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a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的中心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的解决语文上的难题。多媒体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走进课堂,教师要整合好这些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资源优势,帮助我们在课堂上完成更多、更有实效性的任务,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一、发挥音画作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具有画面的优势,加上音频的辅助效果,就能创设异样的情境,激发别样的兴趣。
  如《爱迪生》一节教学时,教师首先展现出爱迪生发明创作的视频资料,并配以轻松活泼的音乐,富有动感的画面,逼真的声响,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文本之中,带入那个大发明的历史年代。当视频展示爱迪生一项又一项发明时,教师适时提问:“此时此刻你的感受如何呢?”,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回答:“真是太神奇了!”“我也要发明、我要学习他的精神,长大了也当发明家……”。接着教师进行深入引导:在那个时代,那样的条件,那样的背景,爱迪生能有那么多的发明,对比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时学生立刻活跃起来,发言踊跃,各自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课堂效果达到最佳。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有助于学生了解文本知识,能更深入的挖掘出作品的内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奠定基础。再如《春风吹》阅读指导课教学时,先播放《春江花月夜》,通过MV、视频影音,让学生欣赏并感悟春天的美丽绚烂与温柔多情,触动学生心中那颗多情的种子,在学生以“春天的早晨”为题抒写春景时,播上一段充满春天气息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畅想,放飞春天之梦。
  二、巧用文本信息,激活学生思维
  语言文字训练的深层次是思维的训练,把多媒体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能跨越历史、跨越时空,再现教学内容的场景,通过形象的视频、文本信息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灵活想象。
  在《惠崇春江晚景》教学时,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包含大量信息,有桃花、蒌蒿、芦芽、江水、鸭子等。为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课上用多媒体播放自制flash课件,课件添加古典版背景音乐,有声朗读诗文,文字和图片信息的出现与朗读内容相吻合。朗读富有情感,声情并茂,文字和图片出现形式灵活多变,最后形成有花有水、动静结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幅美丽画卷。学生感受其中,悟到春的活力,感染力极强。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走进课程,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在本质。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营造可以感知的教材情境,给学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环节,挖掘教材内涵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点,突破教材难点的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把多媒体等课程资源整合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是挖掘教材内涵,突破重难点的有效办法。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等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用PPt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对关键词做好网络链接,在点击链接时就能阅读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进而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深刻感悟教材内涵。如在《桂林山水》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把大量桂林山水的图片、视频、文字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欣赏,总结甲天下的原因,并且结合家乡山水特点,仿写一篇比较成功的说明文。这样,既让学生挖掘出文本的知识重点,又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四、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感觉作文真的不好写,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也没有更好的思路,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探索,我觉得把多媒体引入作文教学,发挥它的资源优势,改变以前“言之无物、无从下笔”的现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写作等能力。如我在知道学生的写景文章时,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景色的图片,让学生看清各个季节景物的特征,并且告诉学生用一定的语言加以修饰,突破时空的限制,把一年四季的景色再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最直观素材,解决了他们的“无米之炊”。然后指导学生写作的顺序,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教学全过程以“看,说,写,读”一条龙形式完成,综合提高学生素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是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 翟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T].中国教育技术装備,2011,(19):36~37
  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我虽非新课程的实施者,但是,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尝试自
期刊
【摘要】 在2004年国家正式出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对课程提出了具体的目标。经过几年的运行,其结果并不容乐观。不但教学模式不定,而且学生的层次差别很大,这就给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就我个人的几年教学经历来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期和大家共勉。  【关键词】 上机课;任务驱
期刊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新兴和热门的一门技术。初中信息技术课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培养学生对信息处理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将来能适应这个信息时代打下必要的基础。那么如何实施信息技术的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
期刊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应使学生真正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良好健康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应再是教师单纯地采用“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等等的不良教法模式去传授知识,而应是实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机会,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意识,
期刊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下面本
期刊
如何创设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愉快情境  何月肖(河北省藁城市丘头镇丽阳中学)     “愉快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中渗入一些闪现智慧的幽默的健康的兴趣,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融入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以激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下,进行传授知识和接收信息。现在我将如何创设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愉快情境”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巧妙设疑、鼓励质疑,诱发思维,创设愉快学习
期刊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
期刊
【摘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画面中进入角色,大胆想像;也可以借助课件进行演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像,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  【关键词】 观察;想像;表达     看图写话的每幅图都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写话训练材料,教师怎样指导看图写话,扎实地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看图写话质量,这是低年级教师在
期刊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  一、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向来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门槛。由于有大部分农村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阅读督促。另外,也因农村学校藏书有限,或形同虚设,造成学生阅读面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下,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农村孩子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习惯呢?下面就此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