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读不厌,让课堂更实在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fg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内我的课堂走入了一种“怪圈”: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积极;课堂外,练习中,学生错误百出。一次课改中心组的研讨课,我的课堂教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促进了我的反思。在和专家、老师研讨之后,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有了一个新的尝试。我从此清楚地意识到,课改中我们的课堂应当更扎实,因为我们的一切创新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引读,要近学生
  [案例]导入老师配乐朗读全文,其间重复播放有关庐山云雾的一段录像。
  [反思]本来是想通过多媒体的加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所找到的录像内容与全文内容很难联系起来,所以学生一开始看到云雾时的欣喜被漫长的录像内容磨掉,剩下的只有无聊地等待老师把课文诵读完,兴趣无从谈起。看来,导入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是至关重要的。
  [尝试]第二节课导入,只截取了录像的一段内容。
  师:通过昨天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江西九江有险峻的高峰、神秘的山谷、迷人的瀑布、涓涓的溪流。最著名的还是庐山的云雾,它既浓又多、变化莫测、中外闻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番。
  (播放一段有关庐山美景的录像,老师配乐朗诵第一段)
  师:同学们,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1:我觉得庐山云雾很美。
  生2:庐山的云雾真美,我真想马上去看看!
  ……
  [反思]考虑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截取录像的一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对庐山云雾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谈谈对云雾的印象,给学生预留了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亲自去领略一下云雾的美丽。“一气呵成”,“为趣而学,终不厌也”。
  二、朗读,要见情意
  [案例]师:同学们,庐山的云雾怎么样?
  生:(不约而同)美!
  师:自由朗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庐山云雾的美?
  生:(自由读后交流)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师:好!再读课文2-3自然段,用“——”画出概括描写庐山云雾特点的句子。
  (学生自由读,思考问题)
  生1:第二自然段概括描写的是“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生2:第三自然段概括描写的是“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反思]此时的学生读课文不是静静地在体会庐山云雾的美丽,而是在应付老师的问题,课堂不再是学生静心感悟体味文本,而成了“一问一答”的模式。因此,我试图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真正领悟到文本对云雾的美的描述,真心感受到美丽的庐山云雾的特点。
  [尝试]在学生谈完对庐山云雾的印象之后,我趁势引导。
  师:庐山云雾的美景让大家惊叹,那还等什么呢?赶快翻开书,去领略一下云雾的美,用简单的一句话说说云雾美在哪儿?
  (生全身心地投入文章的朗读中)
  生1:庐山的云雾美在千姿百态。
  生2:庐山的云雾美在瞬息万变。
  ……
  [反思]阅读教学应是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读者的阅读,是一种共同参与的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应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三、诵读,要自内心
  朗读与诵读不一样,朗读是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而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其难点,主要还是在正确理解古诗文意义,把握主题的价值取向上。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我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一)利用典故,理解意义。
  且看《三字经》的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学生自己练读之后个别朗读,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正音后,齐读三字经片段。
  师:你们知道这个片段中包含着什么故事吗?
  生简要讲述课前搜集的典故。
  再读三字经。
  这个片段中,老师利用课前搜集的典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腾出时间来充分诵读,感受文字的韵律美。
  (二)补充拓展故事,使情境再起涟漪。
  情境是古诗文教学的根基。但凡高效的教学,都会借助情境来理解诗文的意义。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草”的深刻内涵时,深情地讲述起《凤凰琴》的故事,打动了学生的心,当问及“现在你对草又有了怎样的想法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讲述甘愿平凡、无私奉献的主题,最后配合音乐进行诵读。霎时,原本平缓的情境,再起涟漪,层层荡漾,深深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不少听课的女老师甚至掉下了泪珠。
  (三)得文习言,突破难点。
  五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小古文,在理解其大致含义之后,得文习言,值得提倡。
  老师在《鹰放雀》的教学结尾部分,安排了这样一个情境写话的拓展。
  课件出示练笔:
  ……鹰大喜曰:“”……鹰大惧曰:“”
  师:鹰先喜后惧,全拜山雀所赐。请大家想想,此时,鹰会说些什么?前后会有何不同?
  巡视指导:如果能仿照古人說话的语气,就更了不起了。
  生个别交流。
  师、生对读对话部分;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探究动机,揭示雀的聪慧。
  课堂上,不少学生模仿古人的语辞,言语精炼,体会恰当。大家通过练笔,不但体会到鹰的心情变化,还理解了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对文本的难点——体会山雀话语的妙处,起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之功效。■
其他文献
“口传身授”的学习方式起源于古代社会,至今仍被教育者沿用。经研究舞蹈教学的文献资料,作者发现“口传身授”是舞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文章论述了舞蹈教学中“口传
万事起头难。一天,公司总经理正式宣布你从某部门经理升任副总经理,你是如何面对以前的同事或一堆陌生人?对你来说,这是一个难关,也是一项挑战。如果能顺利度过这一关,才有
泾河系黄河的一大支流,共对于黄河全年流量与输砂量的影响至大且巨,因此黄河本流的除害兴利工作,势不能与泾河的除害兴利措施以及泾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相分割。1954年春为
由沈阳音乐学院举办的“沈音·北方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分别于2015年12月27日及28日晚在盛京大剧院和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如期举行。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初中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入手,着重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在初中生中较为普遍,有调查显示,我国初中生中有15.2%的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有3.9%的学生有严重心理行为问
2005年9月22日下午,在环境优美的台湾省台北市郊的兆如老人养护中心六楼,传出了一阵委婉细腻、缠绵悱恻的京剧唱腔:“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
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启动至今,各地探索医改经验经过了实践的检验。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
目的 肾脏固有细胞的异常增生是肾小球硬化发展的病理基础 ,细胞增生又受细胞周期调控物质的调节。本研究通过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18的表达水平及其
2005年的11月,我去参加“广州博览会”之前,意外地发现此次茶王评选的专家组名单里,没有茶叶专家吴启英的名字。一问,才知她在3个月前的8月19日,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