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95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iR-195过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Blank组、NC组和miR-195组,Blank组处理时仅加等体积PBS,后两组通过脂质体将无义序列或miR-195模拟物转染至U251,RT-PCR检测转染前后miR-195表达水平;用CCK-8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和周期;Hoechst33342和PI双染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坏死;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95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Bcl-2的蛋白水平.结果 RT-PCR测得转染后miR-195表达水平提高6倍左右;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平板克隆形成结果分别显示过表达miR-195可以抑制U251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与NC组比较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Hoechst33342和PI双染法结果示miR-195组细胞凋亡和坏死比例明显增高(与Blank组及NC组相比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miR-195能够阻滞U251在Go/G1期,与Blank组及NC组相比P<0.05;TargetScan预测发现Bcl-2是miR-195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示过表达miR-195可以下调Bcl -2的表达,与Blank组及NC组相比P<0.05.结论 过表达miR-195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和坏死并产生Go/G1期阻滞,可能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回顾性分析微创(MiTLIF)和常规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5例,按手术方法,分为MiTLIF组32例,开放TLIF组43例.MiTLIF组均采用可扩张通道(Quadrant)和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技术.收集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第五届新纪元国际脑血管病多学科共享大会将于2013年9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届时,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神经介入及神经内、外科的专家将就脑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广泛而深入地研讨,同时还将进行专家手术的高清直播。
期刊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专家委员会协办的第五届全国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技术培训班拟定于2013年8月23~26日在北京举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神经电生理监测领域的专家集中授课,并配合手术转播,全面系统地介绍神经电生理术中监测的国内外现状、临床经验、麻醉管理等实际应用技术。学习班内容涵盖诱发电位、肌电图、脑电图在神经外科及骨科手
期刊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闭塞后引起的残腔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应用颈内动脉残腔封闭及颈外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残腔综合征患者5例.结果 5例患者术后复查CTA显示残腔消失,症状较术前改善,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显示未有脑缺血症状发生.结论 对颈动脉残腔综合征患者行封闭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目的 主要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对癫痫大鼠脑内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制备颞叶癫痫大鼠,苯巴比妥钠(PB)诱导建立药物难治性癫痫(RE)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四组:单纯VNS(A)组、VNS+ PB(B)组、假VNS+PB(C)组、生理盐水(D)组.VNS组行刺激电极植入术,通过改进的VNS参数(频率30 Hz,波宽500μ
室管膜下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肿瘤,发病率低,生长缓慢,是一种无侵袭性的良性肿瘤,多为脑室内膨胀性生长,以实性或囊实性多见,全囊性室管膜下瘤更为罕见.我科于201 1年8月收治1例左侧脑室后角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前诊断为左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室管膜下瘤(WHO Ⅰ级).本文对其临床影像、手术学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期刊
目的 研究中间帆及其相关膜性结构的解剖学特点.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15具尸头中间帆的构成、与周边膜性结构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脑池情况.结果 脉络膜由两层软膜在脉络裂附近融合而成,该膜在第三脑室上部分离为上下两层,构成中间帆,上层脉络膜由胼胝体压部的软膜延续而来,下层脉络膜为松果体上隐窝的一部分.中间帆内所含腔隙形成中间帆池,池内包含大脑内静脉及脉络膜后内侧动脉,后方与胼周池交通.结论 探讨中间帆及
患者 女,3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疼痛向右下肢放射,可自行缓解.近1个月来自感右下肢疼痛加重,现因疼痛出现跌行.MRI示:L4 ~S2椎体水平占位性病变并骨质破坏(图1).临床诊断:腰骶椎管血管瘤.病理检查,巨检:肿瘤呈2.5 cm×1.8cm×0.8 cm浅褐色碎组织一堆,部分呈胶冻样.镜检:瘤细胞立方或柱状,呈单层或多层排列于纤维血管间质轴心的周围,呈乳头状结构,血管和瘤细胞之间
期刊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后并发分流管依赖的可能机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例蛛网膜囊肿行囊肿-腹腔分流术后并发分流管依赖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和总结.结果 2例均表现为分流管功能丧失后继发严重颅高压症状,其中1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另1例先行囊肿-腹腔分流术,1个月后分流管堵塞,改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经治疗后2例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结论 分流管依赖是继发于分流
目的 探讨原发颅内硬膜下脊索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经手术、病理及影像证实的6例颅内硬膜下脊索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5例,女1例,中位发病年龄为40.5岁,多以头痛、复视作为首发症状.病变均位于斜坡硬膜下桥前池内,CT显示颅底骨质无破坏,MRI表现多样.采用SP法对6例标本的石蜡切片行Brachyury、Galectin-3、K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