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呈现的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问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考核体系等几个方面,在对调查信息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改进教学的现实对策,以期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问卷调查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亓慧坤(1982- ),男,山东莱芜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唐桂莲(1955- ),女,山东莱芜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郭霞(1957- ),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山东泰安271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09JDSZK032)和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群星计划”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qx09021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5-0137-02
  
  2005年以来,相关部门启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一轮改革,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新课程方案中四门必修课之一。“原理”课新教学方案实施三年以来,课程教学在改革和探索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样不可忽视。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具体依据,本课题组对“原理”课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研究分析。
  一、调查概况
  2010年6月底,课题组对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泰安两校区当学期开设“原理”课的2009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01份,回收问卷841份,回收率为93.3%;其中有效问卷811份,有效率为90.0%;有效问卷中,文科生问卷为206份,占有效问卷的25.4%,理科生问卷为605份,占有效问卷的74.6%;有效问卷中,有426位同学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意见或建议。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习态度、目的和行为表现方面。在回答“您对这门课感兴趣吗”问题时,有54%的文科生和56%的理科生选择了“一般”;25%的文科生和28%的理科生对课程“比较感兴趣”;表示“很感兴趣”的文理科学生比例分别为13.59%、9.35%;表示“比较反感”和“很反感”两项比例之和在文理科学生中均未超过8%。对本课程持排斥态度的学生比例不高,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也未超过半数,而过半数学生对课程兴趣不足甚至缺失。
  调查发现,在最主要的学习动力问题上,有50%的文科生和36%的理科生选择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各33%的文理科生為了“完成学分”而学习本课程;7%的文科生、21%的理科生将“考研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动力;10%的文理科生学习本课程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这表明大学生学习本课程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尤其是理科生在此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目的与教学目标存在偏差,这是导致本课程实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
  调查过程中,53%的文科生和59%的理科生表示“从来没有逃课行为”;42%的文科生和34%理科生“偶尔逃课”;仅有不高于7%的学生“经常逃课”或“基本不到课”。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在课堂考勤方面总体情况良好,但课堂行为表现方面的调查数据却不容乐观,53%的文科生和55%的理科生“到课,但边听课边玩”;21%的文科生和16%的理科生“基本不缺课,但从事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仅有25%的文科生和27%的理科生“到课,并认真学习”。可见,较高的出勤率并未对应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反差。而反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如何,课堂行为表现显然是更为直接、准确的渠道。
  2.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师素质方面。课题组调查发现,约75%的文科生和76%的理科生在回答“教材是否适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时选择了“适合”或“基本适合”;认为教材“基本不适合”或“不适合”学生需求的比例在文理科中均不超过25%。在“您认为课程教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调查中,有45%~50%的文理科生认为“课程内容繁杂,没体现少而精的原则”或“教学内容滞后于现实生活,对学生适应社会缺乏指导性”;有34%的文科生和44%的理科生认为“理论过于抽象,难以在现实中应用”;约21%的文科生和6%的理科生认为“教材内容与高中知识重复较多”。可见,文理科学生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上有较大差异,这必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富有鲜明针对性。
  教师评价方面,文、理科生反馈结果差异较大。仅有不到63%的文科生对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为“很高”或“比较高”,35%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素质“一般”;同样的选项在理科生中比例分别为78%和19%。可见,文科生由于有较理科生更为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所以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还发现,有84%左右的大学生希望任课教师能够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既教书又育人”“发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完善讲课技巧”,这是文理科生对教师素质的共同要求。
  3.教学方法、手段方面。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地位突出,仅有26%的文科生和21%的理科生认为“教学内容比教学方法重要”,认为“教学方法更为重要”或“两者同等重要”的学生比例为73%。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本课程现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满意程度不容乐观,有54%的文科生和58%的理科生表示“一般”“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绝大多数同学认可“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的教学方式。大学生最喜欢的互动教学方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案例分析式、讨论点评式及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选择以上三种教学方式的学生比例接近90%。
  4.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目前,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仍以标准化闭卷考试为主要渠道。对于这种教学评价标准,高达76%的文科生和88%的理科生认为需要“适当改革”或“彻底改革”,仅有低于20%的文科生和10%的理科生认为“可以继续”目前的考核方式。多数同学对综合性评价体系较为认可,可以“期末考试”为主,“社会调查”或“课外小论文”为辅。90%的大学生认为课程考核应“由侧重记忆复述转向侧重理解运用”,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学习心态较中学时期发生的明显转变。
  三、对策思考
  1.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本课程所选教材为教育部统一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形势,教材本身难免存在内容陈旧老化、僵化教条、脱离社会现实、缺乏时代性等弊端。
  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当前教学实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内容理论性、说教性太强,使学生产生了距离感。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妨将所学理论与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求职、社交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课堂教学亲和力。此外,文理科学生由于知识背景差异较为明显,课程教学内容与文科生中学阶段所学知识存在较大比例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应统筹规划,因材施教。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其综合素质,尤其是教学水平对课程教学效果能起到根本性影响。一方面,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教师“理论功底欠缺,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专业技能和水平的提高,注重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善于吸收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以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调查也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的理想的任课教师应该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既有高超的学术水平,也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以此为出发点,努力提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不辜负学生所望。
  3.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师教学水平是否高超,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丰富合理。从本课程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束缚;许多老教师甚至没有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的需求。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课程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加以重新审视,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不平等的局面,创建平等的师生互动平台,激发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从被支配、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自主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调查显示,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的不同,积极运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及研究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知识传授,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化和多样化。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掌握教师的主导地位,用正确理论和理性思维对学生加以引導,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透彻,增强课程教学的理论说服力和穿透力。另一方面,要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发散思路、深入思考,促使其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由于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较为固定的知识体系,注入现有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使这些外在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知行合一”是本课程教学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因此,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合理运用,用事实说话,使大学生思想回归主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4.改革考核体系,准确评价教学效果。考核体系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参考。现阶段,“原理”课大多仍以期末闭卷考试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卷面考试固然是对学生掌握教学实际效果的直接评价,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有着“知行合一”、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学效果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识记水平上,更表现在学生对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上。所以,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毫无疑问应加入考核体系改革的相关内容。
  一方面,期末考试仍然可以作为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作用,但考试目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考查内容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考试方式应适当多样化,不仅可以采用闭卷形式,还可以采取开卷形式。另一方面,除期末考试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充实考核体系的各项指标。从实际出发,实现考核体系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育、教学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不断尝试改革并取得新的突破,使大学生能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切实提高“原理”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雷红霞.改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新西部,2009(11).
  [2]李毅红.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
  [3]李臣之,刘文军,刘妍,等.高校“两课”教学问题及对策调查研究[J].中国德育,2008(11).
其他文献
建国以来,延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工程作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以建设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体系为目标,以资源保护和发展经济林果为
一、统一思想,坚定实施天保工程的信心.1998年11月1日起,我省首先在省属森工采育企业和宝鸡的辛家山、马头滩林业局率先实行了天保工程.从去年开始,全省全面实施天保工程,商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新形势下,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企业需要,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跟进。作为办学历史不久的民办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具有社会
文章对素质教育和职业生涯辅导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从职业生涯辅导的视角,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了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
对吉林省舒太公路白旗松花江大桥桥梁通航净高、净宽及通航孔数、布置和通航净宽尺度的论证。
城市绿化,人均绿地占有量,标志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文明的象征.近半个世纪以来,安康中心城市绿化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城市建设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还不相适应,要
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汉阴县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以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分析当前和今后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从工作实际出发
陕西森工所属六大林业局位于秦岭中西部,地形复杂,总面积38822 7hm 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80498hm2,活立木蓄积4267万m3,森林覆盖率90.09%,主要分布在太白、周至、佛坪、宁陕和
[新华网]2012—2013学年英国大学的报名工作即将开始,由于政府在英格兰的大学招生和收费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英国大学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在想方设法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
借鉴生态整体观,探讨了将翻译过程生态化后,翻译如何以非主体中心的思维实现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超越对意义解读的无限可能性与多元性,从而走向建构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