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和他律,两者不可缺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他律是树叶,则自律是树根;若他律是向日葵,则自律是太阳。他律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才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我認为,自律与他律,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何为自律?何为他律?
   人与动物行为的最大不同在于动物的行为源于本能,而人的行为却要制之、抑之。这就是自律。他律是约束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规章制度,目的是使人的行为规范。
   若只有他律,没有自律,这个社会的发展将寸步难行。法律的威严人人皆知,可还是会有人因为懒惰或诱惑误入歧途。近年来,“毒文具”“毒跑道”“毒大米”等安全事件频发,使民众心有戚戚焉。那些生产“毒文具”、建造“毒跑道”或售卖“毒大米”的企业和个人,心中缺乏自律意识,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这类人不懂得用坚韧的思想武装自己,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不顾法律,跌入犯罪的深渊。
   现在的学生也面临着同一问题。父母将所有的期望都倾注在子女身上,可学生思想散漫,面对太多诱惑,无心学习,便开始“假努力”。这个词十分形象:我的努力只是呈现给外物的假象而已,我还是我,散漫的我。由此看来,他律的条条框框只能将人的身体行为囿于此,对于不自律的人,甚至连身体行为也难以控制。
   若人人自律,则他律为锦上添花之举措。若每个人都明了自身的义务、责任,并一丝不苟地去履行,去完成,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了吧。在此基础上的他律,便有了重要意义。这时的他律就像一个精致整齐的模具,限定出一个大的规则范围。让他律内容成为共识,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正在于此吗?由此观之,他律的大厦需要每个人的自律做支撑。
   有人说,遵守规则的社会是最自由的社会。为何?人人都已经将规则意识融为身体的一部分,看似严苛的规则早已成为行事准则,所以人感觉不到规则的存在,就像鸟儿的双翅没有被束缚。包拯的侄子包冕作为地方长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用来赈济灾民的钱粮。包拯查明事实真相后,按律处死了自己的侄子。包拯没有因为私情包庇自己的亲侄子,是因为他知道国家的法律是不容亵渎的,不能徇私,否则就有失公允,此后将难以服民。因此,他律是自律的保障。
   自律是树根,是基石;他律是绿叶,是色彩。有了坚韧的树根才有了翠绿的叶,有了坚硬的基石才看得到远方绚烂迷人的虹。
   模拟评分:基础等级20分+发展等级15分+语言表达17分=52分
   点评:本文中心突出,论点明确。作者从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展开辩证思考,体现出思维的严密性。开头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自律”和“他律”两者的关系。采用辩证思维展开论述,强调自律又不否认他律,体现思维的严密性。接下来结合事例展开论述,富有针对性。结尾的比喻十分巧妙,形象生动,有点题升华之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他文献
放下束縛了我一天的作业,抬眼时,满山的绿色映入了眼帘。阳光朦胧地照射着,夹带着露。出去放松一下吧,这么好的阳光!我这样想着。   出门右转,就是一条林间小道。两旁都是青葱的树木,地上几寸高的灌木丛和小草交错着,满眼都是充满生机的颜色。   一路往前,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走了一小段路,一小点红色冲击着我的眼眸。那是一滴鲜红,在一大片绿色中,被衬托得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是一朵彼岸花!心中感叹着,脸
期刊
现在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角度基本都有个一二三四,所以完全走题的情况通常不会出现。但是立意仍有高下之别,类似于打靶的精准度,这种审题的精确度就在于你是取一还是取二?那么如何才能确保你的审题立意是最佳的那一个,要点只有一条:树立“主角”意识,抓住矛盾的实质所在。下面以对两道作文题材料的分析来引领同学们的思维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1.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
期刊
入乎其内  《劝学》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的诗句告诫我们,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结合自身经历,提醒我们穷究事理需要的是亲历与实践。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下一句是“绝知此事要躬
期刊
“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义诗赋皆是也。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  ——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   这篇文章作于1869年(同治八年)八月。这一年,曾国藩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奏请按湘
期刊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不管你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会公平地分配给你大好的时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八万六千四百秒,不多不少,就看你如何合理安排了。也许有人会在一天里碌碌无为、虚度时光,也许有人会在一天里创造出一项伟大的发明或是研究探讨出一种新的元素。而时间也会公正地给这两种人以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者,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们用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会自律,而动物一切行为皆源自本能。人的行为却要控之、制之、律之,只有这样才能称其为人。每个人在纷繁复杂、花花绿绿的世界中前行,势必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人性的弱点有时必须通过道德、法规、法律来约束,使得人们不得不有所收敛。这就是他律。   “自律”和“他律”,哪个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期刊
事件概   近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出公开信,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特别是餐饮浪费上走在前、作表率。   从短缺到温饱再到小康,我们不能未富先奢   75岁的赵大爷祖籍河北,现在跟随儿女在北京定居。他告诉记者,平时生活中会看到一些铺张浪费的行为,感到很痛心。“我们这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分析学生在校刷饭卡数据,找出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顿饭消费低于平均值五元的学生,直接把资助费用打入学生饭卡。这样的“隐形资助”并非个例,早在大数据技术尚未成熟的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运用数据技术首创“隐形资助”,目的在于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等都以这种方式默默资助学生。而有
期刊
“我只想要拉住流年,好好地说声再见,遗憾感谢都回不去昨天……”一首《纪念》在耳边响起。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说:你走了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摆脱怀旧的负重。我的心中不由生出疑问: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怀旧呢?   什么是怀旧?   怀旧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生理疾病。在17世纪,人们认为这是由大脑神经元病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发病时可能伴随心律不齐、食欲不振、失眠、焦虑等生理或心理症状。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