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si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剪纸活动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独具特色,发现至今,已经逐渐成为我国较多幼儿园中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剪刀、彩纸即可剪裁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让幼儿参与剪纸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通过学习剪纸,可以锻炼其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为此开展剪纸活动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以及专注力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剪纸活动;幼儿;专注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97-01
  引言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剪纸活动,开拓了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模式,不仅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幼儿阶段,是孩子探索发现的关键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我们要做的,不是限制他们,而是抓住时机为他们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幼儿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专注力差、求知欲旺盛,通过参与剪纸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心、眼、口、手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充分实现对于幼儿专注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一、丰富活动的类型,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首先,可以在幼儿们的常规活动区域中开展剪纸活动,为孩子们特设固定的剪纸活动时间,引入比赛机制,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鼓励幼儿认真、专注的参与到剪纸活动当中来。对于那些活动认真的孩子,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加强幼儿的荣誉感来激发孩子的好胜心,促进幼儿更为专注地投入到所做事情当中。
  其次,可以将剪纸活动融入到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当中。对于幼儿来说,相对于其他较为活泼的主题活动来说,剪纸活动对于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要求较高,要求幼儿必须“坐的住凳子”,单独开设剪纸活动的代入感较差,不便于幼儿更为深入认真的投入到活动当中。而将剪纸活动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個性化活动当中,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举例来说,在元宵节时,教幼儿剪花灯;在中秋节时,剪嫦娥和玉兔;在春天来临时,剪燕子和绿草;在夏天到来时,剪鲜花和绿树;在秋天来临时,剪落叶和瓜果;在冬天到来时,剪雪花和枯木等。另外,剪纸活动并非只是局限于单纯的剪裁,还包括拼接、粘贴、排列等内容,丰富剪纸的形式,可以将孩子们的想法更为直观的表达出来。
  再次,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应当引导幼儿发展纸作品中蕴藏的艺术性和美感。可以通过开展剪纸鉴赏活动,让孩子们探讨不同剪纸作品的优势与缺点,发现不同剪纸作品的独特美感。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感受剪纸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判断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设置相应的“光荣榜”,张贴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评选“剪纸小能手”,提升孩子们对于活动的期待值,促进孩子们更为投入的参与到剪纸活动当中来。
  二、营造活动氛围,保障教育环境
  首先,应当为幼儿们创设舒适、有趣、富有感染力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剪纸活动当中,强化幼儿的感官体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绝对来说可以在幼儿园的走廊两侧设置剪纸作品展示区域,将幼儿在剪纸活动中所做的作品呈现在区域内部,也可以在活动区域设置优秀剪纸作品换上区域,为幼儿及家长提供欣赏与学习的环境,帮助他们入到剪纸活动当中来,并获得一定的艺术享受。
  其次,还可以在剪纸活动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剪纸操作台”,为幼儿提供剪纸材料,给予他们发挥想象力、表达想法的创作平台,切实的让孩子感受到剪纸活动的趣味性,通过观看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三、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养成按章办事的好习惯
  幼儿在经过幼儿园的学习阶段之后,即将步入小学生活。为此,我们可以讲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视为孩子认识规则、服从规则的过程。而在具体的剪纸活动当中,也应当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帮助他们明白在参与集体活动时必须按规则办事,有序进行。举例来说,剪纸必然会用到剪刀,而且到属于危险物品,简直是不可以将剪刀对准其他同学,更不准手持剪刀随意打闹,再用果剪刀之后应当及时放回原处,不得随处乱丢。
  四、激发孩子的活动参与兴趣,可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幼儿阶段都是一个十分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给予幼儿创造力足够的发挥空间,有助于拓展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更好更优发展。最大程度上发挥幼儿的个性化优势。为此,幼儿园方面可以加强与家长及幼儿之间的沟通,收集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以及在家所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进入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进步过程,给予孩子们沟通交流的空间,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
  对于孩子们来说,参与剪纸活动,最终的目的并非为了让孩子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而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体验,加强孩子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感悟。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开展剪纸活动时,应当采取活泼生动的引导方法。举例来说,为幼儿讲解传统文化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剪出自己心目中的故事人物形象。让幼儿亲手剪出自己的小伙伴,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同时也可以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一举多得。
  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做好双方的配合工作
  其一,定期开展亲子互动剪纸活动,由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剪纸活动,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亲子签制作品。
  其二,充分利用家长会及活动宣传栏,帮助家长充分了解剪纸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到校方活动当中。
  其三,为每一个孩子构建起一本专门的剪纸作品记录册,收集孩子每一次值得记录的剪纸作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进步,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促进剪纸活动的有序开展。
  总结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艺术,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剪纸艺术不仅体现了不同阶段人们的审美的特点,同时也代表着不同人群的深层心理。在幼儿园中开展剪纸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加强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继梅.“剪纸活动”促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4(21).
  [2]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出,1998年12月.
  [3]刘卫华.剪纸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教育,2014(09).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来让学生把握好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能够通过学习来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重理论轻情感的教学问题,跟素质教育中以发展创新为教育核心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相矛盾,因此基于信息社会发展背景下加强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养成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 高中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G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以河源职校2+2.5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提出针对本校学生的课程培养目标与定位,并
【摘要】“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案例,靠的是执教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拓宽学习的空间、时间,使他们在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抽象度较高的学科,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其难度更大,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导致较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失去信心,便出现了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會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更会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笔者从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出发,对其重要性及转化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对全体学生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学困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摘要】本文在分析庄浪县“撤点并校”十年后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反思了庄浪“撤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理性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庄浪今后教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撤点并校 教育公平 现状 反思  【课题成果】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4]GHBZ089。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79-01  200
中小城市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改造建设过程中,尽量保护原有的植物资源,利用乡土树种的基础上,不断引进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丰富本地的植物种类,保持生物多
长期以来对数学学习即题海战术学习的思想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思维的培养,在七年级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观察及分析后,我进行了一些尝试,试图将学生引向数学思维的深
【摘 要】在小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1)提问具有预设性。(2)提问具有生成性。(3)学生参与提问。(4)提问是交流的载体。新课程提倡师生交流、互动,而提问正是一个有效的载体。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而学生的提问正是学生思维的展示与暴露。  【关键词】预设性 生成性 参与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