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东方“稻神”(节选)

来源 :童话王国·文学大师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观美丽的园艺场


  1930年,一个小男孩在北平协和医院出生了。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父母亲给他取的小名叫二毛,大名叫袁隆平。
  1936年秋,父亲被调到汉口工作,袁隆平随家人从北平搬到了长江边。他已经六岁了,在汉口扶轮小学上学。
  这个当时读一年级的小学生有过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有一天,他和同学们排着队,跟老师去参观一个私人办的园艺场。
  走进园艺场,小朋友们的眼睛一下子都亮了。
  “哇,这么多果树,果子长得真好……”小朋友们兴奋得叫起来。
  “瞧,桃子红红的,又大又好看,一定很好吃吧!”
  “哟,葡萄一串一串的,真好看!要是熟透了,肯定特别好吃。”
  “这里的花也开得特别好啊。”小朋友们感到格外新奇和兴奋。
  他们一边欣赏,一边议论。
  袁隆平浮想联翩。不久前,他看了卓别林演的电影《摩登时代》,电影里有许多新奇难忘的画面:牛奶一挤就出来了,葡萄一伸手就摘下来了……他觉得眼前这个果园就像电影里的画面那样美,那样神奇。
  “老师,这里的果树和花朵为什么长得特别好?”一个同学问。
  老师说,园艺场里的各种果树都是技术人员精心栽培的,所以果子才会结得又多又好吃,花儿才会开得特别美。
  袁隆平一直生活在大城市,这是他第一次走进果园。这次参观令他印象深刻。
  在他心中,果园的技术员真了不起,他们像魔术师一样培育各种果树,果树结出的果子好看又好吃;栽种各种鲜花,花儿开得美丽迷人。他想,如果长大了做一名果园技术员,那该多好啊!
  卢沟桥事变后,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即攻陷北平、上海,战火迅速向中国腹地蔓延。1938年秋,日寇逼近武汉,大批中国老百姓被迫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逃难之路。
  袁隆平一家七口人租了一条小木船逃出汉口,逆长江而上。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经过数千公里跋涉,终于抵达了重庆。
  他们在重庆租住的小院经过母亲的精心打理,各种花草生长茂盛。到了夜晚,花草丛中常传出野虫的吟唱。袁隆平有时会学着母亲的样子给花草浇水、施肥,也注意观察院子里的那些植物。
  这些亲近大自然的宝贵经历塑造了袁隆平乐观、开朗的性格。

爱提问爱思考


  十二岁时,袁隆平进入重庆的复兴初级中学,成了一名初中生。
  新开设的代数等课程比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要抽象得多。不少同学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定理和公式,袁隆平不喜欢这样做。他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记忆,喜欢独立思考,不懂的地方就提出来。
  他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就是抓住问题不放弃,千方百计找答案。
  初二时,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开始了寄宿生活。
  当时学校条件很艰苦,师生们吃糙米饭,点桐油灯,十天半个月才吃一次肉。但是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老师们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很严,重视开展文体活动,鼓励全面发展。袁隆平很快适应了这种紧张而有节奏的生活,感受到了课堂的吸引力。
  一节物理课上,老师讲了著名的爱因斯坦方程式:E=MC2。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为什么能量和光速的平方成正比呢?袁隆平想不明白,把问题提了出来:“老师,为什么物质的能量和光速的平方成正比呢?”
  老师表扬他问题提得好,并且举出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解释。
  老师说:“比如1公斤煤,完全燃烧后释放出8000千卡热量,能把80公斤零摄氏度的冷水烧到100摄氏度。但如果把这1公斤煤的全部能量释放出来,竟有21.6万亿千卡。这相当于一个城市几年所消耗的电力。至于怎样才能全部释放这么大的能量,取决于今后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
  老师的一番解释,让袁隆平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他对物理这门课更加有兴趣了。在博学中学学习了四年多时间,袁隆平自由自在的个性得到了健康的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强化,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难忘的游泳比赛


  袁隆平喜欢游泳,虽然没参加过正规训练,没得到过名师指导,却从不间断练习。他甚至能从重庆游到汉口,游泳成了他的一项特长。
  1947年夏天,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博学中学决定选拔一些游泳尖子生参加这次体育盛会。
  教体育的周老师负责选拔参赛选手。他在爱好游泳的同学中挑了十几个个头儿高的孩子,准备派他们去参加预选赛。正在读高一的袁隆平虽然已经十七岁了,但个子不高,看上去不起眼,没有被选上。
  袁隆平主动找到周老师,说:“周老师,我也报了名,怎么不让我去?”
  周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呵呵,那你就去吧!”
  听周老师的口气,好像是同意他去,又似乎是跟他开玩笑。袁隆平将信将疑,他想,老师不反对他去,那他就应当去见识见识。
  第二天,比赛枪声一响,这个横渡过长江,闯过大风大浪的小伙子,舒展有力的臂膀,像一只海豚似的在水中奋力向前游去。
  比赛结束,周老师大吃一惊——在全校派去参加预选赛的十多名学生中,袁隆平成绩最佳,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一百米和四百米自由泳的第一名。他是博学中学唯一被选去参加省里比赛的选手。
  袁隆平对自己的成绩也喜出望外。他本来只是想到赛场去玩一玩,想在热闹的赛场长点见识,没想到居然拿了两个第一名,意外地成了一名成绩出众的游泳运动员。
  1948年初,父亲调往南京工作,袁隆平全家从汉口迁居南京。袁隆平转学进入中央大学附中,继续上高二。
  袁隆平读完高中,即将参加升大學的考试。报考哪一所大学呢?父母亲都在为他考虑这个问题。父亲希望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能有大出息。
  十九岁的袁隆平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被约束,对升官发财更没有兴趣。他不愿意留在父母的身边,渴望开创自己的新天地。他记起小学时参观过的那个童话般的果园,觉得学一门实用技术,做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一定很有趣。他了解到进农学院能学到培养瓜果的技术,心里就有了主意。
  袁隆平对父母说:“让我考农学院吧,我想考到重庆去上大学。”
  父亲觉得儿子的想法简直无法理解,但也不好提过多的反对意见。就这样,袁隆平考取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其他文献
生活也给盛旦老师出了不少好主意。  “今天我们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签订一项条约。”  学生们都很兴奋。  “首先我在教室里转一圈,你们挨个儿告诉我你们昨天晚上做了些什么。”  居然二十七个学生都回答说:“昨晚我在看电视。”  “非常好,现在大家把自己看的节目都写出来,做一个简短的介绍,然后给这个节目评个分:非常好看、好看、无聊、一般,或不记得了。”  “可是老师,我不记得了!”大家齐声叫道。 
我们很盼着雨季到来。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院子里赤脚踩水,可以用水瓢舀着桶里的雨水泼来泼去打水仗,还可以在涨水的河里捞到丝瓜、葫芦,甚至一两条翻着白眼还没有腐烂的鱼。我们把这些鱼丢给野猫,野猫就会争抢打架,怒目圆睁,摆出你死我活的架势,喉咙里发出可怕的低吼,这让我们十分开心。  还有,雨季也会让天气凉爽下来,全家都可以回屋子睡进蚊帐,而不必为了享受一点儿可怜的风而铺张草席睡在走廊上,被蚊子咬得睡不
圆先生很圆很圆,不是椭圆,除非他伸出手和脚来,否则,他可以一直滚。从他住的山上,“滴溜溜”地滚到山下,然后奔跑着去往四面八方。只要不碰到尖利的、有棱角的石头或者刺,他就可以一直奔跑。  他的奔跑是有弹性的,跳跳跳,跑跑跑。有时候,快得像飞了起来,只听见风“呼呼”地从他身边经过。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不停地奔跑。也许,天生这样;也许,是为了超过前面的圆。  有一天,他一口气奔跑到了城市。城市的街
集合測试题B卷
期刊
南锣鼓巷是在京外国人非常喜爱的地方,那里的四合院是北京老城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但因北京大多数的四合院年久失修、居住条件差,四合院这个北京的符号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南锣鼓巷板厂胡同3号院,是一座经过了“水循环”改造的四合院,不仅有望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还节能减排,成为节水示范的典型。  每年收集利用雨水8吨  进入3号院小院,静谧之感扑面而来,古朴之中透着盎然生机。  这个普通四合院虽没有大户
日子一天天过去,蓝小兔的一百个小妖怪朋友都各自有了新的朋友、新的生活,想想,有时她都会在睡梦中笑出声来。  一天,蓝小兔躺在花园里的吊床上正在午睡,“吧嗒”一声,一个凉凉的物体跳到了她的脸上。“别闹,你们自己玩会儿,我正困着呢。”蓝小兔挥挥手,把脸上的东西拂了下去。  只是,这才是一个开始!  接着,“吧嗒,吧嗒,吧嗒……”又有无数个凉凉的物体落在了蓝小兔的耳朵上、鼻子上、胳膊上、腿上,就连小脚丫
编者注:从以往的一些报道中可以看出,各地高考状元最喜欢的一种提分工具就是错题本,他们不仅准备错题本,还会把里面的易错知识点提取出来。
前提提要  喝错汤的爸爸在信息交互时没有逃过系统监控,被机械战士们带走。悲愤交织之下,“我”独自来到国家宇宙观测馆,想向总司令求情,让他放回爸爸。黎妈妈在馆门前拦住了莽撞的“我”,并将“我”带到了一个神秘实验室。没想到的是,實验室的主人杨礼杰博士居然和“我”爸爸长得一模一样……  杨博士摘下手套,靠坐在工作台边,表情里满是掩盖不住的疲惫。  工作台上的托盘里,有一个正在跳动的大脑,上面扎着密密麻麻
在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中,
仔细品味近几年高考的江苏物理卷,不难发现试题在注重考查物理主干知识的同时,越发强调考查能力及对科学方法的渗透。下面我们来谈谈“猜想与假设”的科学方法在试题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