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首章异解新说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董季棠教授指出,“学”字有二解:一、诵书。二、学为人。董教授认为,《论语》之言学,诵书、学为人皆有之,然以学为人之意为多,故二解皆可,而以第二解为长。钱穆先生将它解为“诵习”。杨伯峻先生将它解为“学”。我认为上面的解释都有些不确切。我们知道,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杨先生的解释能将这些内容都概括进去,看起来是比较全面的,但是联系下文的“时习之”,不难看出,“学”指的是学习内容,不包括学
其他文献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学模式的探索是百花齐放,"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模式的出现,给高职教学模式增添了新鲜血液,但高职教学模式主流仍由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训教学两大模
我国各大主流媒体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向世界全方位地讲述中国故事,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交流搭建了有效传播平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
采用几个抗氟性不同的桑蚕品种,进行添氟后,对其血液氟离子浓度以及蚕粪含氟量的变化情况作了测定,发现在添氟浓度30mg/L以下时,蚕粪含氟量与品种抗氟性之间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比之《汉英词典》(1978年版),修订版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本文就该词典的收词、立条、配例和释译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世以苏、辛相称,自有它合理之处。但是历来苏、辛之异更为学术界所关注,而且已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不过,从学养渊源上来比较苏、辛之异,尚不多见。或许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启发。
期刊
学校作为一个规训的场所,规训策略的使用往往是通过其作用点的置换来完成,学校规训机制藉由“肉体”与“灵魂”交融的身体,教师权威与学校规范联动的“过失”学生,社会与市场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业已成为福建省政府层面的重大教育战略,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是福建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利好。目前,要实现闽台现代职业教育深度合
只要谈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业绩,人们都不会忘记《德法年鉴》;因为在这份巴黎出版的德文刊物上,发表了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以及恩格斯的
根据王洼二矿的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最佳的井口位置,通过方案比选优化确定了最佳的矿井开拓方案。在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条件下,减少了井巷掘进工程量、缩短了建井工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