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方收藏的近代性——中国书画海外流失的契机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端方公开出版藏品图录及对外发送有关他收藏信息等几个层面,考察了端方开明的收藏姿态,即他想通过把中国书画收藏于私设博物馆,提供给“公众观赏”“共享眼福”,并致力于在中国国内保全这些书画,以防散佚;但与此同时,端方开明的收藏姿态也成为了促使中国书画向海外流出的契机,亦即端方在辛亥革命中死于非命,他的收藏,尤其是那些收录在《壬寅消夏录》中的优质藏品,被早已得到其收藏信息的海外收藏家购去.其藏品命脉得以延续至今,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端方让自身的收藏得到了清末一流鉴定专家的鉴定与评价,与此同时,有关他藏品信赖度极高的信息也远播到了海外.
其他文献
在长时间的山水画写生实践中,我个人对于如何实现笔墨语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实景与意境的结合等有了一定的思考.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笔墨与景谐”即笔墨与物象的关系问题不同的场景具有不同的物象语言符号,人们对其也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那么,对景写生的笔墨也应该因景而异.与景相谐。
如何策划一个更加贴近艺术史与艺术家的展览?笔者在最近策划的“与人民同行一1949年前后的关山月”陈列展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自我策展的展览。这个概念的提出源于临近展期的一次策展会议。彼时.展览大纲早已成文;展览的主旨、板块、结构、叙事经过反复修改确认,已相当准确而完整。
林剑丹是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后,林剑丹以特有的书法风格成为书坛翘楚,担任各类国家级书法篆刻展赛的评委。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书法院、篆刻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等。林剑丹的书法、篆刻早年师从方介堪,诗文受王敬身的影响,素来注重传统功夫与文化修养,在书法篆刻、诗词、绘画、文字学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在书法上主张要有正气、灵气,文气与清气。独树一帜。
中国川渝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域风貌成为许多山水画家寻求创作转变而描绘的重要对象:姜百瑞从陕西关中来到重庆进行南方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具有跨地域的特点,但他的这种创作转变并非只是短期的跨地域采风,而是对自己熟悉的地域环境和绘画风格的一次彻底突破.姜百瑞来重庆后的山水阿作品是其融合南北山水画创作方式的积极探索,同时.也能从中品读出浓重的山城味道。
人的一生有如白驹过隙般游走于无数的风景片断之间:常言道,世事无常、逝者皆空,然而那时那刻的那道风景,如今又散落在何方呢?人们总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曾经拥有的风景。对逝去的风景的思念像凝望着一个光明、透澈的场所般使人内心静谧。而对于我来说绘画就是进入这个场所的入口,通过绘画手段处理可见世界里分散的、损毁的、丢弃的片断,我们于是可以看到隐藏在片段背后的东西。
非洲有一-种花卉与中国的兰花--样有--股幽香,它拥有着如雪-一样的颜色,其叶如剑,其花如铃,从容优雅、亭亭王立,它的名字叫“香雪兰”。虽然它主要生长在非洲,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的生长环境也没有了以往特殊条件的限制,现在我国南北地区均有香雪兰的栽培。香雪兰分为五个色系,淡紫色的叫做“蓝姐”,鲜黄色的名为“奶油杯”,红色的称为“快红”,白色的唤作“优美”。
5G时代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跨领域的交流成为趋势,数字技术作为架通各领域之间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VR+AR技术带来的唐墓壁画的活态创演激发了人的感官新体验:即由“静”转“动”带来的感官升级;利用活态虚拟造型带来的虚实交互体验:对唐墓壁画的活态创演不但扩展了博物馆保护文物的形式,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刘艺菲(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本刊特约记者):刘丹老师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美术观察》杂志一直以宏观视角审视、梳理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时代人物]栏目
期刊
刚柔皆得,漆中之雪。漆画本体的艺术语言较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有很大区别,艺术家所用的材料和载体也大相径庭:漆画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漆画作品的艺术特征最终给人呈现的大多是坚硬的质地或金石的光泽;传统漆文化和漆画艺术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当代漆艺相对周边国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福建黄昇墓服饰是我国目前所记载的出土最多,且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批宋代丝织品,在中国服饰史和文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已有共识。南宋福建黄昇墓的陪葬品类、家庭背景、历史年代、地理位置等因素,奠定了其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多元文化融合为背景,用动态和发展的视角探析海上丝绸文化在黄昇墓中的遗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