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灵魂得救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苏格拉底。他说:“谁一旦看清楚,在科学奥秘的启蒙者苏格拉底之后,各种哲学流派如何像后浪推前浪那样不断兴起,一种闻所未闻的包罗万象的求知欲如何波及知识界的广泛领域,作为每个才智杰出的人的真正任务,把科学推向大洋大海,使它得以汹涌澎湃地发展,从此就再也无法把它拖回小河小溪,由于这包罗万象的求知欲,一张共同的思想之网如何覆盖了整个地球,并且窥探整个太阳系的规律,谁一旦了解了这一切,并且看到了现代高得惊人的知识金字塔,他就不能不把苏格拉底看作所谓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和漩涡中心。”这是1870年的尼采的观察。苏格拉底是举世尊崇的科学的鼻祖,是知识万能的思想的渊薮,同时也就是悲剧消亡、狄俄尼索斯精神不振、人类生命力量衰微的祸首罪魁。所以尼采说:“谁曾亲身体验过苏格拉底认识的乐趣,感受到这种乐趣如何一圈一圈地向四周扩散,试图把整个现象世界囊括殆尽,那么从此刻起,除了完全征服和编织无法穿透的知识之网这一欲望,他就不会对其他迫使他生存的刺激有更强烈的感受了。”
  然而站在今天来重新审视,世界图景已经“天翻地覆慨而慷”。现在看来,一方面有可能真如尼采所说,苏格拉底之求知精神影响了世界进程,另一方面则是有可能世界已经彻底遗忘了的苏格拉底另外一个教诲——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热爱并不是全然无目的的。虽然据说他临死前还在用长笛学习一首曲子,回答别人质疑“你学了还有什么用呢”时,他说,“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但读《柏拉图对话集》,处处可以感受到苏格拉底在知识追求中寄寓的灵魂得救的热望。可看当今世界,知识仍然在急剧进化与膨胀,可是伴随着这个进程的是肉欲的泛滥,苏格拉底对灵魂得救的渴求已经被严重地遗忘。苏格拉底那些恳切的自白即将成为绝响,不仅知音寥寥,而且换来嘲笑与白眼。如今的人们一窝蜂拥挤在物质生存上,将感官享受挑弄得越来越敏锐,对死亡与毁灭越来越睥睨与无谓。这也是一副“俱分进化”的图景吧。人类的知识越来越精密和先进,人类的欲望也越来越膨胀和难填。如今的知识,不过是一种工具,用来换取利益的增长与最大化。它已经不再可能如苏格拉底的时代那样,是一种美德,服务于灵魂的快乐与不朽。
  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之后,有各种机会可以免死,例如缴纳罚金,流放异邦,放弃研究哲学等等,可是他通通拒绝,从从容容地饮鸩自尽。他说,只要有一口气在,他就不会放弃研究哲学,停止讲说真理,人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天天谈论美德和智慧,一个哲学家只应该关注灵魂的快乐。在《卡尔弥德篇》中,美男子患头痛这件事,苏格拉底也要把它引到灵魂的问题上去。他说,一切好的坏的,不管是身体的还是整个人的,都是以灵魂为发源地,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怀灵魂,才能使头部及整个身体保持良好状态。正因为看重灵魂高于一切,在《申辩篇》中他大声疾呼:“你是雅典的公民,这里是最伟大的城邦,最以智慧和力量闻名,如果你只关心获取钱财,只斤斤于名声和尊荣,既不关心,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和自己的灵魂,你不感到惭愧吗?”
  苏格拉底不是厌世之人,他不赞成自杀,并论证过其中的依据,但他却能坦然接受死亡,并认为真正献身哲学的人,生平所学就是赴死和死亡。因为死是灵魂和肉体互相脱离存在,这对哲学家来说是求之不得终生向往的事。身体使人忙于满足存活的需要,充满感情、欲望、恐惧、妄想、愚妄等等,打乱哲人的思考。此外,身体感官只能感知可见的,却不能感知不可见的真理,犹如人眼盯着太阳不能获知太阳的真相,反而灼坏眼睛。灵魂使用身体来察知,就被身体拉到变动不居的事物上去,不由自主变得颠倒错乱,神志不清。苏格拉底说:“到哲学开始掌握它们灵魂为止,它们是一些孤苦伶仃的囚徒,戴着脚镣手铐在身体上,不能直接观察,只能通过身体这牢狱的栅栏去看,在愚昧的深渊中翻腾。哲学看出这种囚禁生涯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是肉体的欲望造成的,囚徒本身就是这囚禁的主要助手。”所以苏格拉底提出,只有灵魂单独由自身察知的时候,才能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并永远与那些不变的性质同在,永远如一,常住不变。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说过谁也不知道死是不是人的最大幸福这话,在《裴洞篇》等对话中他却笃信灵魂不灭。他论证说,正如一件东西变大前必定曾是小的,变强前必定曾是弱的,醒的必定曾是睡的,对立面生自对立面,那么,活必产生死,死必产生活,如此则死者的灵魂必存在于某处,再从那里回到活。再则,具体事物对立相生,但内在的“相”(或译作“型”、“理念”)却不能容纳相反的“相”,如雪的“相”不能容纳火的“相”,灵魂的“相”也不能容纳死的“相”,所以灵魂不死,不朽。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他的会死的部分看来是死了,那不死的部分却安然无恙地、完整无缺地离开了,从死亡那里退隐了”,“据说在死后,那个生时充任一个人的守护者的精灵把他领到一处集合亡灵的地方,让他受到审判,然后向另一世界进发,由引导者陪伴着,从今生来到彼世;亡灵们在那里得到自己应得的报应,并且停留了指定的时间之后,有另一位引导者经过若干段长长的时期又把他们领回来”。在《治国篇》卷十中,人死后灵魂的遭遇有一个更详尽生动的描画。正因为笃信灵魂不灭,各有审判和报应,所以苏格拉底劝告众人,不仅要关心它的今生时间,还要关心它的全部时间。“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灵魂打气,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的快乐和奢华,以为这是身外物,对自己有害无利,而一心追求知识的快乐,不用外在的饰物打扮自己的灵魂,只用它自己固有的东西来装点它,如明智、公正、勇敢、自由、真实之类,等待着离开今生前往另一世界”,“那些曾经用爱智的哲理把自己清洗得干干净净的人,从此以后就完全脱离肉体,过着纯粹的生活,进入更加美丽的居所”,那里有善良、智慧的神同在。
  尼采只看到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尊崇改变了世界,没有看到苏格拉底对灵魂得救的渴慕遭到了毁灭。时光如同一股狂暴的风,推动着苏格拉底的一翼摧毁了另一翼。人类引以为傲的知识爆炸,将头脑中那些对不可见事物的思量冲击得干干净净,人们狂妄地相信不存在灵魂,不追求不朽,知识也因此失去了指向和皈依,真如同爆炸开来的碎屑般悬浮飘荡。   因为灵魂的洁净、完善与得救不再被重视,物质身体的生存便成为人们全部关注的中心。试看今天的读书人,大多致力于用知识学问去建设,这还算好的,更差的,就完全以知识学问为追名逐利的工具,完全陷入了声色犬马中去。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学者求知首先作用于自身,让自己的灵魂更合乎真理之道。还有多少人能想到,学问和知识首先是为了正己,“把自己塑造成器”,成为合乎真理的人,让灵魂站立得住?
  当下,人的眼、耳、口、鼻各种感官的欲火都被挑到了最旺,再多的燃料也似乎杯水车薪。苏格拉底曾将身体比作灵魂的牢狱栅栏,手镣脚铐,如今人们似乎已不再想着灵魂如何脱离这一切而去,反而宁愿任由它在困在身体中任欲火焚毁。人们似乎被裹挟到了一种末世感当中,让身体不断赶赴在及时行乐的欢场,好无暇体验灵魂的病痛与空虚,也不管我死后哪怕它洪水滔天。这样的风气,不管是富人和穷人当中都有,只不过前者是挥霍得让人心恨,后者是挣扎得让人心酸。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图景中,我越来越感念苏格拉底渴慕灵魂得救的遗音绝响。苏格拉底确实淡泊物质,一贫如洗,第欧根尼·拉尔修的传记中说,他常常瞧着人家摆在那里出售的大堆货物自言自语,“我不需要的东西有那么多”。可是《会饮篇》中也记着他曾经少见的穿上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赴宴。传记中还说他很注意锻炼身体,精力充沛;他有两个妻子,三个孩子,《裴洞篇》中提到,苏格拉底在狱中的时候,他的妻子抱着他的孩子哭哭啼啼;他是个信奉“中道”的人,既不纵欲,也不禁欲,顺应身体的需要,却并不把侍奉身体当成最大快乐,而以灵魂得救为人生的最高使命。这是因为他生活的时代太早,生活太过于简单朴素,并没有那么多物质、身体的享受花样,所以心灵比较单纯宁静的缘故?如此,则人们需要反思,今天丰富到泛滥的物质生活,到底要把人们带到何处?如果苏格拉底活到现在,他会怎么想?到底是整个世界都入了歧途,还是苏格拉底落伍、发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单就我们自己来说,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人缺乏永生的观念,关心此世生存而不畏惧死亡,所谓“未知生焉知死”。帕斯卡尔在《思想录》曾说:“灵魂不朽是一件与我们如此之重要攸关的事情,它所触及于我们的又是如此之深远;因此若是对于了解它究竟是怎么回事竟然漠不关心的话,那就必定是冥顽不灵了。”这段话对于国人似乎特别贴近。他还说:“就是这个人……唯恐丧失一个职位或在想象着对他的荣誉有什么损害,而正是这同一个人明知自己临死就会丧失一切,却毫无不安、毫不动情。看到在同一颗心里而且就在同一个时间内,既对最微小的事情这样敏感,而对最重大的事情又那样麻木得出奇;这真是一件邪怪的事”,“人性必定是有着一种奇特的颠倒。”同样地,托尔斯泰在《忏悔录》里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思想,他把人的处境比喻成一个掉下悬崖的人抓住了一根树枝,黑夜和白天如同黑白两只老鼠在不停啃啮这根树枝,早晚他要掉下悬崖死去,而与之同时,树叶上又不断滴下一些蜜糖,给他些许享受和快意。人到底要不要挽救这样的处境,逃脱死亡的结局呢?托尔斯泰曾发出惊呼:“一个人怎么对此视而不见,并且活下去——真令人吃惊!”中国人大概多数是不会吃惊,并且就是这样活下去的。缺乏对死亡和毁灭严肃的畏惧,恣睢地活着,不考虑永生,不追求灵魂得救,这大概就是读《柏拉图对话集》所烛照出来的现世人生。我隐约感到了一种不安,愿意作此小文,向来自古希腊的哲人遥致敬意!
其他文献
新人自白  十几年前,我跟母亲说,一个同学在写网文。母亲说,你更应当写,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不该留下文字吗?早在我不认字的时候,母亲就为我读过契诃夫、屠格涅夫,50年过去,期待依然。不能再让母亲失望,我开始写散文,并贴上了海外第一个中文网站“草地”。不久结识了那里的知音文友,得到了批评鼓励,写作终成为我的乐趣和需要。  写什么呢?写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想写时代转型引起的错位和混沌。197
11年11月15日至20日,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国际手风琴艺术节(此次艺术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钢琴系承办)在京成功举办。艺术节以“交流·促进·提高”为宗旨,吸引了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手风琴精英,其中欧洲手风琴界的核心专家大多参会(如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手风琴教授爱尔斯贝特·莫泽尔、法国高等国立音乐学院作曲家兼演奏家弗兰克·安吉利斯、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手风琴演奏家米卡·卫瑞恩、哈萨克斯坦国家艺术大学教
一档独秀的“文人歌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独特的艺术品类——文人画,它与画师画和宫廷画并列,以格调高雅清奇、意境深远的画风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审美倾向和精神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当下歌剧创作的一片繁荣之中,一部投射出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原创歌剧《芥子园》将我们的视角拉向古代士大夫的生活场景,让我们看到那个历史片段中古代知识分子在封建官场挤压下的血泪与愁苦,看到他们几千年因袭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中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十多年中,该专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的欠缺。具体来说,在我国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经验仍然十分有限,办学模式照搬大学本科模式,所学知识与市场严重脱节。该专业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故此,对我国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欲在此提出“项目引导、工作室制”的培养模式,意在解决上述存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研究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射箭运动,总结了不同的少数民族形成射箭运动的原因,这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增进民族认同、传承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抵制不良思想、加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不同少数民族;射箭运动;原因  中图分类号:G852.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169-03  一、少数民族射箭运
摘要:生活就是语文,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就是语文学习的内容。现阶段学生获取“双基”的主要渠道仍然是课堂,课堂教学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化对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效益就要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双边互动,让学生在单位时间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本文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语文;课堂效益;教学效能  中图分类号:G633.3
2007年11月27日至30日,由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黄海怀逝世40周年·新世纪中国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系列活动”在武汉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闵惠芬,二胡学会会长安如砺和刘长福、果俊明、蒋才如、王宜勤、关乃忠、汤良德、鲁日融、吴素华、于庆新、关铭、朱昌耀、宋飞、周维、严洁敏、胡志平、林聪、刘光宇、李滨、杨光熊、曹德维、区景星
摘要:本论文从高等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出发,对设计与素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观念与创新上进行分析、阐发与研究。同时,在当下培养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设计与素描;高等美术教育;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009-02  纵观艺术史的发展变化,素描都是表达现实事物的一种方式,素描不单轮廓
2014年,国务院决定开展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设置考试科目,分类提出考试要求,建立“两依据、一参考”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考试科目设置是为“培养什么人”立杆定标,直接关系到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转化落地。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科目设置的变化,分析当前试点省份改革实践的得失,笔者认为,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地方学校必须有效应对。  
摘要:音乐活动是幼儿园广泛开展的教育形式,良好的音乐熏陶能促进幼儿身体、社会、情感和认知的发展。面对幼小的儿童,教师需要寻找适宜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适宜教育—发展理论是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出发,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准备学习的环境,发展儿童适宜的经验。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都对教师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音乐活动中践行适宜教育—发展理论,能有效促进教师以适宜的方式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与儿童共建美好的音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