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企业为“红帽”的王廷江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33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中国的企业改革陷入了“倒春寒”。来自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使很多私营老板产生极大的恐慌感。当时距离“文革”还不太远,人们仍然对十多年前的极左年代记忆深刻。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冲击,一些人主动地把工厂交给了“集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廷江于当年9月把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价值420万元的白瓷厂和180万元的资金全部无偿捐给了村集体。
  
  春江水暖鸭先知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皱了沂河水,悟性高、市场经济意识强的王廷江心里荡起了涟漪。虽然他只是沈泉庄村拉脚专业队里的一名普通车夫,但是他感觉到市场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发家致富的日子不远了。
  1980年,王廷江在拉车的同时与同伴承包了村里的一个小代销店,把镇办企业生产的陶瓷拉到临沂城推销,再从城里拉回小百货来卖。
  日月变换,寒来暑往,王廷江拉着地排车,由近到远,由少到多,胆子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推销陶瓷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临沂的周边县市延伸到苏、豫、皖,两年后,他成了闻名当地的万元户。
  资金的积累,政策的开放,客户的增多,市场的需要,使王廷江由两轮地排车换成了一部四轮旧汽车。
  汽车跑得快,钱也来得快,到1986年年底,他买了5部汽车,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积累了30万的原始资本,也完成了从小商小贩到公司经理的蜕变,走出了人生艰难的第一步。
  1987年2月,王廷江拿出30万元的老本,贷款60万元,开始兴建瓷厂。
  1989年,王廷江的白瓷厂已拥有固定资产420万元,流动资金180万元,形成了年产日用瓷千万件的生产能力,每天盈利近万元。
  
  倒春寒
  
  从1989年开始,全国上下弥漫着阴郁的紧张空气,1月1日,一向严谨而慎言的人民日报在《元旦献词》里非同寻常地写道:“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
  中央政府开始采取强硬的宏观紧缩政策,虽然过热的经济开始降温,但针对改革政策的质疑声也从四面八方射来。这一年,中国的企业改革陷入了“倒春寒”。来自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使很多私营老板产生极大的恐慌感。当时距离“文革”还不太远,人们仍然对十多年前的极左年代记忆深刻。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冲击,一些人主动地把工厂交给了“集体”。9月,王廷江突然宣布把辛苦积攒下来的家业——价值420万元的白瓷厂和180万元的资金无偿捐给村集体。同时,他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1990年1月,王廷江当选村委会主任。面对当时年产值仅有91万元,外欠13万元债务,村集体账户上仅有426元现金的沈泉庄村,他在就职演说大会上向乡亲们立下“军令状”:到年末,沈泉庄产值要增加到4000万元!
  诚信于民,说到做到。这一年,在他的带领下,沈泉庄村先后上马5个项目,当年实现产值4300万元,利润485万元。同年,王廷江入党,并被选举为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
  至2002年8月,沈泉庄村村办企业拥有加工企业28家、员工2万人、固定资产30亿元,达到年生产建筑陶瓷3500万平方米、日用陶瓷2.2亿件、加工销售木材100万立方米和进出口贸易1.5亿美元的能力,形成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国际贸易、木业、房地产开发等支柱产业。江泉实业等两只股票先后上市,并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赤道几内亚、委内瑞拉等27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和销售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6.9亿元、利税2.52亿元,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为“华盛江泉集团”,成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跨入全国500强企业之列。
  2007年,华盛江泉集团销售收入137亿元,上缴综合税金10亿元。
  
  三句话感动总书记
  
  凡是到过沂蒙山区的人,都会有一个突出的印象,那就是这里的人对党的感情特别深,党永远是他们心中的丰碑。王廷江更是这样。
  1989年,领导和村民对王廷江都不理解,他说:“我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图的是让全村老少爷们儿都富起来,图的是让群众都说共产党好!”
  1992年7月28日是王廷江难忘的日子。那天,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到沂蒙山区视察,亲切接见了他。他向总书记汇报了三句话:
  “俺富了就要报党的恩。”
  “俺当沈泉庄的家,就要让老百姓打心眼里说共产党好。”
  “人活在这世上,就要干一番事业。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做人不能只为钱财活着。”
  江泽民同志听罢,三竖大拇指,感叹道:“了不起,不简单,王廷江,你是好样儿的!”
  此后,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都先后接见了王廷江,并对他给予高度评价。
  
  “五化”诠释农村改革
  
  1990年,王廷江回村后办的第一件征服人心的好事是:改造旧村,让所有村民享受村里发展的实惠。
  王廷江领着村委成员丈量街道、规划楼房,不少村民围着看热闹,有的还说风凉话:“1972年咱村就搞规划,20年了,量来量去这是第七回了,还不是老样子!”王廷江一边放着皮尺,一边提高嗓门:“今天,俺敢对全村老少爷们儿下个保证,咱村保证不会再量第八回!”
  截至目前,沈泉庄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硬化了村庄大小街道,村庄可绿化面积已绿化98%以上,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全村楼房已达460座(套),村民住宅楼房化达到100%;生活电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轿车、电脑等纷纷进入村民家庭,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而直到本村255户村民都住上了别墅式住宅楼之后,王廷江才开始筹建自家的楼房。
  为全方位发展经济,1999年11月,王廷江带领沈泉庄投资45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的三星级涉外宾馆“江泉大酒店”,并投资4000万元,按照欧洲建筑风格建成了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罗庄欧洲商业街”——罗庄区,“改革开放一日游”十大景点之一。华灯初上之时,欧洲商业街上便会人流如织,霓虹闪烁,俨然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
  为了让村民离土不离乡,从1987年王廷江兴建瓷厂那一刻起,他就大量招收村里的年轻人进厂当工人。除了给他们优厚的薪水,还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今,沈泉庄村村民在村里的36家工业企业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再也不用盘算着外出务工挣钱,还成为外地人羡慕的对象。据统计,全国各地来到沈泉庄村务工的人已达3万多人。
  王廷江时刻体味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他大办合资公司,相继投入近亿元资金引进世界最新生产设备和技术,并不惜日薪300美元聘请意大利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所有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逐步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沈泉庄工业企业的规模逐年壮大,生产所需电量也越来越大,每年达10亿多度。电,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自2001年以来,王廷江领导的江泉工业园先后投资50多亿元建成了热电、电解铝、钢铁、焦化、油脂化工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形成了煤-电-铝、煤-电-铁、煤-焦-气、煤-电-瓷砖、电-热-木等5条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链,各产业之间互为能源,互为原料,循环经济特征尤为突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现代化的企业运作模式。
  昔日的沈泉庄,村民吃的是地瓜干、煎饼,住的是茅草屋。老辈的人没有文化,有饭吃,有衣穿就不错了。而如今,沈泉庄早已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居住楼房化、生活电气化、农民工人化、企业现代化,成为整个沂蒙山区乃至全国的“超级大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沈泉庄村委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因此有人感叹说,沈泉庄的“五化”建设形象地诠释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编辑/张科)
其他文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个世纪伟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今天,回望往事,那些依然辉煌抑或永远沉寂的人、事、词汇甚至气息,又从记忆深处呼啸而来。   1978,中国重新出发。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人民的共同抉择。”胡锦涛主席用精炼的语言总结了改革开放的深远意义——它只在中国实行了30
期刊
■1978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第二年3月容志仁就领了个体执照,以100元起家,在广州新华路做餐饮。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听了容志仁的事迹,一拍桌子说:这是个有独特经营思想的年轻人,我们的社会就需要这种人。  ■作为最早的个体经济代表,也是全国第一位被媒体广泛报道的个体户,容志仁曾经受到邓小平、胡耀邦的接见。    The First Privately Operated Brand    
期刊
创业档案  创业者:余秋莲  学校:西华师范大学  专业:工商管理  创业领域:服饰、美容用品  南充一名女大学生边读书边经商,以5000元起本,9个月时间赚了10万元,成为“校园富豪”。眼下即将毕业的大学同学正忙于找工作,她却镇定自若,忙着踩点开“连锁店”。  “同学,这种化妆品很适合你的皮肤,春天很多女生都用这种牌子。”西华师大新区校外一个小区的店里,店老板正向几名女生推销她的商品,小店里货品
期刊
尽管我们知道人民币升值对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必要性,但中国政府并没有屈服于内外的压力,在一开始就迅速大幅度的调整汇率,或在当前流动性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时还继续单边升值,而是和前期出口退税强化政策一起,开始向下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其最根本的理由是,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汇率制度的选择及其调整,并不是只为了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缓解贸易摩擦和货币流动性的冲击问题。  事实上,我们至少要关注两个重要指标:一
期刊
这是一项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创举,甚至在林一平为拍卖业务而四处奔走游说时,这个新兴概念仍被斥为“大逆不道”。“那个时候大家的思维还没跳出计划经济的框框……”    从最初的罚没物资、BP机号码,到央视黄金时段的天价广告,拍卖物的悄然改变勾勒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轮廓。林一平,上海拍卖行总经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副会长和发起人之一,因屡屡创造中国拍卖行业的“第一”,被媒体称为“中国拍卖业第一人”。 
期刊
作为中小企业,没有强势的品牌,缺乏大的市场;没有大的规模,缺乏领先的成本;没有雄厚的财力,缺少推广的资金;没有顶尖的人才,缺乏领先的技术……面对日益增长的成本、越来越强的对手和加剧的竞争,中小企业未来发展之路充满变数,但是强者有强者的路子,弱者有弱者的办法,“强者没有强大到不可被战胜;弱者没有弱小到不能参与竞争”。中小企业实现突围依然有法可循。    跟随法则    跟随法则即紧跟知名品牌或者优势
期刊
位于上海徐汇区夷山路与华亭宾馆之间一处略显斑驳的房子里,住着一位身材不高、曾经在中国资本市场叱诧风云、而后又面临牢狱之灾的人。他就是管金生——    管金生生在红旗下,喝过洋墨水,拥有比利时的两个硕士学位,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代设计者和参与者、被誉为中国的“证券教父”,万国证券的掌门人。1995年2月23日,管金生因一手导演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而折戟沉沙,身陷牢狱,从而结束了其作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温州柳市镇五金电器市场出现了“八大王”,1982年8月,他们作为“投机倒把分子”受到严厉打击,或被关押,或潜逃在外。1984年,他们又奇迹般地被宣布无罪,恢复名誉,全部归还被没收的财产。柳市“八大王”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曲折的缩影,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标志性人物。    早在1976年,还不到20岁的胡金林,就开始做电器元件生意,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器大王”。当时,与胡金林并称“
期刊
1984年,时任杭州中药二厂厂长的冯根生向旧体制发出挑战,在全国还没有实施厂长负责制之前,率先在全国试行干部聘任制、员工劳动合同制,勇敢打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成为国企改革的“出头鸟”。    从1972年到杭州中药二厂开始创业至今已整整36年,这段岁月不仅包含了中国改革开放所有的风风雨雨,而且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种种探索和创造。作为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的最后一个传
期刊
1988年,他创办了只有一个工作人员的北京和洋新技术研究所。他以点子多和曾经将一个点子卖到数十万元而名噪一时;他所著的《点遍中国》成了当时企业家的必读书。    不成熟的中国策划业的一个早产“畸儿”,传媒制造的“泡沫”。   从某种程度上说,何阳的成名,证明着技术和主意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而何阳的衰败,则说明从科技创新到骗术的距离,并不遥远。    靠出点子走遍全国     何阳是谁?相信很多读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