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的教学衔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oneon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物理》和《建筑力学》教学课时数都大大减少,所以现在进行职教《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很必要。《建筑力学》是职教学校很多专业(如市政、建筑、材料等)的专业基础课。《物理》是职教学校很多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其中力学是职教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职教《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在教学和研究的侧重点上不同,但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基础课程的教学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有机衔接起来,增强教学的连贯性,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 职教《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的联系。
  对一般专业如市政、建筑、材料等,静力学理论、质点运动学理论、刚体运动学理论等在建筑力学中都是经常要用的。建筑力学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不同专业的建筑力学对物理学理论的需求是不同的。
  物理作为基础理论课程,虽然承担着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任务,但职教物理教材的编写绝不可能仅仅为某一门后续课程服务,因而某些内容的介绍不可能像专业或专业理论课程那样具体详细。物理教材的编写为了保持其内容系统性和连续性,往往会将在建筑力学中要用到的知识和内容分散在不同的部分和不同的章节中。但由于课时少或其它原因,现行的职教物理教学仍以经典物理学为主,近代物理学部分内容一般都简略或不讲,而这些内容恰恰对学生今后建筑力学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能够因地制宜地对现代物理学内容作适当的补充,为学生学习建筑力学奠定基础。
  现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综合,特别是要增进对复杂系统的认识。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也是学生涉及最早与工程实践最有联系的一门学科,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了许多理论基础和方法。对此,物理提供的方法是极其有用的工具。物理学研究方法既不是籠统的对经验的统计,也不是深究细微的描述分类或一丝不苟的逻辑,它强调的是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阐明基本原理,得出物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实际工程的情况往往相当复杂,对这样的复杂系统进行力学分析是不容易的。因此,从物理力学到建筑力学的过渡是一个必要的渐进过程。加强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教学的衔接是十分必要的。
  二、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教学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学改革是这几年来职教教学的热门话题,如何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的教学联系,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内容之一。职教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何加强其教学法衔接,是值得探讨研究的重要问题。
  建筑力学课程就其内容来说,由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组成,随着职教教学不断改革,建筑力学的课时数已经锐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理论力学内容涉及少一些,一般只能讲静力学部分,而在材料力学学习中还要用到运动学和动力学等相关的知识。职教物理力学同样包含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部分,因而笔者认为,在物理教材编写上,要力求做到与建筑力学的有机衔接,真正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一个好的基础作用。同时在职教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不应该仍然死守着过去那种保证本课程教学完整性的传统思想,相反要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调整,引入相互交叉的、必备的相关知识,并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使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加以解决,以适应不断改革的教学要求。
  此外,物理力学概念、定理、定律和公式在建筑力学中也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力和力矩平衡原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力的分解和合成原理,功的原理,牛顿定律,转动定律等等。但现有的职教物理和建筑力学教材对同一概念及定理定律的表述往往不一致,二者之间的脱节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由于教基础课程的教师不懂专业课,而专业课程的老师也不去研究基础课程,因而缺少教学沟通,造成教学脱节。如何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研究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衔接
  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物理侧重于对事物运动普遍存在的基本规律的研究,建筑力学更侧重于对工程实践中存在的力学规律的研究,因而其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它们有着许多共性和相似之处。因此在基础课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本课程的要求,应尽可能做到为专业课程服务。
  物理力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也应尽可能做到与建筑力学一致。例如:对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在建筑力学中总是简化为一个力(主矢)和一个力偶(主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得到简化的最后结果或者说简化到最简单的力系,而物理力学中一般只考虑主矢,不考虑主矩,往往易使学生产生误会。
  使用数学工具的问题是职教物理和建筑力学教学中都共同面临的问题,使用较高的数学工具,学生在学习职教物理时首先要用到,如矢量法。职教物理学习要比建筑力学的学习时间要早,应该让学生学习职教物理时就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使用数学是为了思考的节约,物理力学和建筑力学都离不开数学,对于教学来说无异于是在走一条捷径。
  总之职教《物理》是职教学校工科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为专业课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知识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所提出的要求,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使学生学好必要的基础知识,并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同时作为物理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了解和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将基础理论的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衔接起来,对教学内容应进行必要的重组、调整、删减、充实,建立起适合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做到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01年提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教材的开发、管理等各个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仍有许多完善的必要。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改革 教师素质     10年新课改,我国素质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数年的实践研究的成果,大量先进的教学模式、新版教材和教学方法等,从实验点
A series of co-polyimide (PI) fibers containing phenylphosphine oxide (PPO) group were synthesized by incorporating the bis(4-aminophenoxy) phenyl phosphine oxi
学生实验是物理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还可以使学生亲自动手近距离体会和感知实验现象,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知识,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性,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和操作过程,训练其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学生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学生实验分成传授新知识的实验、验证或巩固所学知识的实验及指导性实验三种类型
期刊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实验教学是学好建筑材料基本知识的重要环节,所以在理论教学中适时引进实验,将实验教学贯穿于建筑材料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可巩固理论知识,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针对我校《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现状、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寻找、探求一个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已成为
期刊
基层税务干部考核评价方法是国税系统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逐渐成为国税系统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但目前国税系统基层税务干部的考核评价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基层
Phenethyl-bridged DOPO derivative (DiDOPO) was combined with graphene nanosheets (GNSs) in epoxy resin (EP) to improve its flame retardancy. The results indicat
由于锗的离子半径与锌的离子半径相近,一般认为铅锌矿床中的锗主要与锌发生类质同像赋存于闪锌矿中,但也有证据表明,铅锌矿床中的锗也可富集于方铅矿中。对四川会东大梁子大
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要做好下面几点:一是初高中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在高、初中化学教学衔接方面的做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別  通过对比初、高中课标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这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堪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有创新的观念和方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更新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自觉动手、动脑,把创新实验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  1、通过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有了创新观念就为创新实验开了一个好头。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
期刊
We present here the thermodynamic investigation of in situ cascade polycondensation-coupling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PROP) for three cyclic aromatic 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