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的孺子牛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1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与共和国同龄,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座右铭,退休后因成绩显著被原工作单位连续返聘10年;他,老而弥坚,守初心、担使命,永葆政治本色,浑身充满正能量,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他,就是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退休干部王纪洪。
  王纪洪退休后,凭着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的情怀和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仅近5年,组织上就授予他许多荣誉:全省新时代赣鄱先锋、省直机关优秀党员、全省老干部“正能量之星”、全厅系统首届道德模范、全厅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建设报优秀记者等。2019年,他被授予第三届全省“最美老干部”称号。
  思想常新与时俱进
  王纪洪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毅力,争做新时代的学习者、参与者和追梦者,不断充电加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基本知识,科学、文化、法律、业务知识和新闻写作理论,写下了数万字的心得笔记和调研文章。退休后,厅党组返聘他负责全厅系统新闻宣传工作,他还被住建部机关报《中国建设报》聘为江西记者站站长。他虚心向年轻人和专家学习现代化传媒技术,熟练掌握了五笔打字,学会了使用QQ、微博、微信等,两次通过全国新闻统考取得合格证和记者证。他退休10年,省住建厅换了4任厅长,每任厅长皆因他“爬格子”业绩突出而破格返聘他。他特别关注老干部工作,与厅离退休干部处、党支部和老年体协保持密切联系,与老干部成为知心朋友,他采写的《这里的老干部成天乐呵》《最美莫过夕阳红》《其乐融融话健身》《壮哉,红旗渠!》《真诚敬老夕阳更好》等反映老干部精神生活的长篇通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反响,受到老干部的广泛好评。
  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厅党组献计献策,每次重大事项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他都会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广泛收集老干部意见,全方位反映老干部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带头为行业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近年来,当省委老干部局向全省老干部征集“金点子”时,他便利用春节假期,冒着风雪走街串巷,走访了多名社区保洁员和环卫工作者,写出了颇有见地的文章,获“金点子”奖。他多次参加本单位、上级和媒体组织的征文、演讲活动,并在全省改革开放40周年知识竞赛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比赛中获奖。他还以优秀党员身份在全厅范围内作巡回报告,作为厅首届道德模范演讲,在全厅庆祝建党97周年代表优秀党务工作者发言,且均受到全厅党员干部的高度评价。
  发挥余热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行业记者和厅机关的准“新闻官”,王纪洪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他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不断增加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不顾年迈,经常深入基层采访,在媒体上讲江西故事,宣传全省住建成就。他绞尽脑汁挖掘新闻线索,经常每天超负荷工作,有时来了灵感,甚至半夜伏案写作。无论是酷暑高温,还是三九严寒,他每天“两点一线”扑在工作上。他坚持每天凌晨5点开始搜索新闻、舆情反映并及时报送领导。他曾请缨参加援建四川灾区建设,克服高血压、高原反应强烈等困难,夜以继日地写出许多有分量的一线报道。为了工作,他先后5次放弃老干部疗养机会,多次放弃公休假。他风趣幽默,待人随和宽厚,心态阳光,工作起来如痴如狂像个“拼命三郎”,年轻同事和老干部都喜欢和他打交道。
  据粗略统计,他在媒体发表的文章超过1000万字,荣获过中国新闻奖和江西新闻奖。即使退休后,他仍笔耕不辍,每年在中央、省部级主流媒体发表宣传江西改革发展、住建行业的文章600多篇。他编写报送的政务信息被省政府和住建部采用1200余条,采用量多次在省直部门和全国住建系统排名第一。他写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多次受到省政府分管省长、住建部办公厅主任和住建廳历任主要领导的好评。中国建设报社的总编辑夸他:“报社总部和全国记者站没有一名记者能写过江西的王站长!”
  克己奉公锲而不舍
  王纪洪退休时曾面临着两难抉择:有多家企业以高于每月5000元的待遇聘他当顾问,而时任厅长找他谈话,希望以每月1200元补贴返聘他留厅工作。尽管当时家境拮据,妻子早年从企业退养且患重病,开销大,儿子和儿媳均待岗收入极不稳定,但他仍然选择了默默地坚守新闻宣传岗位。当人们探其究竟时,他动情地说:“我离不开奉献了半辈子的住建事业,离不开住建厅这个大家庭,舍弃不了酷爱的新闻宣传工作。”他经常无偿帮助基层策划新闻宣传和给通讯员讲课。为解决厅机关新闻宣传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他还义务带出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徒弟。
  退休前夕,王纪洪因腰部剧烈疼痛而住院,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他一心牵挂工作,尚未痊愈就坚持出院。医院只好留下医嘱并按规定给他办了大病医疗待遇。由于错过了最佳医治时机,他从此落下了尿毒症的病根,多家医院要他住院治疗,他仍坚持继续忘我工作。有时他被病痛折磨得难受,便悄悄买药或找医生开药,始终对同事隐瞒病情。
  5年前,他的妻子被诊断为卵巢癌晚期,先后14次住院,打了千余瓶“点滴”,服了4000多袋中草药,自费金额20多万元。其间,他依然没有放下工作。他除了妻子动大手术请了一天假外,其他时间白天请护工护理妻子,晚上和双休日自己精心照顾妻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多次表示,只要党的事业需要,他可以不计报酬甚至义务工作一辈子。这就是王纪洪——一个始终坚守初心并满怀奉献敬业情怀的共产党员,一头以骄人业绩诠释最美夕阳红的“老黄牛”。
其他文献
1969年11月,我从宜春地区人民医院带工资下放到当时的新余县水西公社丁下大队当赤脚医生。  刚到下放点时,有些社员知道我是从城市医院来的,所以有点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会来找我看,我就利用我掌握的医学知识为他们服务。能用针灸草药治疗的,我也会帮他们施治一下,治疗效果都还不错。渐渐地,找我治病的人越来越多。  当时,我看到丁下大队的医疗条件落后,就向大队的书记和队长汇报:“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上海市川沙县
期刊
“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用“三个站在”深刻总结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政治逻辑,为全党在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历史风云中一路走来,我们党从50多名黨员的新生政党,到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
期刊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山区,一股新农村建设热潮正在形成。但不少专家、干部群众认为,伴随着大规模建设的铺开,应该警惕重复建设与投资浪费现象。最近,记者在山东、浙江、山西等省调研发现,近几年,农村投资浪费现象已在一些地方出现。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止这一现象扩大,保证国家有限的财力发挥出最好的效用。    农村基础投资浪费巨大    “现在农村建设投资浪费太大了,应该引起中央和各省市的重视。”山西省建设厅村镇处处
期刊
退休后,我有了充足的时间读书看报,不时写点短文小诗投寄给有关报刊,这些年发表了一些“豆腐块”。因此,我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也随之被外界知道。于是,我有时会收到一些印刷精美、有名人题词的出版社邀请函、约稿函,说是经有关部门推荐,后经编委会审核,我的××文章入选,我的名字已被列入《××大典》《××辞典》……这不,前些日子我又收到了一家出版社的邀请,随邀请函还附上我早年的一篇文章,要我核对后签字,说是经
期刊
春暖花开时节,一位好友赠我一款名为“蜀口”牌的明前绿茶,于是就有了这春日品茶的心得感悟。  据史料记载,蜀口茶又名高坪茶,始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在清代被列为贡茶。我品尝了一下干茶,有鲜香、爽脆之感。泡第一道时,茶色绿艳透亮,入口细品,有微涩之感;两泡之后,微涩感大为减少;随后几泡尽显醇甜、鲜爽、可口的滋味,让人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唇齿留香。绿茶叶底,茶形光滑、柔软,香气充盈,娇美醉人。
期刊
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张定宇、陈陆、张桂梅等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照顾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
期刊
在职期间,由于忙于工作,我很少有时间读书,写作更是偶尔为之,每每叹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退休后,时间充裕了,读书写作成为我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我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一般不少于3小时,书架上数百册或厚或薄、或大或小的藏书,我几乎都读了一遍,有的经典著作不知翻阅了多少遍,从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快乐,在思想认识上对读书也有了新的感悟。  读书是一种享受。在书海里遨游,与古人对话,倾听先哲们的
期刊
数十载岁月洗礼,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我今年已94岁,抗美援朝的经历,我仍然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我的老家在河南沈丘。1948年3月,21岁的我入伍参军,5个月后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入朝作战前属高炮7团,驻防在上海。1950年9月,我所在的高炮团进入中朝边境的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守护鸭绿江大桥。11月,高炮7团被并入高炮64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我经历了两次生死考验。  一次是在
期刊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在很多人心中,这个牛年春节特别而又温馨。就地过年的奉献、文明过节的担当、默默无闻的坚守、温暖实在的保障,让牛年春节有着一样的安心放心舒心,更彰显出家国一体、家国同心的深厚力量。  就地过年也有滋有味  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的背景下,很多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不能在除夕夜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但充满期待:“等春暖花开,再和
期刊
友情是珍贵的,我能与《老友》做朋友,深感荣幸。我与《老友》已交往29个春秋,我深深体会到《老友》真情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宗旨。《老友》为读者精心设置20多个精彩栏目,每期精挑细选的好文章,篇篇都符合老年人的需求,每一篇都令人获益匪浅。  《老友》的《岁月人生》栏目刊登的老红军、老八路英勇奮战、不怕流血牺牲的故事,为我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讲课素材,受到广大青少年的一致好评,我因此两次被景德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