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开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是幼儿园最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创新教育探讨和研究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倍受幼儿园的重视。如今,创新教育在幼儿园都已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一直是大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下面就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创新创造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深认识,形成创新教育氛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便是创新。教师只有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勇于打破常规,建立一种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满腔的热情去热爱每位幼儿,爱护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创新空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使幼儿创新的潜意识得以发挥,渐渐得到培养。如在语言活动中,可以上“吃吃说说”“听听说说”“玩玩说说”“画画说说”“演演说说”的课,让幼儿在吃水果、画图画、听故事、玩游戏中学习说话,发展他们的表达能力。总之,这种新理念的形成,将对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说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是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但随着创新教育开展得更加广泛,一些幼儿园步入了误区,在教育行为上出现偏颇。有的将科学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基于此,一些幼儿园开始投巨资建设科学宫,对教师开展科学培训,搞娃娃发明创造展览等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歌唱、舞蹈、绘画等活动,以为就是实施了创新教育。也有的将个性等同于创造性,因此,在社会上、幼儿园里,特长班泛滥,如:美术班、钢琴班、武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应当看到,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乃至特长培养对儿童主体性、创造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如何,它们均不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根本与全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幼儿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自主活动、探索的兴趣与意识。
  二、加强学习,形成创新教育模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必须要转变那种妨碍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教育观念,把注意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把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目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知识,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贯穿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
  教师必须确信每个幼儿都有创新的潜能,要还幼儿主体的地位,并坚持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幼儿年龄小,对任何事物都好奇,他们好观察、好动、敢想、敢问。例如随便的一个“○”,他们会说成是太阳、饼干、皮球等一切圆的物品。其实,这就是他们创造的过程。在幼儿的世界中,理解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幼儿思考的方法,也应积极挖掘错误想象后面隐藏的正确性,给予表扬。因为只有让幼儿时时有成功的喜悦,才能激起更强的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幼儿的创新就在于他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去发现自己不曾知晓的一切。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自主观察、想象、表达和动手操作上,并以此培养幼儿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社会的探索欲望和精神,为未来的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师对幼儿活动过程的价值重视不够,对幼儿活动的结果评价过严,缺少宽容与鼓励,对幼儿活动过程控制程度过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替代幼儿的主体地位,成了幼儿创造性萌发的羁绊。
  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还存在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压制幼儿创新行为的现象,许多幼教工作者习惯于用循规蹈矩的教育目标去抑制甚至放弃幼儿生气勃勃的发展目标。目前在许多幼儿园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教师的教育目标转换为幼儿的发展目标,对此,可以采取“弹性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成课程”):把课程设计看作是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高度动态性、灵活性、开放性的过程,教师并不是盲目的追随计划,而是灵活、有目的的追随幼儿。任何计划应该有“弹性”,允许教师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加以灵活的改变、创新。当然变动要有据可依,要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样教师的劳动才称得上是一种创新劳动。
  三、加强联系,形成创新教育合力
  幼儿园要向家长积极宣传开展创新教育的目的、意义,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的积极参与为我们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使创新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统一了家园教育的步伐,实现了教育的一致性,共同促进了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树从根下起,及早地对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作为新时期的幼教工作者,尊重、保护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天性,不断为幼儿提供创新的机会,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创新教育是必须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仍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懈地探索和研究,把观念切切实实地转化为行动,而最大受益者将是我们的孩子!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幼儿时期是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创新教育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通过创新教育对全新培养,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袁衍喜主编《幼儿园活动教程》
  黄人颂著《学前教育》
  
其他文献
(南川区三泉镇中心校重庆南川408400)  放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动起来有事情做,和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去引导他们,作为一名教师,你会很快乐。  一堂反问句式的练习,平实默默无言的丑小鸭,大胆的举起了手来。答案准确,赢得全班同学的喝彩。  反思这节课,我收获有以下几点:  其一,教师不要把上课当作一种负担,一种艰巨的任务去完成,而应当作一种乐趣,放松你紧紧绷着的脸,用微笑面对学生,会活跃学生
期刊
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类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把知识重现和再认出来,为高深的学习打基础,为生活的使用作准备,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期刊
摘要: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引路人”。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责任不是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幼儿,而是指导他们去活动、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关键词:激发兴趣获得经验创造思维    一、在生活中激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力求认识与趋近倾向,这是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一个起点。中学物理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从自然、生活中,对物理现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因此,探讨如何激发物理课堂学习的动机,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激发中学物理课堂学
【摘要】苏格拉底也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本文就常青藤原则进行了介绍,并就其对幼儿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启示做出了几点阐述。   【关键词】常青藤原则开放式提问  一、常青藤原则   “常青藤盟校”,是涵盖了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等8所国际一流著名大学,是世界精英的摇篮。因此,人们习惯上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常青藤的教育目标
摘要:现对留级生管理是各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之一。以高校留级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背景为切入点,细致分析留级生的心理,有助于进一步制定相关留级生教育方式。  关键字: 留级生心理社会支持    留级生是大学中的“弱势群体”与“边缘群体”,很多降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留级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2、留级生中普遍存在学习
摘要:结合本人在中职院校担任三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因班上少数民族同学较多,得出以“先成人再求成材”为最基本准则,“以法治班”和“以德治班”相结合的因材施教的管理策略,让职校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自我意识的管理,成为社会有用人材。  关键词:少数民族职校生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2007年8月至2010年7月,我担任了园林专业0701班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首先是要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