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中的学生实验刍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实验是物理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还可以使学生亲自动手近距离体会和感知实验现象,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知识,培养其学习的主体性,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和操作过程,训练其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学生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学生实验分成传授新知识的实验、验证或巩固所学知识的实验及指导性实验三种类型。
  一、探究新知识的学生实验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探究性实验,通常是边学边做实验。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在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时,教师应先讲述实验过程、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进行浮力知识的教学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测出塑料块的重力,之后把塑料块浸入液体中,测出塑料块所受浮力,并收集塑料块排开的液体,之后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并与其所受浮力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此在开始进行实验之前,要引导学生分析该实验中三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如何收集排开液体的方法。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中存在那些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分析,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使用传授新知识的学生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探究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目的和结论,在没有结论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探究观察时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步骤和实验的主要结果(即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应注意什么、观察什么、如何去进行操作),使学生能理解实验,准确地进行并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这种学生实验的感性阶段。
  ②在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例如,在前述有浮力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时,应启发学生思考该实验过程及结论的合理性。这是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③要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结论推广到一般现象中去,使学生举一反三地掌握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例如,应把从探究“塑料块在该种液体中所受浮力”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物体在其它液体中所受浮力”中去,总结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是对这种实验的归纳阶段。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学生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学生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这恰恰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液体内部压强”时,先结合有关生活中的实例及课本挂图,讲解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进行学生实验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亲自进行动手验证,进一步加深印象,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又如,介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先通过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再让学生做推墙的实验,以验证刚刚学习到的事实。
  使用这种学生实验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②在实验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验证液体内部压强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测压仪的探头除了放在不同深度处之外,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方向上放置时为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放在不同液体中呢?
  ③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如在就上述②中所提出的问题所对应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解释该现象,指出该现象所证实的问题。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指导性的学生实验
  这是指学生进行的自主分组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目的实验。在进行该种实验时,教师一般要进行实验指导或做部分演示。例如,在学生上分组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方面出现大错误,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部分实验的演示。例如,学生在进行“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弹簧测力计、天平等测量工具”的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先进行示范性演示,以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掌握操作的关键点。进行这种演示实验时,教师还应注意讲清操作要领。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要向学生说明“天平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拆掉托盘下的胶衬,然后调整零点……”等等,以便学生迅速准确的掌握实验要求。
  综上所述,学生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学生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操作规范性原则。即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的操作要合乎规程,做到准确、规范。②结果准确性原则。在实验前,应引导学生做认真充分的准备,选择效果最佳、结果最佳的实验方案,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实验达到准确的预期结果。③过程全局性原则。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要认真实验,又要注意理清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既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又要积极思考,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探讨了独立学院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书面语言。它是反映课文内容的一面镜子,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开发学生认知潜能的一把钥匙。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备课时,精心地备好一份板书,要根据教材的"编路",课文的"文路",以及自己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来全面考虑。  备板书要力求简明实用、形象、直观、构思精巧、体现教材的结构,扣住教学目标和关键词
期刊
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协调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对教学活动实行有效的控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的表现形
期刊
如果数学练习设计的精巧,既达到了巩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提高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要注重五个"性"。   一、人文性。  传统的数学练习,严肃有余而活跃不足,缺乏人文性,孩子一看就有沉重、紧张感,必然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
期刊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从社会信用的结构来看,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保障,也是建立
近些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破坏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务院提出的“分段管理”模式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国内许多学者、人大政
水利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保障水利工程建筑施工质量能达到规定要求.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
学位
【摘要】自2001年提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教材的开发、管理等各个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新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仍有许多完善的必要。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改革 教师素质     10年新课改,我国素质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数年的实践研究的成果,大量先进的教学模式、新版教材和教学方法等,从实验点
A series of co-polyimide (PI) fibers containing phenylphosphine oxide (PPO) group were synthesized by incorporating the bis(4-aminophenoxy) phenyl phosphine 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