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二甲亚砜-氢氧化钠为反应体系,水为相转移催化剂,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用量、甲壳素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用量等因素对制备完全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1.5 mL,反应温度为130 °C、投料比为1∶2(m∶m)、反应时间为3 h,每100 g甲壳素中加入5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制得完全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用红外光谱(IR)、X-光电子能谱(XPS)对完全脱乙酰度壳聚糖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中的-NHC
其他文献
以环氧树脂和十六叔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索了合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新途径,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喷雾电
针对模糊C均值算法(FCM算法)难以达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引入了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遗传算法以解决聚类问题,并在标准遗传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该算法运用于IRIS数据的聚类,实现
在压力6.0~7.0 MPa,温度235~260 °C,气体质量空速450~1 400 L/(kg·h)的实验条件下,以液体石蜡为惰性液相热载体,采用所筛选的正己烷作为超临界介质,于加压机械搅拌反
基于对多级免疫学习算法(MILA)的批评性研究,提出了单级免疫学习算法(SILA)。该算法适用于低维度特征量的异常检测,提高了探测器训练的效率和效益,而且对Mackey-Glass时间序列数据的
采用双水相体系直接从重组巴氏毕赤酵母发酵上清液中分离人溶菌酶,研究了体系中聚乙二醇(PEG)平均分子量,PEG、硫酸钠和氯化钠浓度,pH对人溶菌酶和总蛋白的分配系数、相体积比、萃
泛型程序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程序设计范型,使程序员无须为不同的数据类型重复编写功能相似的程序代码。本文以相等函数为例阐述了泛型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利用直积和直和给
采用一株大肠杆菌BL21(DE3)[pBLMVL2EGF]生产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其中hEGF表达由PL启动子控制并通过phoA信号肽分泌到胞外。实验结果表明:诱导阶段以恒定比供应速率流加葡萄糖时,
通过研究不同有机氮源对肌苷合成的影响,结合蛋白、核酸及菌体生长的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国产酵母膏A是肌苷发酵的理想氮源。此外,由于国产酵母膏A部分可溶,其水解出的氨基酸的碳骨
主要讨论和研究了高纯度热耦合精馏塔的优化控制问题。针对一个非线性的对象模型-苯-甲苯物系模型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过程模型控制(NPMC,Nonlinear Process Model Control)的控制
针对工业控制领域中非线性系统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提出一种基于PID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案,以对其进行辨识和控制。将PID神经网络引入控制系统中,既具有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