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久弥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经历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后,又迎来了宋词的辉煌灿烂。从此,宋词作为一颗冉冉新星,开始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渺宇宙中发光发热!然而,词在宋朝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地位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它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在词的发展演变中,众多古代文学学者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其中最著名也最具时代意义的莫属北宋词人苏轼的“自是一家”与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别是一家”。二者的词学观各有己见,但是都促进了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方法,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词;自是一家;别是一家;思考;人生
  词,犹如一杯刚沏好的茶,芳香四溢,愈品愈浓;词,仿佛雨后天边的一道彩虹,色彩斑斓,变换多姿;词,好比乡间的一首古老民谣,经久不衰,悠扬动听。词是诗的延续和发展,是文人骚客畅意抒怀的载体,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闪耀新星。既唐诗的璀璨之后,词接棒而来,为中国古代文学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宋朝达到顶峰。在宋词接棒唐诗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各家文人发表自己的词学观点以促进词的发展。而北宋词人苏轼的“自是一家”和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观点独领风骚,颇具影响。
  词,又称曲子词,原为配乐演唱的歌词,多具娱乐功能。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看作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道,与具有“言志”、“载道”功能的诗是不可比拟的。宋代柳永等词人都曾为确立词的正统地位奋斗,但都以无果告终。而苏轼的“自是一家”和李清照的“别是一家”则改变了词的地位,从根本上推动了宋词的繁荣。
  苏轼的“自是一家”之说,是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而提出的创作主张。苏轼认为,诗与词存在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是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却是一致的,他从诗词同源的角度提高词的地位,对词进行大胆的革新,使词向诗的方向靠拢。
  苏轼的词学观认为诗词本是一家,强调诗词同源。苏轼更从另一层面提出“以诗为词”,主张以诗的笔法入词,用作诗的方法技巧作词,从另一侧面说明了诗词同源。苏轼的“自是一家”词学观从根本上提高了词的文坛地位,不仅如此,其词学理论也扩大了词的表现功用,丰富了词的创作风格,对词的音律也作了重大突破。苏轼之前,词多为用来歌咏女性的柔美之词,柳永等著名词人的词也多限制在闺怨词等描写女性的著作。而苏轼一改前风,改抒发女性的柔美之词为描写男性的刚健之词,大大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至此,词可以像诗一般用来表达人生际遇和感慨,抒发词人自身的喜悲和哀乐。在扩大词的表现功能的同时,词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以及引领下也渐趋丰富。苏轼之前的北宋词坛,婉约词风占据着主导地位。苏轼之后,一改单一的婉约词风,主张多种词风并发,文坛词风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豪放词,婉约词,清新词,旷达词,丰富多彩的词风让词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苏轼本人的创作也是各种词风齐用,不愧为北宋词坛的领袖,代表着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苏轼对词的音律也作了重大突破,词对音律的要求高,但过于遵循音律又极易受音律束缚而无法充分表达词人的感情,苏轼创新提出,词应该为情感服务,应该服从于情感,情感第一位,音律第二位,从情感入手,避免了词因过于恪守音律而造成的呆板和瘦硬,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是一家”词学观打破了诗尊词卑的局面,提高了词在全社会的地位,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影响深远。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苏轼“自是一家”词学观的基础上在她的著作《词论》中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词学观----“别是一家”。
  如果说苏轼是从诗词同源的角度论词,那么李清照则是从词的本色出发,提出“别是一家”的词学主张,认为诗词有着明显的界限,词应该有着自身的独特地位。
  南宋词人李清照认为苏轼的词学主张导致词“不协音律”,失去了词的本色。她主张诗词各有其路,不应混淆。并提出词应严格遵循音律,提出此应该分五音,分五声,分六律,分清浊轻重,她将协律作为诗词的主要区别,将协律视为词的最基本特色之一,而且对词的协律的要求,有着一整套严格具体或是细致入微的衡量标准,极重词形式上的规整。这与苏轼对词音律的突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词的内容上,李清照主张抒发词人的情致,强调描写男女之情以及柔美之词,这与李清照本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内容上的重情致和风格上的重柔美形成了李清照别具一格的婉约词风,成为了婉约词派的代表。其崇尚文雅的词风追求与苏轼开辟的百花齐放的词风局面又形成了明显的不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别是一家”的词学观,促进了词的进步和发展。
  李清照从词的本色以及音律出发,提出了“别是一家”的词学观。其理论对维护词的本色,确立词的独特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其维护词学传统,严格诗词界限,有利于发扬词的本體精神和美学风格;严守音律,维护了词的音乐特质,但要求过于严苛,连她本人的著作也难以做到严守音律,不利于词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总体上,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词学理论巩固了词的本色和地位,推动了词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宋词的发展历史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无论是苏轼的“自是一家”词学观,还是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词学理论,无疑都促进了宋词的发展和繁荣。苏轼的“自是一家”观从诗词同源的角度提高了词的文学史地位,为词的壮大辉煌奠定了基础;李清照的“别是一家”从词的本色出发,维护了词的本体和音乐属性,为词的发展提供了音律标准,树立了模范。同时,二者的词学观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思路,词的发展历程也为我们人生的发展作了向导。
  词如此,人亦然。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要善于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寻找突破口,要善于从问题的本质入手,分析其现象中蕴含的真理,要善于在对比中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也许你“众里寻他千百度”,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兴许你“山重水复疑无路”,但你不知再往前一步,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轼和李清照的词学观的提出,必定离不开词人认真细致地思考和分析,也必定离不开困难和阻挡,他们的词学主张能流传到今天,与其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密不可分。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路上总是惊喜和遗憾参半,失望与希望并存,阳光和黑暗比肩。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前行,勇于战胜艰难险阻,必定可以和苏轼李清照这样的伟人一样,探索到学识的真理,成就精彩的人生!
  在宋代风云变幻的社会中,词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词是火,点燃熄灭之灯;词是灯,照亮夜行之路;词是路,带领文人骚客走向心灵的黎明。词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各路文人抒情言志的窗口,是时代政治文化的写照,而苏轼的“自是一家”观点和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理论则是词得义发展繁荣和发挥作用的垫脚石和催化剂,是打開宋词华丽之门的钥匙,是宋词前行壮大的旗帜!
  浅析“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走进东坡和易安居士,体验宋词,感悟人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高新伟.《李清照<词论>的功过得失》.
  [3]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中册.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分别从联系、认识、思维和活动四个不同的视角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行了探讨。再以“一堂光的反射课实录(节选)”为例,指出了当前物理学习过程中知识浅理解的一些表现,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基于之前的四为视角和当前物理知识浅理解的表现,提炼出了有助深化理解的核心方法:联系、匹配与表达,并用此法对先前的案例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关键词:理解;四维视角;浅理解;联系;匹配;表达  物理知识的浅表化理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简介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影音影视技术。传统教学主要是依托于教师在讲台上利用黑板进行教学的模式,这样不仅使得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厌学现象。随着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意见的提出,我国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以及经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使用信息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影音影视技术融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进入的全面实施之际,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英语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重新定位,要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学工具”。本文着重分析和讨论了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并提出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阶段课程整合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多媒体网络  一、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術与课程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学术观点也日益成为了高考日益关注的考点,这不仅给中学的历史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更是对所有一线工作教师的一次提醒,那就是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最新史学研究动态,做到真正的传道授业,因此,本文试着以“唐宋变革论在中学历史中的应用”为例进行简单论述史学研究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唐宋变革论;中学历史  “唐宋变革论”这一观点,我最早是在20
期刊
摘要:种内个体间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可根据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来分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的存在是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重要条件。竞争的结果是一个有机体影响了另一个有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本文從玉米、大豆的种内种间竞争说明植物的种内种间竞争现象。  关键词: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密度效应;生物量  种内个体间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可根据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来分类。而竞争是存在于种
期刊
许多人都喜欢用“平凡”这个词来描述自己,用它的反义词——“伟大”来形容他人。的确,在茫茫的人海中,我们每个人只是海中的一朵小浪花,看似渺小,但并不代表不重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正是通过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以孙少平等人位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在复杂的矛盾纠葛里所展现人物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
期刊
摘要: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缓解压力、释放自我,初中音乐教学更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基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策略  引言  初中音乐是初中教育
期刊
中国社会是一个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的社会。讲人情、论关系在中国源远流长,“办事找熟人”的现象由来已久,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半个多世纪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了“熟人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在我们的传统社会里,人际之间织成了一张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或血缘,或姻亲,或地缘,往往沾亲带故。“熟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遵从人治而不是法治,关系越亲密,办事往往就越顺利,甚至可
期刊
摘要:拥有查询方便快捷、学习资源丰富、信息推送及时、社交功能强大、覆盖面广等亮点的校园服务型APP功能强大,但与此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泄露用户信息、隐私保护力度低、信息提供,访问人数多系统崩溃等问题。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对校园服务型APP在校影响力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此次调研增进大学生对校园服务型APP的认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去使用各类校园服务型APP,丰富大学生活。  关键词:校园服务型AP
期刊
摘要:要培养优秀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就先要进行运动员的选材。因此,在选材中就要把握一定的指标和标准,了解选材主要的参考因素,就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进行选材。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选材是运动员选拔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基础,必须要严格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选材指标和标准。  关键词:青少年;射击运动员;选材指标;标准;分析  射击运动需要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