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能力、素养协同提升”的研究生课堂教学改革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校在课堂教学方面,在一定程度存在重视本科生教学而忽视研究生教学的现象.部分研究生理论知识面不宽泛、跨专业考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情况,致使其综合科研能力欠缺、创新性较低,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实施真正的科研能力与素质教育.在此情况下,本文在实际的研究生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基础知识、科研能力、科学素养”协同提高的教学理念,结合翻转课堂及分组分级的形式以实现“学习—分析—设计—研究—素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生物安全知识是医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地、科学地学习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获得生物安全职业素养和感染防控能力,进而为今后从事医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阐述了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设置生物安全模块的必要性,介绍了该模块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评价和总结了生物安全教学模块的教学效果.生物安全教学模块的实施将完善医学生生物安全知识体系,提高医学生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医学生依法解决工作中生物安全相关问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材料学概论》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材料类专业大二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入门级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后续专业课的扎实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师“混合式”授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成绩“混合式”评定等三方面对《材料学概论》课程教学进行了优化探索,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从《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改革出发,突出课程特色、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考评机制三方面挖掘德育元素,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达到德育与教学同行,能力与知识共进的教学效果.
目的: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以角色扮演为核心的WebQuest教学法的实践经验.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该病的病历书写、医患沟通、辅助检查、体格检查、常见症状体征识别、神经影像等方案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WebQuest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以问卷调查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以角色扮演为核心的WebQuest教学法更能使学生在知识储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临床分析能力,系统诊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以角色扮演为
在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当中,计算扰动输入时的闭环传递函数或相对于扰动的偏差传递函数时,一般都要对系统框图进行等效变换,以方便计算.由于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的是单输入单输出的关系,在研究扰动输入时,通常都假设给定输入信号为0,才能研究扰动输入时的各种关系,然后利用叠加原理,得出系统在给定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共同作用时的系统关系.在研究扰动信号作用的系统框图等效变换过程中,本文引入一个反相器环节,以简化系统变换过程,并在此情况下研究系统对扰动输入时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大多数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有加,对实践课重视不足.而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本校医卫类实际学情,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育人路径及其形式,对激发青年大学生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修正的内生动力,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针对口腔预防医学课程中口腔公共卫生教育重视不足,学生对口腔公共卫生缺乏兴趣的问题,提出将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PBL教学法融入口腔预防医学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参与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设计、筹备与实施,提高学生对口腔公共卫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经验性强,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不佳,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基于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2020年的改革目标和内容,以本教材的第三节爱国主义内容为案例,在教学设计中采取“优质提问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从“老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有效激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对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提出了建设性的研究方案.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特别是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启蒙学生探索科学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的实验实践培养直接决定学生对与科学学习的理解和认知.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有很多现实问题,作为教师更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有效提升科学实验的实践效果,充分把握师生联合教学的作用,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为了持续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应不断学习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完善学习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