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导教,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yshe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以自己的课堂教学智谋,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站在学生的角度,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设计有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关键词:以学导教 差异 发展
  
  学生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要与期待也不会一样,甚至很不相同。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下面就“认识乘法”一课谈谈数学课堂如何贴近学生实际,顺应学生思路,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随时灵活地作出相应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有差异地发展。
  
  一、贴近学生实际,以动引趣,以趣促探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如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双眼。为此,上课伊始,以小朋友喜欢的各种小动物乘坐智力快车为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列算式计算出各节车厢里乘坐的小动物的只数,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片断:“呜——”一列智力快车由远而近开来。“什么声音?”“火车!”小朋友答道。“一些小动物乘坐的智力快车开过来了,想不想知道快车上乘坐的是哪些小动物?”特写:1号车厢窗口探出的是“小兔”,2号是“母鸡”,3号是“小猴”,4号是“小松鼠”,5号是“长颈鹿”,6号是“小鸟”。
  师:“小兔有几只呢?”生:“小兔有6只。”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一只一只数的。”生2:“我是两只两只数的。”生3:“我是算的。”板书:2+2+2=6。随着媒体演示,小朋友列算式算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只数。导入时求各种小动物只数的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也有几个不相同加数连加的,与全课各个知识点的学习紧密联系;再通过分类活动,学生体会到有些加法算式很特别,它们的得数都相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顺应学生思路,以学导教,以教促学
  
  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的。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情境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作为教师,可以预想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但是,决不能规定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虽然,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已经充分预想了学生的差异。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的特点,必然会有一些情况在教师的预料之外。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差异,使学生的差异成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
  预设教案:师指2+2+2=6、5+5+5+5=12、5+5+5+5=20问:“这些连加算式有的加数是相同的。第一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呢?得几?”师:“你也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试试看。”师:“你能用小棒摆出你刚才写出的算式吗?”师:“老师这里也摆了一些五角星,你知道我摆了几个五角星吗?”师:“小朋友用两种不同的算法,算出了五角星有15个,也就是3个5和5个5都得15。”师:“我们知道,1个五角星有5个角,15个五角星有几个角呢?算式该怎样列?”生1:“5+5+5+5+5+……”生2:“太烦了!”生3:“用乘法算。”师:“真聪明!你知道用乘法比较简单,同学们想不想学?”
  课堂实录:师指着2+2+2=6、5+5+5+5=12、5+5+5+5=20说,这些连加算式很特别。一生抢着说:“我知道,它们可以用乘法算。”师:“用乘法怎么算呢?”生:“2+2+2=6写成2×3=6,5+5+5+5=12写成3×4=12,5+5+5+5=20写成5×4=20。”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爸爸教我的!”师:“有同学已经知道了这些特别的连加算式可以用乘法算,你们想不想学?”
  我根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尽可能顺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满足学生需要,分层作业,差异发展
  
  在作业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有差异地发展。
  课结束前,在充分认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我设计这样一道练习:①下面的算式,哪些能改写成乘法算式?请在算式后面的口里打“√”,并在右面改写。(出示算式)②你能把这些加数不相同的算式想办法变成加数相同的算式,也写成乘法算式吗?这道练习题的设计,意在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不断体验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增强面对问题的信心,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无论哪个阶段,采用何种方式引导,引导的深度如何,均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要学会顺应学生的思路灵活地引导,这样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并有差异地发展。
其他文献
小魔豆家的院子里有个美丽的小池塘,同学们到小魔豆家玩时都喜欢去看看那里的小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样子. 这个周末,同学们忽然发现小魔豆在池塘里放了一个奇怪的装置.“它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接受能力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 差异 教学 分层 作业 评价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然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如果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势必会产生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
红黑相间的尖嘴,轻盈的身体,两条纤细的长腿——这就是我,鞍嘴鹳。我出生在动物园里,生活原本平淡无奇。有一天,饲养员无意中发现我拥有魔术师的潜力——随意拿出一沓扑克牌,
期刊
亲爱的西子姐姐:rn我已经上三年级了,我是班里的“四好少年”. 但我并不觉得很高兴,因为我失去了快乐.rn每一次考试,只要我比别人的分数低一点点,那些考得好的同学就会大肆宣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它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使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统一    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有走向极端的现象: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人文性,课堂自由散漫,表面上气氛热闹,但语文课却没有了“语文的味道”。有的教师不
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主题,因此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着。新课改对于语文来说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语文
期刊
有一年,薛法根老师到我区“课堂节”上《我和祖父的园子》.活动承办学校唯一的五年级班基础薄弱,一名学生在黑板前听写,把“蜓”写成了“蜒”,薛老师提示了几遍,全班没一人发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方式    为了让改革的基础教育课程得以顺利实施,教育部颁布了各科“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
新课程理念突显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互动教学是语言课堂中最常用的方法,而其中的生生互动模式更具成效。从生生互动的理论基础出发,阐述生生互动的意
背景:暑假,某培训机构里到处都是家长和孩子.rn人物:赵晨、丁扬、李帅、赵晨妈妈、老师rn地点:丁扬家、培训班教室、会客室rn第一幕rn(丁扬家,三个男孩坐在沙发上用手机玩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