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跨两县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ge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瓶窑镇的西溪街与上窑街交接处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官口桥,也有人叫它关口桥。为什么呢?因为桥中间以小河为界分为两个县,一边是钱塘县,一边是仁和县。两个县谁的地盘归谁管,双方互不搭界,只要过了桥另一方就无权管辖了。
  钱塘县有个叫王土根的山货商,与仁和县的丝绸商张富贵要好,恰巧两人的妻子都怀了孕。在一次喝完酒后,两人指腹为婚,说如果两胎都是男孩,就结为兄弟;如果都是女孩,就結为姐妹;如果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结果王土根生了个儿子,取名阿宝,张富贵生了女儿,取名张秀秀,两家就写了婚书,成了亲家,走动得自然更勤快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王土根在一次收购山货的时候,遇上了强盗,被杀了。王土根的老婆翠花一个人拉扯着阿宝,靠王土根遗留下的财产生活。可是祸不单行,她家又遭天火烧了,一下子,母子俩连个安身之所也没有了,翠花只好带着儿子回到山里的娘家,与张富贵家的联系也就断了。
  转眼过了十六年,阿宝长成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他每日打柴读书,生活十分清苦。一日,母亲对他说:“阿宝呀,你长大了,男子汉要以成家立业为重,在这山里你是出不了头的。你去仁和县找丝绸商张富贵吧。你是他的女婿,他会收留你的。”
  阿宝十分孝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母亲,说:“娘呀,我走了你怎么办?”
  翠花说:“我帮邻家洗衣缝被,饿不死的。”
  阿宝不顾娘劝,自己上山打柴去了。翠花知道阿宝犟,多劝也无用,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自己又思念丈夫,为了打消儿子的后顾之忧,她干脆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与丈夫团聚去了。
  阿宝打柴回到家时,母亲早已断了气,他哭得伤心欲绝。安葬了母亲后,他收拾了行李,到仁和县去寻张富贵。
  在路过官口桥的时候,迎面来了一乘小轿,阿宝侧着身子,想让小轿先过去,就在此时,冲出了一头发了狂的牛,将小轿连人带轿撞到了桥下。
  阿宝见势不妙,“扑通”一声跳入河中,将轿内的姑娘救上了岸。那姑娘已是吓得半死,好不容易才抢救了过来,此时姑娘的家人也赶了过来。也是巧了,姑娘家人正是张富贵,那落水的姑娘,正是阿宝的未婚妻秀秀。
  张富贵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并没有去感谢救人的阿宝,甚至连正眼也没瞅阿宝一眼,而是拉着女儿,去钱塘县衙告状了,告牛主人纵牛行凶,致人落水。
  牛闯祸是在钱塘县,可牛的主人李老汉却是仁和县人。钱塘县令接到状纸后,派了个衙役去调查,认为狂牛闯祸,责任在李老汉,张富贵应该去仁和县告李老汉。
  张富贵这口气哪里咽得下,拉着女儿回仁和县衙告状。阿宝几次想上前相认,可都没有机会,只好一路跟着。
  到了仁和县衙,县令派衙役去调查,认为牛虽是李老汉的,但祸是在钱塘县闯的,张富贵应该去钱塘县告状,所以不接张富贵的状纸。
  两个县衙,一个不管,一个不接,气得张富贵两只鼻孔直冒青烟,没办法,眼见天色已晚,只好先回了家。
  刚回到家,家丁来报,说是老爷的女婿王阿宝求见。阿宝家的情况张富贵自然知道,他不想认,但现在人家找上门来了,也只能先见面再说。
  阿宝进门见礼时,张富贵一下子认出来,这就是救女儿的人,可这人现在穷得衣不遮体,女儿怎能嫁给这个穷鬼呢?他的心里就打起了算盘。
  此时,丫鬟出来上茶,张富贵让丫鬟去账房取十两银子,作为救女儿的酬金,其他事儿他一概不提。丫鬟取银子的时候,刚好碰到秀秀,丫鬟便将救命恩人来府上的事说了。秀秀便来到前厅,躲在屏风后偷看起了阿宝。
  当阿宝提起婚约之事时,张富贵便开始装糊涂,连说自己老了,想不起来了,既有婚约,可否将婚书拿出来一看?
  这下阿宝急了,家里房子早就让大火烧了个精光,父母都已不在人世,哪有什么婚书?既然没有婚书,张富贵当场翻脸,说阿宝是个骗子,命人将他赶了出去。
  阿宝怒气冲冲地从张家出来,想到县衙告状,可白天那两个昏官推来推去的情景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知道告也无用,只好坐在桥头暗自垂泪。
  就在此时,张府的丫鬟来找阿宝,她说:“姑爷,我们小姐已知道了真相,她请你前去相见。”
  阿宝此时已是走投无路,哪有不去的道理。他跟着丫鬟,从后门进了秀秀的闺房,与秀秀相见。
  二人郎才女貌,一见倾心。从那晚起,秀秀将阿宝藏在了闺房里,寻找机会想说服父亲。可是,张富贵是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任凭秀秀一哭二闹三上吊,就是不松口。无奈之下,秀秀与阿宝私奔了。
  张富贵真是又气又恼,也不怕臭名外扬了,到仁和县衙告状。县令派出一名衙役去查了一下,然后告诉张富贵,虽然阿宝在仁和县拐走了秀秀,但她俩现在已经逃到了钱塘县,应该去钱塘县告状。
  张富贵又到钱塘县告状,钱塘县令也派出一名衙役调查了一下,认为事儿是在仁和县发生的,应该去仁和县告状。这明显是踢皮球,张富贵只好打落门牙落肚里,自认倒霉。
  阿宝与秀秀其实并没有跑远,他们用秀秀携带的银两和首饰,在烧毁的老屋地基上建了两间平房。阿宝白天劳作,晚上勤读诗文,秀秀织布绣花,两人恩恩爱爱感到无比的幸福。
  两年后,阿宝进京会试,高中探花,被皇上封为知府,回乡省亲。知府光临,钱塘与仁和两县的县官抢着登门拜访。阿宝想起这二人以前的行径,心里不齿,对他俩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
  二位县令落座后,阿宝单刀直入,询问前几年那件牛碰轿落水案子,两县令为何推来推去。二位县令哈哈大笑着说:“牛儿碰轿,人儿无损,可张富贵咄咄逼人,不依不饶,李老汉家徒四壁,与牛相依为命,哪里有银两赔偿?但牛碰人终归有错,如接了这个案子,岂非是把李老汉往死路上逼?”
  “那,张富贵告我拐带他的女儿,你们为什么又推来推去呢?”
  二位县令笑得更开心了:“张富贵赖婚是事实,大人丢了婚书也是事实,如果接了状纸,就算我们判你赢,夫人恐怕与他父亲就再也没有团聚之日了。眼下您官居知府,恐怕不用几天,张富贵自己就会来认你这个女婿了。”
  “难道就没有其他推来推去的案子?”阿宝又问。
  “钱塘仁和,本属一地,一旦发生恶性案件,我们都联手办案,从来没有放过一个坏人,也不曾冤枉过一个好人。”
  原来如此,阿宝听后开怀大笑:“你们俩呀,真是一对官场油子。”三人握手言和。后来,这三人相携相助,将临安府治理得有声有色。
  张富贵其实早就后悔了,毕竟他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女儿与丈夫荣归故里后,很快就登门相认,一家人重归于好。
  这件事传扬出去后,虽然二位县令当时是出于好心,但还是流传出一句话,叫:钱塘不管,仁和不收。时间一长,被人误解成在钱塘干了坏事,只要逃到仁和就没事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其他文献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他的名著《晁错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这篇史论,讲的是汉朝汉景帝年間爆发七国之乱始末和晁错被诛的事情,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作为一个大臣,在面临危难之时,要勇于担当责任,要具有敢于担当的大丈夫胸襟。这是一个有作为的大丈夫应该有的品行,身为朝廷重臣,除了应有“超世之才”,还得有“坚忍不拔之
期刊
刘大爷负责花蕊小区一栋楼的环境卫生,在打扫卫生清运垃圾的同时,顺便挑拣一些旧书报、废纸壳之类,增加一点额外收入。来花蕊小区之前,刘大爷捡了大半辈子的破烂儿,所以干起活来十分敬业,差不多是小区里起得最早的人。  这天一大早,刘大爷刚推开楼梯间的门,意外发现门口堆着一捆旧书。刘大爷知道这是有人送给自己的,便抱起旧书进了屋,小声嘀咕着:“看来我这老头子人缘还不错,以后干活还得多卖力气,把小区卫生保持好。
期刊
林伟国有两大业余爱好,打羽毛球和打麻将。打羽毛球林伟国是新近才喜欢上的,算是新人,妻子杨琳对此是双手赞成,可对第二个爱好她就不乐意了。  林伟国说心里话也想戒,可麻将吸引力实在太大,一时半会儿还真戒不了,就自我安慰说:我不抽烟不喝大酒,也没有其他不良爱好,就打打小牌,输赢也不大,算什么嘛,即使上帝也会原谅的。  这天是星期天,林伟国一大早就要上牌桌,杨琳说:“伟国,你不是答应我逛街的吗?”  林伟
期刊
四、痛苦煎熬  自从那天开始,一连半个月,香玉总按时出现在舞会。她和丁一风聊得很投机,两人越来越亲密。终于,丁一风勇敢地向香玉表示了对她的爱慕之意。  然而,使丁一风大感意外的是,香玉并不爱他!面对丁一风真诚的表达,她只是说了一句“我不爱你”后,头也不回地踉跄着跑了。凭直觉,丁一风感到香玉的拒绝是违心的。  的确,香玉爱丁一风,她之所以拒绝丁一风,是为了妹妹香菱。尽管李海生为治愈香菱的病用尽了办法
期刊
秦老汉的儿子秦铁柱是个大老板,住在省城,蛮有钱的。秦老汉和他的老伴却一直住在乡下。  這天,秦铁柱突然带回家三只小猪崽,交给秦老汉喂养。他交代秦老汉说,一定不要喂饲料,剩饭剩菜也不要喂,就喂猪草,长在野地湖边的猪草。秦老汉问为啥只能喂猪草,秦铁柱说:“你按我说的办就行,其他你别管。”  见儿子非常认真,秦老汉和老伴赶紧把院子外面那个荒废了多年的猪圈打扫干净,把三只小猪崽安顿在里面,每天迈开老腿去野
期刊
刘子华是个机关新人,一时间激情高涨,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可时间一长激情有些消退了,他发现机关内好多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这使得他有点迷茫。  正是夏季,这天下午顶着大雨刘子华坐公交车往乡下老家赶,一出汽车站就看到老爸骑着电动三轮车来接他了。这是刘子华事先打电话让老爸来接的,因为他带回来一箱白酒,爸爱喝点白酒。  这时雨已停了,老爸见子华回来很高兴,等见到酒不禁瞪大了眼睛,说:“子华,你给我买这么好
期刊
晚上九点,豪泰大酒店雅间里出来一位戴大墨镜的汉子,走着企鹅步,醉醺醺地对吧台高声嚷嚷:“服务员,找代驾!”没等吧台小姐应腔,一个戴鸭舌帽的司机应声而出,殷勤地搀扶着“大墨镜”出了酒店,钻进了一辆黑色的轿车。  “鸭舌帽”手握方向盘问:“老板,到哪里?”  “大墨镜”立即纠正:“别叫我老板,俗!叫我老李吧,到御景华城。”  御景华城在西南郊,大约有十多公里。司机熟练地驾车驶上了南环路。俗话说,十个司
期刊
吃货:小楠(刘楠)  “听说我妈怀我的时候食欲大增,而且完全不挑食,甚至连鸡蛋壳、西瓜籽、牙膏都成了我爸的重点保护对象。他们说这么能吃一定是个男孩,就给我取名楠楠。”  “这也太草率了吧,那他们要是觉得这是个女孩,难道名字就叫小女吗?”  “也许会叫小囡吧。”  小楠室友:依依(张依依)  “我知道这个名字听起来比楠楠还要草率,不过相信我,这可是我精心为自己设计的艺名。你们听说过戏剧中的‘三一律’
期刊
鲁南王家村有个叫王相伟的,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家伙,吃喝嫖赌,无恶不好,为此,妻子带着孩子远走他乡,家里的薄田草房都被他输在了赌桌上,不得不去村头一间旧庙居住。  这日,王相伟忽然想起距他们一百多里的刘家湾村,有一个近房的姑姑王祥云嫁给一个名叫刘书香的人,也不知道死活。这个姑姑特别喜欢王相伟,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给他,比亲姑还亲。可王相伟长大后不学好,游手好闲,打架斗殴,王祥云出于好心,就去劝说王
期刊
暑假前一周,希望学校来了一位贵客,省城“森林公司”的刘助理,他奉总经理曾总之命,前来商谈资助贫困学生的事。郝校长忙把刘助理请进校长室。刘助理刚落座,便说出了要资助的对象———王家庄八个名叫“旋旋”的适龄少年。  目标既定,郝校长匆匆委托学籍管理员查学籍。然而,查了一个钟头,却只查到一个旋旋,还是别村的。郝校长纳闷了,难道是刘助理记错了人数和村名?王家庄是全县最小的村子,据他所知,该村义务教育阶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