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只想要拉住流年,好好地说声再见,遗憾感谢都回不去昨天……”一首《纪念》在耳边响起。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说:你走了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摆脱怀旧的负重。我的心中不由生出疑问: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怀旧呢?
   什么是怀旧?
   怀旧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生理疾病。在17世纪,人们认为这是由大脑神经元病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发病时可能伴随心律不齐、食欲不振、失眠、焦虑等生理或心理症状。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怀旧都被等同于怀乡。一直到20世纪后期,怀旧才开始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怀旧不仅仅是怀念故鄉,也怀念故友、往日时光等……“怀旧是对过去的饱含情感的一种渴望感。”这是来自最新《牛津英文词典》关于怀旧的公认定义。
   人在怀旧的时候,故事的主角大多数都是自己。怀旧是一种与自我高度相关的情绪,不仅如此,怀旧的内容也常常围绕“我”与“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而且比起单独回忆过去某一个时间段的自己,我们更倾向于怀念自己与重要的他人的互动,怀念那些彼此共同经历的、有纪念意义的时刻等。那为什么要怀念这些?
   怀旧有什么作用?
   首先,怀旧对情绪有积极影响。当我们感到恐惧、不满、焦虑和不确定时,怀旧能够使我们平静和镇定下来,这是由于怀旧有一些补偿性的作用。
   其次,怀旧帮助我们获得积极的自我认知。其实,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并不是一些过去经历的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对自己过去经历的主观理解。在记忆里塑造和重塑自己生命故事的过程,才让我们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这些理解与思悟通常是积极向上的。
   怀旧还能对抗一种“存在无意义”的感觉。死亡的不可避免,让我们感到恐惧,甚至还会让人产生一种对当前生活的无意义感。而怀旧,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赋予人生经历以意义的方式。怀旧能够在我们感受到死亡或恐惧时,帮助我们感受到更多生命的意义。
   怀旧,其实是给人们提供另外一条达成“寻找生命意义”的目的的道路。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真正发生了什么,而是你觉得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都无法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过去、解释过去的角度和方式。
   愿你能令过去为你所用。
   (作者系浙江省磐安中学昭明文学社学生,指导教师:陈浩楠)
  点评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作者从怀旧的原因、定义、作用等角度阐释了怀旧的存在价值。引用手法的使用,让文章情理兼具,意趣横生。结尾“愿你能令过去为你所用”,升华了文章主旨,写出了怀旧的意义。“首先”“其次”的使用划分文章结构,值得学习。
  (汪茂)
其他文献
小黄花总是与黄蝴蝶同时出现,仿佛是一个百年孤独的家族的悲歌。  黄色是一种象征灾难到来的颜色。当第一朵黄花在第一代布恩迪亚人的牙齿上长出来时,他完全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了,孤独封闭,不与人交流。就如羊皮卷所言“第一个人绑在树上”,最终被家族所抛弃。只有乌苏坦尔,他的妻子记着他。   当第一辆黄色列车开入马孔多,香蕉公司的殖民者侵略著这片土地,剥削、压榨,最终将起义的3000多名工人的尸体,用一个又一
期刊
放下束縛了我一天的作业,抬眼时,满山的绿色映入了眼帘。阳光朦胧地照射着,夹带着露。出去放松一下吧,这么好的阳光!我这样想着。   出门右转,就是一条林间小道。两旁都是青葱的树木,地上几寸高的灌木丛和小草交错着,满眼都是充满生机的颜色。   一路往前,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走了一小段路,一小点红色冲击着我的眼眸。那是一滴鲜红,在一大片绿色中,被衬托得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是一朵彼岸花!心中感叹着,脸
期刊
现在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角度基本都有个一二三四,所以完全走题的情况通常不会出现。但是立意仍有高下之别,类似于打靶的精准度,这种审题的精确度就在于你是取一还是取二?那么如何才能确保你的审题立意是最佳的那一个,要点只有一条:树立“主角”意识,抓住矛盾的实质所在。下面以对两道作文题材料的分析来引领同学们的思维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1.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
期刊
入乎其内  《劝学》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的诗句告诫我们,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结合自身经历,提醒我们穷究事理需要的是亲历与实践。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下一句是“绝知此事要躬
期刊
“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义诗赋皆是也。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  ——曾国藩《劝学篇示直隶士子》   这篇文章作于1869年(同治八年)八月。这一年,曾国藩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奏请按湘
期刊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不管你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会公平地分配给你大好的时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八万六千四百秒,不多不少,就看你如何合理安排了。也许有人会在一天里碌碌无为、虚度时光,也许有人会在一天里创造出一项伟大的发明或是研究探讨出一种新的元素。而时间也会公正地给这两种人以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者,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们用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会自律,而动物一切行为皆源自本能。人的行为却要控之、制之、律之,只有这样才能称其为人。每个人在纷繁复杂、花花绿绿的世界中前行,势必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人性的弱点有时必须通过道德、法规、法律来约束,使得人们不得不有所收敛。这就是他律。   “自律”和“他律”,哪个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期刊
事件概   近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出公开信,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特别是餐饮浪费上走在前、作表率。   从短缺到温饱再到小康,我们不能未富先奢   75岁的赵大爷祖籍河北,现在跟随儿女在北京定居。他告诉记者,平时生活中会看到一些铺张浪费的行为,感到很痛心。“我们这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分析学生在校刷饭卡数据,找出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顿饭消费低于平均值五元的学生,直接把资助费用打入学生饭卡。这样的“隐形资助”并非个例,早在大数据技术尚未成熟的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运用数据技术首创“隐形资助”,目的在于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资助。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等都以这种方式默默资助学生。而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