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mw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及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根据89例患者进行肺泡癌临床及CT资料分析,寻找出相对特征性表现。结果:结节型,毛刺征20例,空泡征8例,支气管征13例,磨砂玻璃样伴晕征21例;弥漫型,空泡征15例;炎症型,磨玻璃影像9例,支气管充气征5例,蜂房征6例。结论:BAC的临床和CT诊断比较复杂多样性,需要详细分析进行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CT诊断;BAC;临床价值
  引言
  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BAC,由于具备生物学和生长方式的独立特性,导致患者在影像、临床等方面出现不同的差异。本文以某医院的一组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为例,对其进行了CT检查,并根据检查的方法和诊断进行更近一步的探究。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笔者根据调查,选取2006年7月-2014年6月在某医院就诊的8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1例,治疗过程在2个月至3年之间不等。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有胸闷、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等现象。经过诊断,所有患者均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中,35例患者进行手术病例检查,18例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2例患者进行经皮穿刺活检,14例进行痰检[1]。
  2、方法
  对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进行GEBrightSpeedExcel四层螺旋CT检查,全部扫描整个肺部,扫描的时间为1s,每层的厚度与每层的距离尽量保持在5~10mm之间,对患者肺部的质疑区域进行薄层扫描,大概在2~3mm之间,并且在扫描时进行局部放大。电流控制在80~160mA之间,电压保持120kV。平扫45例患者,其余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的参数和平扫一样,使用的造影剂全部为碘海醇,注射时使用高压注射器,之后开始进行扫描,对病灶边缘和内部的CT值进行统计,求其平均值。
  二、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患者诊断CT检查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结节型、弥漫型以及炎症型。在结节性的病灶中,其中出现毛刺征的患者有20例,占总比例的41.76%,出现磨砂玻璃样伴晕征的患者有21例,占总比例的43.75%,空泡征患者有8例,占总比例的16.67%,以及支气管征的患者有13例,占总比例的27.08%。同时,在弥漫型的病灶中,空泡征的患者有15例,占总比例的53.57%。除此之外,在炎症型的病灶中,支气管充气征的患者有5例,占总比例的38.46%,磨玻璃影像的患者有9例,占总比例的69.23%,蜂房征的患者有6例,占总比例的46.15%。
  三、讨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疾病,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认可。BAC通常分布在不吸烟的人群中,很多患者在早期根本没有明显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肺癌相比,BAC表现得比较晚,BAC发病率没有男女之分。BAC的病理特征为:BAC是从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开始,并且分化程度比较高,以沿着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为主要途径进行生长,但是不会再生长时对支架结构产生损坏。同时BAC富含的细胞类型较多,所以大多数BAC患者会产生黏液性肺炎。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近年来的BAC发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根据本次资料研究显示,BAC分为三种类型[2]。
  1、结节型
  此类型有两种结节型,孤立结节型和多结节型,在孤立结节型的病灶中,其大小相差程度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都出现在肺外周及胸膜下。根据CT的结果显示,结节以分叶状为主,伴随着胸膜的牵引征,临床表现为空泡征和空支气管征,空泡征一般都存在于肺泡癌和肺腺癌中。以衬复肺泡形式进行生长的有肿瘤细胞以及磨砂玻璃征,其中一些肺泡充盈气体。根据CT中的临床表现分析,BAC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局灶性,多结节型现象很少见。
  2、弥漫型
  弥漫型的病灶形态非常多,根据患者诊断的CT结果分析,双肺野散漫一般情况下出现在不同的结节上,表现出不对称的特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存在于中下肺叶,接近于融合状态,大多数的结节中可以看见空泡征,经常会表现出边缘模糊的现状,并且还伴随着毛刺及分叶。
  3、炎症型
  在炎症型病灶中,呈现在两肺叶外周的情况比较多,同时在发展的趋势下,会向一个肺叶肺段发展,或者是多个肺叶肺段,由于其体积逐渐扩大,使得边缘也逐渐变得模糊起来。根据患者诊断的CT结果显示:支气管会出现充气的现象,并且支气管壁还会出现凹凸的情况,处于狭窄趋势,并且逐渐硬化,因此,这样的状态又被称做“枯树征”。邻近肺叶会表现出具有差别的磨砂玻璃样病变,在变化的区域,可以看见泡状透亮影像[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诊断结果,具有多变性,同时又有复杂性,因此,需要对BAC的病理改变进行了解,同时对BAC的肿瘤细胞生长方式进行分析,对表现出的特殊形态进行对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穿刺活检,这样对待临床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贵林,刘搏.5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04):138-140.
  [2]杨朝林,熊诗俊,黄进军,陈浩浩,陈肇平.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3(02):28-31.
  [3]高云飞.2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J].影像技术,2013(06):25-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雌雄各半20周龄的Wistar大鼠38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12,生理盐水1ml/d)、AMI组(n=13,生理盐水1ml/d)、AMI+瑞舒伐他汀组(n=13,瑞舒伐他汀2mg·kg-1·d-1)。制作大鼠在体心肌AMI模型后开始灌胃,持续4周。测定血流动力学,并通过检测心室重量反映心室重构的情况。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1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健康教育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再加施心理护理,借助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来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依靠B超影像对胆囊病变进行评估,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难易度提供参考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目的。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26例慢性胆囊炎伴结石拟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结合B超数据在手术各个时段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B超诊断结果显示,确诊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有24例,确诊率达到92.31%,其中假阳性2例,占总人数的0.769%,显示为胆囊肉息,确诊为胆囊炎的患者为
期刊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8%~10%,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0%[1]。面神经损伤是听神经瘤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随着显微、影像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目的不再是单纯切除肿瘤,提高存活率,更注重保留完整的比邻神经功能,因此进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尤为重要。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我院在120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的再次电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所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予以治疗,4周之后,对患者再次进行电切术,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所有膀胱肿瘤患者皆一次切除肿瘤,手术治疗时间在20min~115min,平均治疗时间为25.5min,术后对全部患者进行3~12个月的随访;4周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更多的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并采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因反复呼吸道感染的64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44例;年龄15岁至50岁。结果: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中,有30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表现为15例慢性的扁桃体炎以及15例慢性鼻炎;20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引起;14例为反复肺炎,有12例为支气管炎导致,2例为先天性哮喘。结论:不同的病
期刊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多发疾病,结石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积脓,使肾盂内高压的脓液渗入肾实质,破坏肾功能,严重者细菌入血致全身感染[1]。对肾功能破坏明显,如合并糖尿病,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形成脓毒血症,可致感染性休克。感染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2]。同时,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可使糖尿病加重,进一步损害机体防卸机能使感染难以控制,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并控制好血糖,并积极治疗其他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GCV)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有症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入选7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26例患儿,接受高剂量GCV治疗;B组:24例患儿,接受低剂量GCV治疗;C组:22例患儿,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对比治疗后三组临床疗效、病毒学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接近,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在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10个月后,观察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10个月后,26例治愈,治愈率为86.67%;4例有效,治疗有效率为13.33%,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的治愈率高,效果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B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初步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收治的800例孕妇(850例胎儿)采用B超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产前B超检测的850例胎儿中,检出胎儿心脏异常32例,与手术病理分析及上级医院的结果对照,诊断符合30例,诊断错误2例,诊断准确率为93.8%。结论:B超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还有很大有优势,检出率高,诊断符合率强,对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可单独应用B超检查。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