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效果研究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c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采用预防压疮护理,实验结束后根据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55%(22/40));观察组患者的压疮率(3.77%(2/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压疮率(33.96%(18/5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压疮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不仅能降低患者的压疮率,还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预防压疮护理;护理效果
  当人体受到外力作用,导致大腿根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此时人们可能出现了股骨粗隆间部位的骨折。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特殊性,临床确诊股骨粗隆间骨折后,一般首选保守治疗,即对患侧肢体严格制动,卧床休息,时间约为一个半月左右;但是保守治疗期间出现骨折错位情况,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后需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无论术后或是术前,患者都需卧床静养,患者长期卧床期间,由于护理不当,便产生了压疮。压疮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定义明确了压疮的好发部位,即“骨隆突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有助于临床护士对压疮好发部位进行重点预防和观察[1]。本次研究,进一步探讨预防压疮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106例。本次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如下:观察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分布57~9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9±5.3)岁,病程(3.4±1.4)年,其中T1期20例,T2期20例,T3期13例;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分布58~9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1±5.4)岁,病程(3.5±1.1)年,其中T1期19例,T2期20例,T3期14例。此实验均在所有病患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护理方法
  (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护理内容:根据医师叮嘱给予病人药物;根据病患的情况进行各类检查,记录相关数据进行评分[2]。
  (2) 观察组  对观察组病人采用预防压疮护理,护理内容为: 1、对压疮的预防:一、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
  1、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每2个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30分钟翻身1次。
  2、减轻骨隆突处的压力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用气垫、海绵垫、泡沫敷料等。
  3、对于使用夹板、石膏、牵引固定的病人,应加强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
  二、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1、采用坐位、半坐卧位时,防止身体下滑。
  2、病人翻身或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拽、推等动作[2]。
  3、在受压部位使用薄膜敷料、水胶类敷料、泡沫敷料均可以减小卧床患者皮肤承受的剪切力,从而预防压疮。
  4、正确使用便盆.
  三、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1、保持床单、被服的清洁,皮肤清洁干燥。
  2、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
  四、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数据如下: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记录评比。
  2.结果
  2.1  组病患者满意度、压疮并发症率对比
  通过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如下:观察组总数53例,总满意率为96.22%,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7%;反观对照组总数53例,总满意率为30(56.60%),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96%),由此得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预防压疮护理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帮助患者预防术后压疮的发生。不仅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而且对患者的复原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的要求也同时提高,预防压疮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基础疾病的恢复,并减少压疮的发生,此次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从记录的数据上明显的看到,观察组病患的满意度较高,并且护理效果最为明显,压疮并发症也低于对照组,是值得我们的推广的护理路径。
  参考文献:
  [1]蒋琪霞.压疮命名、定义和分期的更新对临床的指导意义[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9):1111-1113.
  [2]何琼芳,周序玲,邱宇辉等.老年股骨颈股骨折患者循证护理对预防压疮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1(29):100-102.
其他文献
摘要: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并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宣教。结果:32例患者中28例于治疗后1周,下肢肿胀、疼痛明显改善,症状无改善4例,占10%。本组患者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抗凝治疗治疗和精心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措施  下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床边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03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床边血液净化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舒适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参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而研究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结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5.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直结肠癌造口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直结肠癌造口病患80例,随机划分为2组,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对2组病患者进行10-11周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身躯活动、健康责任等进行评分。结果:由此观察得出,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复发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白内障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病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另外选取在我院进治疗的白内障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的病人使用传统护理方法,对2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得到了提升,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0%(36/4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0%(28/4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并胆总管结石者围术期内开展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在围术期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快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离床活动时间为(8.22±0.41)h,术后住院时间(2.62±1.03)d,对照组术后的离床活动时间为(14.51±1.26)h,术后住院时间(4.19±1.92)d,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2.50%,对照组17.50%,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DVT患者采用一般处理、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治疗后,并针对DVT患者的特殊性进行护理。结果 10例患者均达临床满意效果。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细心护理,提供针对性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作用。方法:收治产科手术患者150例,将他们随机分对照组75例和护理干预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1d和3d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d和术后3d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干预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胎膜早破产妇实施全面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产科护理干预。对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记录和整理,并将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如:产妇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对比;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对比;产妇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