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峥嵘:CT的未来属于精准诊断和智能治疗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社区基层医院有CT等诊断设备、检验设备以及足够的医疗条件,有些传染病可能就不会大爆发,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应峥嵘博士如是说。
  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CT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波影医疗技术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根基,服务基层医疗为己任,在医学影像领域持续深耕,在保持创新性及创造力的前提下推出使大众受益的优秀产品。皓月CT是波影医疗技术推出的高端整机产品,以其超高配置/超强性能/超优性价比成为同类型CT中的领军产品,尤其是两大核心部件:球管和探测器,独领风骚:
  皓月CT采用的超高端双金属球管(金属管芯+液态金属轴承),相较于传统球管(玻璃管芯+滚珠轴承)而言,它提供了超强扫描性能和超长使用寿命双重保障;
  波影全自主研发的神盾ASG探测器,业内首创三体合一精密模块集成,真正实现“零噪声”探测器技术的突破,并把24位AD芯片通道数提升至全球最高,彻底打破了国外对CT芯片研发的技术垄断。
  波影医疗技术董事长应峥嵘长期活跃在国际CT技术圈,曾是国际最著名CT鼻祖企业——安络杰(Analogic)的CT首席科学家,有着20多年的CT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经验,是CT领域里的全能型人才第一人。除了扎实的创新和研发实力,应峥嵘还是海外高层次归国人士中胸怀实业报国理想的代表,踏上“实业报国”之征程,希望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解决临床应用痛点的创新产品,从而建立以创新技术为核心的国内良性生态圈。
  厚积薄发,实业报国
  1990年,应峥嵘从宁波效实中学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分别学习了强电(电力系统)与弱电(通信和电子系统)。1997年他进入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电气工程系博士,在此期间开始研究CT。美国波士顿是CT的发源地,不仅有因发明CT而获1979年诺贝尔奖的科马克教授,还有使CT真正从实验室走上商业应用的鼻祖企业安洛杰。博士毕业后,应峥嵘一直致力于医疗CT、安检CT的系统研究、设计和研发。他拥有30多项CT技术方面的美国发明专利,是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做到从数学理论到物理应用再到工程转化三者合一的技术先驱者,也是CT行业的领军人物。
  邓小平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说过“人出去总是会回来的”,并且他们回来的时候,还会带着他们的视野、技术、管理等各种创新经验,会给中国带来无限的可能。应峥嵘一直深受这句话的激励,一直怀揣着回国创业、实业报国的理想。
  应峥嵘在2010年回国考察时发现,他在国外的十几年期间,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吃穿住行一类的基础设施上发展迅速,但医疗相对落后。应峥嵘常用的比喻是,相对高铁,国内医疗可能还处于“绿皮火车”阶段。“2010年,国内每百万人只有10台左右的CT,发达国家基本是50-100台,这个差距是很大的,而且低端单双排CT占了我们医院里CT设备的60%左右。”于是在2012年,应峥嵘和合伙人李育携美国波士顿的技术创新团队在苏州工业园区创立了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开启了波影在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创新创业之路。
  管理文化,着眼国际
  对波影这家以技术决定一切的公司来说,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技术与资本的结合,都是非常自然的。在应峥嵘的眼里,上市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正常的阶段,领导者需要抱着正常的思维去看待这一阶段。
  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应峥嵘,非常注重公司的管理,因为任何一个公司在上市方面的準备都会涉及到管理。而公司管理的核心来源于公司的文化,应峥嵘带领波影人创建的波影文化以“态度、技能、知识”三要素为基石,通过“总结、反思、提高”的六字诀方法论,达到“行之有效、高效而行”的双效目标。这个双效目标是波影逐步做强做大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位国际化人士,应峥嵘的目标不囿于国内市场,还着眼于美国市场。波影的未来将坚持以技术创新深耕国内市场,以高尖端核心技术进入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向世界展现中国医疗技术的实力与优势。
  前瞻布局,未来可期
  应峥嵘非常看好苏州工业园区。除了园区聚集了大量和他一样从国外归来的技术创业人才,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外,园区的“亲商”服务意识也非常好,并且有着极强的前瞻布局意识。
  企业上市苗圃工程就是园区在前瞻布局意识领导下推出的一个服务企业项目。应峥嵘认为,苗圃工程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为企业上市开辟了道路。他希望苗圃工程的培训聚焦实操经验,譬如将园区已经上市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上市过程中存在的痛点整理成册,提供给未上市的公司以借鉴和学习。
  在园区这片沃土上,应峥嵘对于CT的未来也有着超前的前瞻布局,波影在世界舞台上将引领CT未来:把精准影像融入临床应用,实现从诊断到治疗的产品化延伸。应峥嵘相信:CT的未来属于精准诊断和智能治疗。他将继续带领着所有波影人,不忘初心,秉持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质量为本、技术创新的产品理念,研发出更多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临床需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国产医疗设备。这是他努力的方向,也是他正在为中国医疗器械走向国际舞台所做的切实行动。
其他文献
2020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一手抓抗疫,一手抓教学质量,苏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中考总分、优秀率、合格率都创历史新高,综合位次也创历史新高。学生全面发展,全人成长。  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只有更多好老师,才能让孩子们享有更多的好教育。2020年,学校名、特、优教师的数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包括专业基本功,这些方面一直是我们精准培育的。今年学校
期刊
“今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年终还下了场不错的雪,将所有的不愉快随着雪一起融化。你可以哭,但是一定不能怂,也不能迷失方向。幸运就是与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不辜负生活,同奋进,同勉励,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愿往后的日子是崭新的,谁也别回头,万事都全力以赴地向前走。今日无碍,明日无忧,秋冬冗长,你我皆好。2021,我准备好了。”  这是连珍麟在2021年的元旦写下的“个人年鉴”。每年的元旦,他都会给自己的上
期刊
岁末年初,回首2020年,我们经历了始料未及的开年,在危机中守住了“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的健康与安全。这一年泪水多于欢笑,磨难甚于坦途,也正因此,真情才显可贵。温暖的瞬间,在不经意间就成了砥砺前行的动力。  多难兴邦精诚志,同心同德显担当。在这些温暖的蓄积中,沉淀的是爱的本能,闪耀的是无坚不摧的抗疫精神,凝聚的是歷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个最艰难的年份,正是从社会各个角落
期刊
苏轼曾在《和董传留别》中写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好的照明载体不仅应具备基础照明功能,在发光发亮的同时,更应散发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气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城市照明新的发展方向。  苏州照明管理部门结合苏州照明行业发展实际,在加强原有照明功能的基础上,树立新理念,摸索一条由功能照明、景观照明到文化照明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点亮苏州这座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
期刊
2020年,非同寻常,刻骨铭心。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来势汹汹让人措手不及。这一全球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苏州,作为一座实际管理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且是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人口流动大、变数多,防控要求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相对较大。好在,苏州全力以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阶
期刊
站在2021年的开篇,回望2020,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那些欢笑、泪水、收获,此时都已成为所有苏州人共同的宝贵回忆,成为苏州衡量来路与去处的标尺。2021年的日历已翻开,时光推动历史的序章不断向前,而苏州每一个准时到来的明天,都会成为照亮今日的一束光。  苏州,充实着温柔和勇气  2020年那些抗疫记忆,注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漠,而留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事迹带来的刻骨铭心的反思和认识。透过2020
期刊
一个坚持了2年,累计了420期有声节目,拥有着近1000万的收听(阅读)量。或许你想不到,有这样一群人在嘗试用有趣的方式讲述那些关于苏州的故事。  在这档叫做姑苏好时光的节目里,人们听见了苏州这座城市的人文声音。  “抒写”每一代情怀的好时光  2018年年末,《现代苏州》杂志策划推出了一本名为《姑苏好时光》的日历。这是一部充盈苏式味道的姑苏百科书,其中不仅可以看到360度的姑苏全景生活,也可以听
期刊
苏州位于江南水乡,繁华富足;铜仁地处深山腹地,久困于贫。过去两座城市交集并不多,直到2013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蘇州市下发《苏州(2013-2015)对口帮扶铜仁实施计划》。从此,分处江南和西南的两座城市,不以山海为远,开始了一段不解之缘。  2013年,苏州工业园区与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形成对口帮扶,多年来双方建立了高层互访、部门联动、产业对接等一系列协作
期刊
近日,苏州市政府发布“十三五”期间博物馆运营报告,截至2020年底,苏州市已建成开放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以及馆藏古代书画、古籍的美术馆)102家,等于苏州市区常住人口中,每10万人就拥有1.2家博物馆,“百馆之城”名副其实。  再往前,苏州召开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实施“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在江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展示与呈现、转化与发展、传播与推广方面下功夫。  传承江南文化
期刊
苏州人讲究立春要吃春卷,因此立春前两天,各家“大厨”们就要到菜场采购春卷皮、荠菜、猪肉、豆沙等原料,讲究的人家甚至会自己炒制猪油豆沙的馅料。一些老菜场里,至今还能看到春卷皮摊主用最传统的煤炉制作皮子:一只手沾满了白色面糊,利用惯性把面糊往铁板上轻轻摔去,快速一捻,再重重提起,另一只手则火中取栗般抽出烙好的春卷皮,如此往复在几个煤炉之间,雪白的面皮上下翻飞,如果有一本《苏州菜市场兵器谱》,春卷皮摊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