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起始于1998年,现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存在问题以及探索与实践等方面归纳总结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存在问题;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05-01
  创新人才培养涉及学生素质、教师素质、环境建设以及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决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90年代开始提出并被关注[1],随后,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仅2015年中国知网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题研究报道达330篇。同时相关研究文献的评述也有报道[2]。然而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探索实践文献研究进展未见报道。故本文对近10年(2009年1月截止到2018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探索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随后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与辨析。刘昭明等[3]认为狭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既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基础上,革新人才培养途径、过程和方式方法,着力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广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涵盖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全面革新教育教学实践,途径、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全方位创新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使“培养什么样人”和“怎样培养人”有机统一起来。周小波等[4]主张培养方式途径、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全方位创新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朱宏[5]则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近来也有学者对具体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进行了探讨。如罗莎[6]认为培养目标、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要要素,并探索构建大众化背景下农科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陈福喜[7]在定义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础上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三类。郑庆华[8]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创新”“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指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领导力”。王飞飞等[9]阐述了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三个课堂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三个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三个课堂联动”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及构建方法途径进行研究。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侧重从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到具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素构成、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进行阐述和界定。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以及改进策略研究
  我国众多学者同时也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当前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教育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并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提出相应改进策略,相关文献报道100多篇。如郑虎[10]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①会计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深度不够,培养目标模糊;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③创新培养方式较为单一,更新速度慢。同时本文对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三项对应改进措施。仇婕[11]也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议。马然等[12]指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不足:①在目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真正意义的创新人才较少;②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种类单一;③各高校对于创新人才的界定存在差异。同时作者对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建议从高校管理、教学、学生评价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改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晁一方[13]等详细分析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以及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措施进行改善。任开荣[14]阐述了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養路径。童小琴等[15]分析独立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并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机电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考试方式改革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竞赛等途径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我国学者除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外,对具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广泛探索与实践。近10年有2000余篇文献报道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教育层次以及不同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不同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近10年有700多篇文献报道探索几乎覆盖所有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石丹[16]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研与效果分析,提出构建“两个机制(教学管理监督机制和社会反馈跟踪机制)、六个环节(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资源配备、教学手段运用、人才培养效果评估)”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李云等[17]探索了面向北部湾经济区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以及培养措施。同时也有学者基于校企合作[18]、导师制[19]等探索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姜丹等[20]基于“学科交叉、共建共享、模块设课、分类培养、教研贯通”原则改革课程体系及培养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成功构建跨学科专业、研究与应用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衔接、学校和社会协同培养生物制药类专业创新人才新模式。贾丹平等[21]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特色导师组为引领的“一个驱动、两个训练、三个平台,一个基地”的多层次、全过程、立体化的信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在不同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中,各高校都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以及影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各因素探索。近10年文献报道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涉及较多的学科专业见表1。   2.不同教育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校教育者不仅对不同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广泛实践,也对不同教育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实践(见表1)。其中有关本科教育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最多,达1000余篇,次之是有关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教育层次的,有近200篇;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仅30篇相关文献报道。彭辉辉等[22]以项目化合作机制、模块化课程体系、三合一教学模式、一加一教学团队、递进式实践条件、立体式教学资源、高效化管理制度为内涵要素,构建了校企双主体“四合四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张涛[23]认为高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根据时代发展、企业需求,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类型、办学条件及学科建设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同时要改进理论课程、加强实训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制定灵活教学方法。马瑾[24]认为以学科设置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而以创新思维方式、方法为基准、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3.不同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球范围内新经济发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以及“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这些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陈璇[25]探索通过转变人才培养理念、重视精神文明教育、打破传统专业壁垒、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打造国际化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和扩展人才培养渠道等措施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陈相芬[26]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职业教育影响以及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探讨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互联网+”发展对各科人才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这迫使教育者们积极投入该背景下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相關文献报道近20篇。另外蔺永政等[27]探索了“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新能源工程与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四、展望
  我国高校承载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不仅要继续研究总结现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行之处以及存在不足,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以下问题:(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内涵共识问题;(2)如何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时代背景探索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创新人才;(3)构建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资源平台共享升级优化、多维融合师资队伍培育以及相关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等。
  参考文献
  [1]李喜平.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1-11.
  [2]刘红宁,朱卫丰,康胜利.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述评[J].中医教育,2014,33(3):4-8.
  [3]刘昭明,李瑞贵,韦巧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惑与出路[J].大学教育,2010,(18):16-18.
  [4]周小波,谢鸿全,王成端,高大海.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36-38.
  [5]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2):1-3.
  作者简介:贺冬秀(197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依托协同创新中心构筑药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XJK17BGD06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网络安全》课程成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学生学习习惯和时代要求,新形势下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两者有机结合,使其有效发挥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作用,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养企业需
长久以来,英语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并对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英语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必修学科,在学生的心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关键
上一讲我们谈了美国高血压指南及中国高血压指南二十多年来的变化,总体趋势是诊断标准进一步降低及控制目标更加严格。四、如何看待美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下调若按照《美国高
本文定量地分析了各波片差相移误差对器件相移、隔离和损耗的影响。并对S波波段双工移相器进行了测试。相移实验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
本文用直线方法对屏蔽微带线在宽频域内色散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讨论了各种参数对色散特性的影响,给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本文结果对屏蔽微带线的设计制造具有一定的参
【摘要】翻转课堂的本质是指教师将决定学习的权利交给课堂上的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重新安排英语课堂内外的时间。翻转课堂所对应的现状表现为学生晚上在家看教学视 频,白天在课上与教师、同学讨论并完成作业,而传统英语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上完课之后给学生布置课后 作业,然后让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由于前者的教学模式与传 统教学模式是完全颠倒过来的,因此,我们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称为翻转课堂。  【关键
审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判断的过程,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具体形式就是审计判断绩效.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标准(包括效率与效果)的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由于人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重金属急剧增加,导致土壤中过高的锰浓度不仅对植物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受污染的农田耕作后,农产品中可能富含重金属,从而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各植物已相继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迄今为止,雌雄异株杨树在非生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和蛋白质组学方面存在差异已被充分证实,先前的研
本文用FDTD方法在散射目标近区对口径面天线与目标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圆柱坐标系下以轴对称数值模型为例,用FDTD方法得出了散射目标电尺寸、目标与口径面天线的距离大小对天线
本文介绍一种微波腔体微扰法测量介质薄膜厚度的仪器。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圆柱TE_(011)模谐振腔作为介质膜厚度测量的传感器,将非电量厚度的参量转换为谐振的频偏值,用电调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