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迁移及示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学习迁移给留学生带来的种种影响。本文首先说明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概念,其次着重探讨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母语对目的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本文将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目的语和本族语的对应关系分为四种: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及词汇冲突,然后从这四个角度分别探讨正迁移及负迁移的影响。
  关键词: 学习迁移 汉语 英语 词汇对应
  一、迁移的定义及分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涉及对于自己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可能会促进学生学习,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起抑制作用,这就是学习迁移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迁移指的是在一种条件下进行的学习对在另一种条件下进行的学习的影响。人们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一通百通”,都可用学习迁移的道理解释。
  学习迁移有几种分类方式,我们这里从迁移的影响结果分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1]。正迁移是指,将已有的知识、技能等在学习新知识及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从而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这就是先前的学习对于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正迁移现象。正迁移现象可以表现在不同学科之间,例如学习语文有助于学习外语;也可以表现在同一学科的不同方面,例如小学数学的学习保证了中学代数的学习。负迁移是指,表现在学生对于新旧概念之间互相混淆,从而产生干扰。例如学习汉语拼音对于学习英语国际音标有干扰。我们认为,负迁移现象一般是暂时性的,是经过练习、训练后可以被克服的[2]。贾德认为原则的了解可辅助学习的迁移,而教学的方法乃与迁移有极大影响。教学时倘能善为联络,引起学习者的广大兴趣,则必可使正迁移的程度提高[3]。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譬如,对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要充分对比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
  下面我们着重探讨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在英汉翻译方面所面临的学习迁移问题。前人将英汉翻译问题分为四种情况,即词汇偶合,词汇平行,词汇空缺,词汇冲突[4]。其中词汇偶合、词汇平行两种现象可归结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迁移现象,而词汇空缺、词汇冲突两种现象可归结为负迁移现象,以下就这四种现象一一说明。
  二、英汉翻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正迁移影响
  首先我们来探讨两种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起正迁移作用的词语对应关系。
  1.词汇偶合
  由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选择词汇时,英汉两种语言不可能出现完全一致,但有时在遣词造句方面英汉两种语言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就是词汇的偶合现象。在对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这无疑是最有利于学生掌握的一种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两种语言中的词汇是完全对应的。
  以head为例:
  ①the top part of your body,which has your eyes,mouth,and brain in it头;头部
  ②the mind or brain头脑;脑筋
  ③the size of a person’s or animal’s head,used as a measurement of distance or height(人或动物的)一头长,一头高
  ④a continuous pain in your head(持续的)头痛
  ⑤the person in charge of a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and in charge of the people in it负责人;领导人
  ⑥the person in charge of a school or college校长;院长
  ⑦the side of a coin that has a picture of the head of a person on it,used as one choice when a coin is tossed to decide sth硬币正面(有人头像)
  ⑧the end of a long narrow object that is larger or wider than the rest of it较宽大的一端;头
  ⑨the top or highest part of sth顶端;上端
  ⑩the place where a river begins(河流)源头[5]
  就head这个词来说,其在英语中的任何一个义项都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义项,因为英语的“head”和汉语的“头”是完全对应的关系,这类词是最容易学习的。
  其他的例子:to see stars=眼冒金星
  bad eggs=坏蛋[6]
  下面我们谈谈同一动物名称所表示的语义偶合现象:
  有时,不同民族对一些动物的特点有相同认识,从而就对一些动物的名称产生相似联想,例如“狐狸”与fox(“狡猾”)。
  Don’t trust that man,he’s a sly old fox.
  不要相信那个人,他是狡猾的老狐狸。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fox”与“狐狸”,无论是指示义还是隐含义都相同。因此,当母语是英语的学生学习汉语中的这些对应词时,就会受到正迁移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2.词汇并行
  词汇并行是指在不同的语言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词在两种语言中本义不同但引申义相同。也就是说,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对某个特定的词或词组所表达的意思并不陌生,只是相同的意思在汉语中要用另外的表达方式表达。因此,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只要对中国文化稍作了解,找好在汉语中与自己母语相对应的说法,词汇并行现象也是会对学习者起正迁移作用的。   比如汉语中的“未雨绸缪”是说“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关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而英语中则说:While it is fine weather,mend your sail(修帆趁天晴)。又如在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坚强者时”,汉语的表达是“疾风知劲草”,而英语中则说“a good ship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出好舵手),尽管比喻义相同,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理环境中各自引起的联想不同[7]。在学习这些习语的过程中,留学生可以先了解中国的相关文化,然后对照自己国家的文化进行记忆。
  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能离开汉民族的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特点,只有抓住了民族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汉民族的内涵,达到正确学习、理解、运用汉语的目的。
  英汉两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这就难免会导致文化的不同。中国人经常说“菩萨保佑”或“上天保佑”,以此表示希望获得安慰,这是由于中国人多数信佛教;而英国人多数信基督教,他们信奉的是上帝,因此,英国人常说“May God bless me!”。又如“三个和尚”的典故,“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要把这句典型的中国谚语翻译成地道的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西方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如果只重传意,则可套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如果重形式,则可以用直译加解释的方法进行注释:One monk,two buckets;two monks,one bucket;three monks,no bucket,no water——more hands,less work[8].如何注释,就要看注释者更注重哪个方面。这样翻译过来就能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谚语,因为这种译法在留学生理解起来运用到了他们已有的知识,在学习汉语的过程受到了正迁移的影响,所以有助于留学生的学习与记忆。
  三、英汉翻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负迁移影响
  下面继续探讨两种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时起负迁移作用的词语对应关系。
  1.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是指不同语言之间词义或词语的非对应现象。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理解,因此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词汇空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给语言学习者带来较多困难的现象。
  首先,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不同,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语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具有对等意义的词语。例如在英国,竹子不是本地的植物,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可能不知道竹子为何物,在学习这个词的时候,脑海并没有本民族的对应物进行对比,因此会有负迁移的影响。
  其次,英汉两个民族宗教信仰不同,这就难免在文化中出现真空地带,即文化空缺,这种空缺在词语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中英两国之间有很多文化方面的空缺,比如中国的农历节气、天干地支、道教、阴阳八卦、武术、中医等,这些词语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语来表达这些异国文化现象。母语是英语的学生在学习这类汉语词汇时,就会显得困难一些,因为在他们的本族文化中并没有这些词语。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词汇空缺现象,这一现象造成学习汉语的困难。这就需要汉语学习者多了解中国文化,尽量减弱这种负迁移的影响。
  2.词汇冲突
  词汇冲突是指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现象虽不多,但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容忽视。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同一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概念意义相同,但是褒贬义不同。我们在对英汉词语文化内涵作对比时,应注意到许多词汇在汉语中表示积极的、正面的意思,而在英语中却可能表示消极的、反面的意思。例如“peasant”在英语中通常表没有接受过教育,缺乏修养,举止粗鲁的意思。而在汉语中,“农民”一词是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并没有英语中的那种贬义。这就会导致一些汉语学习者以为“农民”就是peasant,其实farmer一词才准确对应汉语中的“农民”[9]。
  第二种是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同,但联想含义相反。这类现象主要是表示动物及植物的一些词,其真正意义是不同的民族赋予相同事物以不同联想。汉语的“龙”和英语的dog就很有代表性。“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所引起的联想多为正面意义,然而,在英语中,它与邪恶、恐怖相联系。如果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龙”这个字时不知道龙在中华民族所代表的意义,就不能真正理解“龙”的意义。例如有些留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望子成龙”及“亚洲四小龙”的意思。
  四、结语
  在对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词汇偶合和词汇并行这两种现象,充分发挥学习正迁移的积极影响,在教学初期多学习这两种词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逐步引入后两种词汇,逐渐地引导学生注意到学习负迁移的影响,并且有目的地减弱这种消极影响,这样能够帮助外国学生循序渐进地、更好地学习汉语。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章永生,著.教育心理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
  [3]高觉敷,编.教育心理[M].福建教育出版社.
  [4]Nida,Eugene A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认识活动,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达到教学目的。本文从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阐述了基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产科学及护理》中妊娠生理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妊娠生理》  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认识活动,为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探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认为翻译教学中的选材要具有多样性与真实性,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的翻译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翻译问题的解决中,并重视翻译的过程,旨在通过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以获取解决现实翻译问题的能力和提高翻译综合能力,最终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 网络 真实文本 翻译教学  一、引言  根据近年来
二十五年的教学生涯,我已渐渐有了职业倦怠感,步入中年不再有激情,有的是中庸之心,平淡之境。课堂中的我还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师的职责,通过这次“示范性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国培,回想学习中,多位专家的讲座为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教学理论链接起我们犹如散落珍珠的教学经验,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鲜活的案例使我震撼,我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深深意识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知道了怎样更好地爱学
摘 要: 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实践能力和敢于挑战的精神,反观当下对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受挫折能力的教育并不尽如人意。作者通过生活与哲学的学习,结合中学生教育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结论如下:当今社会应该重视个人的兽性教育,培养个人敢于对社会不良现象说“不”并能付诸实践的能力;兽性教育既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又能增强其意志力丰盈其“魄力”,敢于创新。  关键词: 兽性教育 儒家思想 思想教育  
摘 要: 本文基于作者实际讲授《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经历、依据小学期实践授课调研结果、采用智慧教学、通过方法实践,阐明智慧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 智慧教学 实践研究  1.《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介绍  《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八部分组成,分别是招募并留住伙伴、财务表现、工作环境、资源配置、客户与质量、项目管理、决策管理、变革管理八个单元
目的:通过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癫痫样放电模型,探讨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受体)激动剂(氯硝西泮、蝇蕈醇、异孕烷醇酮)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的影响。评估γ-氨基
摘 要: 为了探讨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本研究将84名2011级临床本科生随机分为PBL教学法和PBL小讲课结合CBL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及考试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PBL小讲课结合CBL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查阅文献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明显高于单纯PBL教学法,其理论及案例分析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研究方法。(1)PBL组教学实施:①
想要慢生活,必须辛勤地积累和沉淀,才可以有能力让自己懂得取舍,从心灵上慢下来坂田手造文化街的“福喜妹”搬家了,升级了。两年前,“福喜妹”在手造街刚亮相时,便成了这条街
摘 要: 一直以来,残疾人职业教育大多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选择适合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有效方法是摆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面前的主要任务。有效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极大地弥补了残疾人职业教育中的不足,使残疾人职业教育教育质量大大提高。  关键词: 残疾人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一、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残疾
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赵爱莉,梁振富,张恒善,牛建光(吉林市农业科学院132101)1991~l993年吉林市农科院在桦甸市6个乡(镇)进行大豆增产技术试验示范面积2040.5hm2。3年平均产量3144kg/hm2。l994年继续在吉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