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平视世界相适应的大学生课程思政体系

来源 :科教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可以平视世界了,建立与平视世界相适应的大学生课程思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理念上,要从更多宣传国外事物的正面性向全面客观宣传转变,从强调大学生出国留学背景向强调学到真本事转变,从注重来华留学生数量向注重来华留学生质量转变.在思想上,要引导大学生从感叹平视世界来之不易升华到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同,从领悟平视世界的深刻内涵升华到对实现中国梦的强烈渴望,从端正平视世界的良好心态升华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格局.在行动上,要引导大学生更加务实,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将个人能力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将个人荣辱与大学发展紧密结合.
其他文献
“互联网+”指引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造与革新势在必行.该文对“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互联网支持、教学活动与教学参与者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以“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课程为案例进行说明,以期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该文在分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探索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高校思政课的契合性,进而从思政课的教、学、管、考四个维度入手,结合对分课堂的运行机理,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细则,突出知识对学生在应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问题方面的效用,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可操作的新路径.
高职扩招是新时代践行“大众教育”理念、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是类型教育办学方向上的一项重大变革.为兼顾各职业人群专业学习中“大众性”与“高等性”的质量保障,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层见叠出,以“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进入公众视野,教育的灵活性、平民性、多样性不断得到实现.该文以高职扩招人群的教育需求为抓手,主要探究教育与科技融合发展背景下“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模式,并提出智慧型教育平台的应用建议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推动经贸高质量发展、引领重塑国际竞争格局,需要大量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思政是培养相关人才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但目前国际商务课程思政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思政元素挖掘和融合、课程知识结构、教师能力匹配以及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不足.鉴于此,该文基于整体目标、思政元素挖掘以及教学方法等视角,对国际商务课程思政进行系统性设计.
产品声音是构成产品人机交互关系、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界面之一,但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该文借用了国外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产品声音在“反馈”“示能”“意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从理论上确认了声音设计在产品交互设计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同时,通过“有声”或“无声”的声音体验、针对用户特殊需求的声音设计、产品悦音化与用户体验设计三个模块的研究,对“奥迪的\'有声\'电动汽车”“2016年里约残奥会奖牌”和“洗衣机动作音的悦音设计”等6个国外产品声音设计经典案例进行了介绍,从设计实践方面证实了产
目的:通过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手机成瘾、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的研究,可以准确把握高职大学生手机成瘾、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的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手机使用的基本信息调查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对扬州市职业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大学生的手机成瘾发生率为22%,略低于其他院校;女生在手机成瘾的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低效性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不同学院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在失控性、戒断性、低效
行动学习法是一种由内部人解决内部问题的自我学习模式.该文利用GROW模型,将行动学习法运用于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以“内部控制”课程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行动学习法设计“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方案的模式,构建了从目标设定、分析现状、提出方案、形成计划到逐层质疑与反思的课程设计过程.同时,针对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建议,以期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内部控制”课程.
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其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由于在高校群体专业竞争中处于弱势,更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然而,受区位劣势的影响,其所建设的校外实习基地存在各方面问题.要想获取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就要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着手,提升签约实习基地质量,优化实习内容,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打造特色实习基地.
移动微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该文比较了慕课、远程直播教学和移动微课程的特点,总结了移动微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讲解移动微课程在实务类课程中的设计和应用.
在转入新专业时,由于转专业学生所修的学分往往不满足新的培养方案要求,这些学生会被降级处理,而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给高校转专业学生的思政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该文结合一个降级转专业学生的实际案例,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从“溯源内因”和“缮治外因”两个方面做好此类学生的学业帮扶工作,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明确发展目标并尽快走出困境、完成学业,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反馈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