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y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定教”的意义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方式、心理活动等因素来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没有全部根据教育大纲确立教育的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上“以学定教”的使用,使小学数学的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和本质性,更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的发展状况,笔者从理论上探讨了实施“以学定教”的方法,主要面对数学教育的三个方向。
  以学定教 学习特征 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54-01
  “以学定教”是一种非常具有合理性的教育实施手段。目前学生小学阶段、通过语文,英语等科目想要在成绩上拉开距离是比较困难的,学生们之间的成绩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因为数学有一定的数学抽象性,学生由于心脑智力思维的发展程度不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速度也不同,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别很大,“以学定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以此应对这种学生成绩不平衡的局面。
  1.依據学生的知识能力定教
  对于数学这种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内容,它不同于语文,英文这样的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也是变得更加宽广。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奠定非常牢靠的基础,如果在学习之前,没有把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学的扎实牢靠,那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之中,只会非常困难。所以,只有把最基础的部分学好,才能像盖楼房一样,一层一层往上搭建,如果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靠,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中就会常常出现卡壳的情况,没有办法顺利进行学习。所以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首先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案,而且还要把学生的底子摸透,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真正的实力,才能展开更好的教学。如果教学之前没有对学生的实力进行了解,将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老师将会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高估,所以会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一带而过做不到详细的讲解,致使很多学生听了一节课,听不懂知识,很迷茫。第二种情况是,老师对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低估,会导致将不需要重复讲解的知识反复教学,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也会变得复杂。
  比如,教学再讲解“三十之内的进位加减法”,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对是否掌握了二十以内进位减法的知识,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检测,家庭作业,每月的考试试卷等方面进行学习情况的掌握,通过这些来制定之后的教学方法。
  2.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定教
  当前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思维程度的发育还不完善,对于小学课本知识的编排一定要适应小学生的发展的特征,一定要体现出编排课本知识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原则。但是,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进行适宜的教学方案。例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图形的转换”知识学习时,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在对抽象的图形进行转化成平行的图形时,无法完全转换,所以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对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总的来说,就是教材的编写不能超过本阶段学生的实际能力。如果超过了学生的实际能力,那么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削弱。到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级的增长。相应的思维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地步,所以在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日常表现情况,具体学生具体对待,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不同的教学任务,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既不能太过于简单的知识教学,也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超纲,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更好的掌握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小学五年级关于人教版教材课堂的上,“正方形”的学习,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充分熟悉了正方形,这时就要求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对正方形的知识进行内容延伸,比如“讲解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通过制作正方型纸片,结合实际讲解内容。这样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引导学生学习。
  3.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定教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的,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因此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和课堂教学计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兴趣爱好的广泛,所以对于各种类型的知识,也是有所不同对待的。小学生因为有其自己喜好的知识,所以通过观察发现,小学生在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沉闷的课堂教学兴趣低下,反而大多数学生对课外的实践讲解有更大的关注点。所以,作为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一边进行考虑教学方案,要在数学的课堂上,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慢慢脱离沉闷的课堂,结合实际进行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对知识的兴奋度加深,学生的兴趣度加大了,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动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统计图时,可以让学生采用调查的方式,通过选取不同的话题,对周边的事物进行调查,最后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统计图的绘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与学生的兴趣点很好的结合,也对知识的讲解更加自由开放,更易于学生的掌握,因此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时,多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得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黄卫华.“以学定教”实践“异象”的现实审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J];新教育,2015(20).
  [2]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22).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一方面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懂得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水平。这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要致力于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构建更系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期刊
游戏教学是小学生课堂教学方法中的其中一种,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笔者对于有关数学游戏教学和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数学游戏教学的意义等展开分析,结合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实践,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 游戏 理念 方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2-01  游戲化学习,就是指将学习的过程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应当构建完善的体系,创新德育渗透教学的方法,着力优化德育渗透的机制,实现德育渗透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目标。  小学数学 德育渗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3-01  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应有内容,应当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出發,合理的开展德育渗透教学,达到提高德育渗透有效性和科学性目标
期刊
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借助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以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提出几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
期刊
现阶段我国的发展要求我们增强学生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的理解力与参与感,使学生可以真正的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长期的发展。因为学生的生活是由各种议题构成的,所以议题式教学如果可以完美的结合生活实践与科学,那么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实现对现代社会的理解。  议题式教学 政治教育 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8-01  随着新课
期刊
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素养,这就需要自爱实际的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51-01  数学核心素养
期刊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的法律知识,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利益。随着时代的进步、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学者和专家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
期刊
对正处于思维逐渐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不成熟。此时的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学生今后的影响是最为突出的,能够对学生未来的生活态度与发展目标形成深刻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育本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好教学流程、活动、思路的设计,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素质能力的全方位成长。  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期刊
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方面需要教师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分析和探索。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7-01  伟大的教育
期刊
中职化学课堂是培养应用型化学中级人才的主要方式,目前的中职化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十分丰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应用更加专业合理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和升级,从而适应社会对中职院校越来越高的教育要求。  中职化学 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49-01  中等职业院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每年从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