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优先水流及溶质优先迁移的研究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土壤原状土柱和填充土柱实验,研究了土壤优先水流的特征和非吸附性离子Br-和NO-3在土壤中的优先迁移.结果表明,土壤优先水流存在优先穿透、穿透曲线不对称性、侧向入渗和拖尾等特征.原状土柱中Br-标记的优先水流在实验开始后24h出现穿透,穿透时的孔隙体积仅0.04.在原状土柱中,以Br-标记的土壤优先水流占土壤出流总量的26%,所引起的Br-累积淋出量占总淋出量的86.7%,说明土壤优先水流虽只占出流总量较小的比例,却可造成较大比例的溶质迁移.优先水流可使NO-3快速向下迁移,在仅1倍孔隙体积时,其出流
其他文献
研究了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不同状态(飞行、悬挂)下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形态特征和生态特征(捕食策略、捕食地和食物类型).结果表明,普氏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为CF-
根据对林冠上方和林下太阳辐射的观测及气象站资料,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太阳辐射分光谱特征。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的光合有效辐射系
以合肥近郊旱作平地为实验观测区,选择土壤类型为黄褐土,地面坡度在3*以内,粮、油、棉、菜等不同作物组合和不同覆盖率的旱作耕地,对不同降雨强度下径流产生的时间、径流量及
采用3因子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SiO2浓度、Al3+/SiO2摩尔比及pH对PSAS(聚硅酸硫酸铝)制备的影响,研究了PSAS对不同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并与传统无机絮凝剂AS(硫酸铝)的
将3种药用植物材料分别粉碎后与淀粉、明胶配合制成直径2~3mm的植物颗粒剂用于灭钉螺试验,结果表明,钉螺取食3种颗粒剂后,24h死亡率分别达到92.5%~100%.其毒杀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植物
用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 AES)测定了江西赣南地区非稀土矿区和 4处不同稀土矿区内 ,土壤 铁芒萁系统中La、Ce、Pr、Nd、Sm、Gd、Dy、Yb和Y的含量 ,并对其在土壤剖面层及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土壤剖面层的底土层含量最高 ,但表土层铈相对富集 .稀土元素总量 (ΣREE)在铁芒萁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是叶 >根 >茎 >叶柄 ,单一稀土元素的分
褐飞虱是我国主要的水稻害虫,有着复杂的空间结构,地统计学可用来分析空间相关变量的结构和插植模拟空间相关变量的分布,运用地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和克立格插值法对广东省褐飞虱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的α-萘胺氧化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和风化煤的施入,改善了盐碱土的养分供应状况,在水稻的各生育时期均不同程度地
通过对长江滩地连续7年的水文动态以及滩地杨树人工林年轮生长序列的研究,分析杨树人工林个体生长与水淹时间、水淹深度以及气候因子的相应关系,建立相关模型。结果表明,林分个体
研究表明,交配对甜菜夜蛾雌蛾性信息素各组分的滴度,比例及其在个体间的变异均无显著的影响,因此交配不影响雌蛾在下一暗期的再次求和交配,环境温度对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产生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