,校园网络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导致校园网络文化不成气候,学生选择网络的自主性导致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握开放性、多元化网络中的健康信息,改善滞后的校园网络建设,引导、帮助学生摆脱对网络的依赖性。  关键词 网络
摘要 微博等自媒体在给个人带来快捷方便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不当行为。对个人微博的调研结果表明,自媒体用户的权利义务不明晰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明确自媒体的具体权利与义务,尤其应区分不同用户使用自媒体的义务与责任,以有效治理实践中微博等自媒体的乱象。  关键词 自媒体 个人微博 权利 义务  基金项目:2012年度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许业东、陈驰
摘要本文就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与经济环境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认为在各种复杂的因素中,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对其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少数民族 社会变迁 经济环境 变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179-02    一、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朱圣钟老师的《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书是目前第一部系统研究
摘 要 此次《刑诉法修正案》第七十一条首次涉及了亲属拒证权的边缘地带,引发了热议。本文试分析《刑诉法修正案》第七十一条的进步意义与尚存缺陷,为构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亲属拒证权制度提出一些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制度。  关键词 刑诉法修正案 亲属拒证权 缺陷 制度构建  作者简介:高雅静、许嘉云,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2009级民商法专业本科生。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摘 要 刑罚执行检察监督,是监督刑罚执行活动最为有效的方式。新《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了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活动监督的内容,特别是延伸了检察监督权,引入了同步监督机制,有效的促进刑罚执行监督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切入,结合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权的性质和重要意义,着重阐述如何进一步确保刑罚执行检察监督措施更到位,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刑罚执行 检察监督 同步监督  作者简介:植伟家,广
摘 要 就业问题是当前制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能否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本文以2011年批准的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黑龙江省鹤岗市为例,分析鹤岗市城市转型中存在的就业问题表现及成因,提出应转变思路大胆尝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旨在缓解鹤岗市以及广大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就业问题,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 竭型城市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