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指向下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问题探析

来源 :行政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u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这一改革设计自提出至今已经20多年,随着“行政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已被提上重要日程.2020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和重点安排.我们应全面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加强对事业单位行政级别管理工作的研究探索,区分情况、分类施策,加快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事业单位治理要求的事业单位等级规格管理制度,为提高事业单位治理效能、促进新时代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其他文献
《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是一个多义性概念,既指生产的物质过程,又指生产的社会性质,也指一个社会的生产总体.这种多义性的根源在于马克思在分析生产过程时采用了“物质性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正是在不断深化认识、全面把握、积极运用调查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向前推进的,并在长期倡导、推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如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不断推进调查研究理论创新,把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作为关键,坚持健全完善调查研究制度,坚决反对调查研究中的不正之风,等等。随着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任务不断变化,要解决好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必
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协同问题一直被研究者忽略.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测算框架,构建了"三化"耦合协调度模型,从"三化"整体及其规模、创新、效益和绿色四个方面测算数字经济内部结构耦合协调程度,并分析数字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测算结果表明:"三化"经过磨合阶段,已达到优质协调程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综合指数逐年增长,各自内部结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数字产业化的绿色水平方面增长势头不足,产业数字化方面的创新水平和绿色水平的增长幅度较低,数字化治理的效益不明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而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则是推进区域经济融合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普通的OLS回归和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地区经济融合效应.研究发现:服务业对外开放对本地区经济融合程度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服务业对外开放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机制,对邻近地区经济融合程度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为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服务业开放新格局,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启示: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尤其是放宽生
当前财政理论界正在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的理论体系.这个财政理论创新的工作是对整个财政基础理论的重新构建,需要对财政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学科属性、逻辑起点和主线及核心概念等进行新的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基础原理都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对其理论逻辑和理论创新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同时,财政学不是纯粹的理论学科,它既包含理论指导又包含财政治理的实践内容,和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财政学科建设既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完善的财政理论体系,还要对
机构编制部门是党的工作机关、政治机关,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把准扛稳政治机关职责,研究改革方案、统筹机构设置、配
期刊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有责任把自身发展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战略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大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布局,全面提升产业基础水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开发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促进大中小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引领产业生态系统和产业集群建设;拉长
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对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估是衡量机构编制管理效果、改进和完善机构
期刊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具有唯一性与易识别性,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有特别保护的必要.虽然《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了“生物识别信息”的内容,是我国民法典与时俱进的重要表征之一,但
财政基础理论在中国有着长期的研究传统,但当前却变得相当小众且日益边缘化,概念不清和研究对象不明是其重要原因.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将财政基础理论界定为以国家观和方法论为内核的一个概念体系,旨在达成两重目标:一是弥合国内学者关于财政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的分歧,推动中国财政学者达成共识,提高研究效率;二是打通国际学术对话通道,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研究在国际学术版图中找到位置,呈现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这一中国本土话题的学术价值和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