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读文本扎实训练读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认为,教师应认真阅读文本,并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注重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为主的训练模式,研究读写的方法,提升学生读写素养。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小学低、中、高三个年段读写的具体训练方法。
  关键词:创造性解读文本;读写结合;言语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67-1
  笔者认为,教师要教好语文,就必须做到认真研读文本,扎实训练读写。
  一、认真研读文本
  1.用心地阅读文本。
  文本解读的起点,不是看教参,不是网上查阅各种资料,而是沉下心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真实的感受,读出文本的新意。
  读到《北大荒的秋天》不光是读到北大荒的景色美、物产丰富,而且联想到如今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都要归功于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无私奉献;提到《蒲公英》不仅要明白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更要明白做人也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解读《拉萨的天空》一课时,文中11个蓝字是不是重复啰嗦?作者这样写的独特用意都是作为我们教师应该用心去品味和揣摩的。只有教师对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而不单是借助教参和资料,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引领他们驶向新的语文世界。
  2.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文本解读最重要,不读懂文本就不要开始教学。文本解读的起点在哪里?不是看教参,不是网上查阅各种资料,而是静下心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读出自身特殊的感受,读出教学中独到的创意。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时,将教学流程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复习词语;二是讲故事;三是续编故事。每个板块的设计都是为了复述课文内容服务的。在第一板块中,薛老师结合出示的词语横着读、竖着读都可以把故事的情节串联起来。第二板块出示2、3小节,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改编成故事。最后一个板块是续编故事。整个课堂教学让人耳目一新。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还是要学会钻研教材,深入研读文本,然后跳出文本,再去思考如何合理研制教学活动的设计,让我们的教学简单,训练扎实。
  二、扎实训练读写
  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师应为学而教,以学定教。教师的责任是指导、引领和点拨。教师应研究读写的方法才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低年级学段,教师应关注一些在生活情境或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词语;关注文本中典型、规范的句式、语段的迁移。如《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美”字,让学生读它的美,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审美情操得到熏陶和感染。学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模仿文中句式写话:倒映在池塘里,像。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子说话,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拓展延伸阅读与说话相结合,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类似的课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画好图画,并配上美美的文字。
  2.在中年级学段,教师应重点指导一些构段方式迁移,总分构段,承接构段(石榴);一些修辞手法迁移(槐乡五月:似……像……如……);有序描写(石榴籽——介绍水果);一些写作手法(点面结合)等。这些知识点或语言形式的运用,教师不能点到即止,更不能做甩手将军,而要作细致的指导和扎实的训练,如总分、点面结合应作为重中之重。
  课文《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文章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思,体会二、三自然段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庐山云雾的奇丽。教学到此并没有结束,我在教学中,对于这种构段方式,着重讲解并引领学生灵活运用这种写作手法进行段落训练:大课间活动真快乐。。花园里的花争奇斗艳。。学生在学会了这种构段方式后,很快就能灵活运用。写完后,老师还要批改并评讲,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扎扎实实的训练和提高。
  3.在高年级学段,教师应侧重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写作手法、特殊语段句式的迁移,与低中年级比,要体现语言组织的逻辑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独特性。如《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龍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语言浅显。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板块教学。第一板块:词串学习;第二板块:整体把握;第三板块:迁移仿写。在第一板块的词串学习中,我要求学生抓住每种恐龙的特点,体会运用比喻的精妙。在第二板块中,我抛出一个总领性的问题:课文围绕恐龙,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和老师的互动总结出:形态特点、活动方式、食物差异、繁殖方式、生存年代。这样,学生对文本就清晰明了,学生学起来就觉得轻松。在第三板块,我启发学生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一种恐龙,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钟的仿写训练不但迁移到孩子的已有知识的整理,还落实了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动笔能力。从学生的片段交流中可以得知大部分孩子已经学会了对课文写法的迁移运用。针对高学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写作中应该在谋篇布局上做文章,并作适当的点拨和引领。
  作为教师,我们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要把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语言运用能力是需要训练的,教师首先要有训练意识,然后从教材中寻找相应的教学资源即文本蕴含的教学价值,为学生搭设运用平台。这才是我们语文老师在新课改后应该做的实实在在的事。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人才素质的培养。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将“三维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三维教学目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106-1  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物理课堂教学
摘 要: 教学设计是促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顺利且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设计时主要应考虑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节的安排,本文就以高中数学中导数这一节内容为例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并且文章最后还根据实施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数单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33-01  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11-1  日常的课堂教学信息量较大,讲解的例题较多,但学生的主动思考时间不够,缺乏思维的张力训练。笔者认为,要让学生依靠记住大量题型的解法是不现实的,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因此,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设置认知冲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一、设置认知
摘 要:班主任工作六个年头,体会到的有满腔激情的热辣,有不被理解的辛酸,有师生互动的清甜,也有起早贪黑的辛苦。“酸甜苦辣”调配成一道独特的人生大餐,而我这个“厨师”也在不停的翻炒之中找到了一些小妙招。  關键词: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99-1  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六年,期间遇到不少难以处理的事情,通过冷静的思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作为一门外语课程,英语不仅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倍加吃力,更重要的是时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改善这一境况,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收获理想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电子科技与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有效地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英语;应用  中圖分类号:G6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现如今的阅读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阅读和习作完全分离,导致学生或厌读怕写,或只读不写,语文能力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建立读写一体的阅读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具体从找准读写契合点,让教学有的放矢;把脉活动过程,让教学有迹可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读写契合点;读写一体;读写能力;教学效能  中图分类号:G
摘要:高中是一个新起点,学业量增多,难度也增大。物理本来就是比较难懂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所付出和最后结果不成正比,因此受到打击,失去对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勤奋,更要求学生具有抽象的思维能力。本文以此浅谈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抽象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42-1  引言 
摘 要: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图文并举、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优化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发挥其特殊的功能和艺术魅力,优化课堂教学,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摘要:语文教学的实质,语文教学的魅力,语文教学的辉煌,应该聚焦于“以人为本”的课程教育价值观,而事实是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将此目标落实得相当艰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将语文课程教学中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漠视与弱化。由于这一目标在文字表述上的空泛,语文教师很难将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做到有效的衔接,这样教学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情感的荒漠化、边缘化,语文课程教学“人文性”的落实将无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结果导致教学成果差异明显,成为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固有的大班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方式,一样的学习目标,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針对学生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关键词:差异必然性;差异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