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效果对比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将8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观察组)。对比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上使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效果比手术治疗佳。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手术治疗 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1],分伸直型和屈曲型,其中伸直型较为多见,是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2],在儿童中发生率高,应及时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治疗处理,当治疗不当易出现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我院将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属于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儿40例。
  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10(7.05±0.64)岁。伸直型26例,屈曲型14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12(7.23±0.68)岁。伸直型27例,屈曲型13例。
  对照组和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 治疗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全身麻醉后,将患儿的皮肤切开,在将骨折周围的积血、凝血块、软组织清除后,将克氏针穿入骨折端上方大约3cm~5cm的内侧骨皮质,将另一枚克氏针从肱骨内髁穿出,进行交叉固定。用夹板固定患肢,用三角巾固定并悬吊在胸前。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观察组):两名医生分别将患儿的患肢上臂上段和前臂中下段握紧,并均匀用力以对抗性牵引动作向相反的方向做牵引,矫正骨折远近端旋转移位。医生向后拉骨折近段,将患儿的肘关节进行屈曲(伸直型),屈曲型骨折则与之相反,在患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用绷带捆扎并用石膏固定患肢,缓慢将患儿的肘关节屈曲到90°,用三角巾悬吊垂于胸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治疗有效率,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情况都比观察组患儿的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所示:
  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有35例愈合情况好,治疗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儿有22例愈合情况好,治疗有效率为55.00%,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一般发生在5-12岁的儿童中,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3],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在伤后肘关节局部不能活动,肿胀明显,有疼痛感。如因肿胀、疼痛重无法做仔细检查,应迅速拍X线正、侧位片以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
  手术治疗虽能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4],但造成的创伤大,进行复位固定不容易,且可能对患肢切口周围的血液供应[5]造成一定的影响。患儿正处于活动好动的时期,用夹板固定患肢可能出现松动,不利于患肢愈合。在临床上一般在手法复位失败的情况下才会对患儿进行手术治疗。
  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的优点。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通过手法正骨,有利于减少软组织损伤,用石膏固定患肢,其牢固性好,有利于患儿进行早期锻炼促进愈合速度。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具有简单方便,实用的优势,不会对骨组织造成损伤以致影响骨折愈合速度。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对照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13.85±1.13天)、骨折愈合时间情况(73.48±3.41天)均不如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6.13±0.78天)、骨折愈合时间情况(57.63±2.37天),其治疗有效率(55.00%)也低于观察组的87.50%。观察组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使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治疗效果优于手术治疗,有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儿的愈合效果好。
  参考文献
  [1]李孝平.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0,39(12):1163-1163.
  [2].综合康复治疗用于学龄前期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187-188.
  [3]张明华.手术治疗小儿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135-136.
  [4]杨毅军,王小玮,张勇等.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评价[J].华南国防医學杂志,2015,11(10):786-788.
  [5]千建荣,胡向军,安志军等.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1):115-116.
其他文献
在新形势下,各行业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增强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必须面临的决策焦点.供电企
【摘 要】 目的:研究对比脊柱骨折应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和单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接受行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住院患者,抽选例数共计50例,以手术法的不同,等分为A组和B组,各有25人,A组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采取单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做统计分析。结果:A组治疗优良率比B组高,能够达到92.0%,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
存货是服装企业的血脉和资本,做好存货内部控制是服装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但是目前多数服装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诸多弊端,严重制约了服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鉴于此,
政工工作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在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现状,并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3年底,国际合作与发展部长级委员会(CICID)表示,2014年,将机票互助税(希拉克税)提高12.7%,并直接反映为机票价格上涨。此前,乘客需支付1至40欧元不等的机票互助税。然而20
目的探讨穿刺点反向调头术在同时治疗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中的可行性、临床价值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穿刺点反
公共空间室内中的界面,是围合公共空间的物质实体.公共空间室内界面的完成,需要物质技术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艺术美学的合理运用,这一点在公共空间室内界面设计中往往被弱化.在
期刊
具有公共性质和社会性质的建筑称为公共建筑,其室内空间为公共建筑空间.界通常是指某一区域的边限,面通常指事物的外表.界面是空间形成的物质基础,它服务于空间中存在的人们
期刊
目的:观察对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采取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应用疗效.方法:本次的6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对其采取为期3
【摘 要】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78例经CT证实并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资料,分析各术前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恢复良好36例,中残2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3例。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显著性排序为:术前GCS评分>患者年龄>中线偏移程度>瞳孔对光反射>术前Rotterdam CT评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