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火”与“惑”

来源 :中国连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9年一声锣响,百安居开道中国家居市场,到现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民族企业随外资起跑后日渐给力,中外品牌群起共舞,既呈“火热”之象,又带给人们些许“疑惑”。
  
  连锁业在中国家居领域落子,其实不过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事。几番博弈,几度春秋,时来也有十几年的历程。自1999年一声锣响,国际巨头百安居开道中国,到现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家居企业扩张路上熙熙攘攘,国内资本随外资起跑后日渐给力,民族企业与世界品牌群舞,天地之间哗然一片。由市场表现来看,既呈“火热”之象,又带给人们些许“疑惑”,现在已是“火”与“惑”同在。
  
  外资“惹火”市场催化卖场模式之惑
  
  “火”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尤其是建筑经济的持续升温,对装饰、家居行业而言,必然造就销售旺季的长盛不衰。正是市场需求的积极变化,带来了家居业的急剧扩张,家居连锁企业不断复制门店,品牌也不断有新生面孔加入。扣着改革开放的律动,黄皮肤、白皮肤……各扛战旗,市场争斗火热。外资首先以百安居为例,继成功着陆后,这家身披连锁超市时髦外衣的欧式新贵随即亮相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设立数十家门店,几年内成为中国市场上建材连锁超市第一品牌。2006年,家得宝收购天津家世界,展开中国扩张之旅,来势汹汹。由他们领衔的这股股外资连锁冲击波一度让中国市场兴奋起来,许多民族家居企业也在学习启悟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应该说,是国际商业模式的火炬助燃了中国市场的空前火爆。
  随着这种火爆,关于发展的疑惑和争论也不消停。我们知道,超市业态是海外泊来品,其引进为国内传统家居行业带来了管理的升级。在多年的磨合中,目前形成了两个特征鲜明的队列。一是以百安居、家得宝、乐华梅兰等外企及本土鉴行翘楚东方家园、好美家等为代表的“联军”序列,这是沿用统一采购、统一结算模式的家居超市队伍;而另一个是以国内家居巨头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及京城蓝景丽家等为代表的“整合派”,走的是提供租赁场地、收取租金的具有部分传统色彩的卖场模式,既有超市业态一面,又有传统卖场一面。在他们那里,一些流行的国际商业模式似乎“水土不服”,于是他们没有仅仅把功夫停留在跟随模仿上,而是依据国内当地消费习惯进行了大胆变革,即在家居超市的基础上,引入传统市场摊位制业态,跨入多业态融合的时期。就此,在业态模式上的优劣之争从未在两阵营中停止过。哪种更胜一筹?这成为了家居连锁业的一大疑惑。
  有报道指出,在市场大浪淘沙中,两大队列内众多家具建材市场、商场、专卖店及超市或辉煌成长或落寞消失,留下者,有的通过业态创新,在卖场与超市多业态融合经营的路上逐步走向成熟;但仍有些坚持既有特征者,迎着竞争风云,以自身市场行为稳健探索,给行业发展多一种选择和答案。
  
  本土企业热身或致“国进洋退”之惑
  
  话说回来,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多少对中国家居市场引发了震荡,特别是一些外资企业颇为伤身。2009年7月和10月,家得宝先后宣布关闭青岛店和沈阳店;2010年5月,家得宝北京分钟寺店关门;2010年11月,家得宝天津东丽店停业;2011年1月21日,北京西四环店也关停。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家得宝连续关闭5家门店,从全国12家到目前仅存7家。当然,可能是一个经济危机的流感引的多病齐发,但似乎从中可以窥见,随着国内家居企业受外企刺激即行“热身”后的耐心成长、率性纷起,外资连锁在适应中国市场环境方面,比之本土企业渐显先天劣势。如果在企业管理等软硬件上不断缩短了差距的话,还应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据家得宝官方声明,其不会放弃中国发展战略,将适时公布进一步开店计划。一边是国际家居连锁开始碰壁,一边是“不抛弃、不放棄”的豪言壮语,于是对外资好景不再的疑窦丛生,人们引目以待:看下一步外资家居连锁企业如何转向和布局?
  
  品牌“对火”卖场竟有福祸相倚之惑
  
  而中国家居连锁业发展到今天,在连锁扩张与利润考量的动作和本心上,也逐渐是存在了争议和疑惑的。现在的情况是,伴着经济复苏的春风拂面和市场化气候的日益浓郁,诸多民族企业扩张步伐加快,劲头惊人。位列国内家居流通业排名榜首席的全国连锁品牌红星美凯龙,目前在中国各地已经开办了76家卖场,干得热火朝天。而有意思的是,在2011年一次家居论坛上,一个网络词语风行起来:被扩张。矛头指向的正是如今掌控着不少家居品牌渠道命脉的家居卖场。我们知道,作为本土“整合派”卖场龙头,红星美凯龙最值得推崇之处就有将“全球名牌捆绑式经营”的做法,而与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卖场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嫁接其扩张的身形,把自己的专卖店、摊位铺面开拓到全国各地,也的确是这些年来许多有实力的家居品牌一直值得称道的事。但现在的问题来了,许多家居品牌似乎暂时不愿或无力继续扩张,至少是不乐意这样高速扩张,可由于已经上了家居卖场的战车,不得不与持续扩张的卖场一同迈出连锁的脚步。“家居卖场开得太多了,我们的利润被摊薄了,有的经营不下去了,被扩张了。”随着连锁卖场越开越多,这些傍着卖场长大的品牌忽然发现脚步越来越沉重,跟,还是不跟?这又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家居卖场在各地连续的攻城拔寨,必出现供大于求局面,这便要通过市场来调节。其实,业内人士认为,若一个品牌在卖场系统中赔的比挣的多,则这个卖场自然会被抛弃;若卖场还有不少优势店面,是厂商、经销商挤破脑袋想进的,则卖场为何不把这些商家绑到自己的扩张战车上,一起向全国市场挺进呢?家居品牌与卖场实际在进行一场市场博弈。底线在哪里?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这给人的启示,似暗含家居连锁业洗牌大限将至之意。
  
  专业“细火单炼”隐见求全求单之惑
  
  同时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家居连锁领域还有一个突生的新变,就是专业店的投石问路,这种做法也在一片疑惑中渐显成色。例如2009年居然之家旗下的丽屋五金涂料超市呱呱坠地,并开始对外独立扩张;还有2010年红星美凯龙建立的最大单体卖场落户香河家具城,该专业店和以往那种综合卖场不同,很大程度上是专注地面对专业客户,成为各大家具企业的展厅和分销地。现在,一些跟进的家居巨头也在着手专业店建设和扩张,尽管仍有人还在犹豫观望之中。接下来的日子里,是做专业店,还是综合卖场,是讲究一个专业的细分化,还是力避单一化,是求专精深,还是全面细致周到,抑或二者兼得,双管齐下?专业分得太细好还是不好,专业搞得太专是优是劣?又一个问题摆上了台面。
  未来家居连锁“火”是怎样,“惑”又几何,答案只要看市场的脸色了。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中国早期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儿童教育培训行业已经成为了中国极具成长性的行业之一。而纵观中国的早教机构,大多数是引进国外理念或者直接加盟国外品牌。    以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法国为例。  美国早教以释放潜能、提供自由开放式的氛围为主,在内容上特别强调了五个方面,即社会、情感、审美、智力和语言发展。  德国早教重在益智开发,从小让孩子“绘制地图”,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字
期刊
作为一个拥有几十家产后恢复连锁机构的总裁,褚红非常忙碌。2006年,大陆产后恢复行业还处于培育期,褚红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明星妈咪产后恢复机构。从开设起,褚红就一直坚持产后恢复是一项系统工程,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互关联,要让妈妈摆脱生产后的烦恼,不仅恢复健康的身体、标准的身材,更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正确的观念,让更多中国人重视母亲的需要。  5年来,明星妈咪以领先的理念、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特许经营体
期刊
东方金子塔,连锁教育的先行者,10年打磨,10年勃发,10年积累。时间是品质的保障、品质决定品牌,品牌决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了未来可以走多远。东方金子塔正阔步前行。    打开东方金子塔学校的网站,在学校荣誉栏一页里,一串串令人晃眼的牌匾叙说着学校的辉煌——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评审命名的首家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十一Ni'’科研规划课题“先进科研单位”、“中国十大品牌教育培训机构”、“全
期刊
他们曾是中国连锁业、甚至说是中国商界发展的明星。但因种种原因,陷入沉寂,過早地离开了主流商业舞台。但他们同样是中国连锁发展史上的坐标,他们的经验教训是一代商界强人留给后来人的宝贵财富……
期刊
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连锁业国际化的主流,是本土企业不断向外资企业学习先进模式并融入本土实践,那么眼下的情况和趋势是,一些规模较大、发展较为成熟的本土企业开始尝试海外市场的资本运作,这将助力中国连锁企业更多地参与未来全球竟争。    过去20年问,中国连锁企业的经营水平提升、经营模式的创新是伴随着“国际化”逐步实现的。例如,家乐福在90年代为中国带来了大卖场经营模式和理念,“7—11”在中国开出了
期刊
亚细亚将服务理念引入商业经营,然而在另一方面,亚细亚给后来者的教训是,不要盲目扩张。每個区域的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不一样,零售企业在跨区域发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亚细亚”现象    在20世纪80年代,郑州二七广场一直是华联、西城、人民、德化等四家大型国有商场的天下,彼此各守“一亩三分地”,相安无事。  然而,历史往往是在一瞬间被改写。  1989年5月6日,星期天,风和日丽。仅用了198天
期刊
超过资金和管理实力的盲目扩张早已是中国企业界的低级错误,而杜厦身为南京大学经濟学硕士,怎么居然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呢?答案只有一个,杜厦在豪赌上市。    杜厦以十年时间打造的由家居、家乐和家房构成的“家世界”商业帝国,却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被美特好、家得宝、华润瓜分,十年心血化为黄梁一梦。    走火入魔    2007年3月21日,华润集团发布公告称:其控股企业华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正式签署协议
期刊
“改变陈晓时代的做法,对供应商采取新的政策以获取更大的盈利空间,增强股民的信心。”国美内部人的这话好像没说完,接着应该是“在更高价位套现”。    新开480家店、将供货商每月的返点由去年的16%提高至19%以上……“收费预期”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再一次悬在了国美供货商的头上,一系列举措已经让供货商开始担心:国美将重新恢复黄光裕时代对供应商的强势政策,大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会由此转嫁到众多供应商的身上
期刊
“买家电到国美”,伴随着1991年这则《北京晚报》中缝广告,家电连锁店逐渐替代百货成为了人们买家电的新去处。家电连锁此后逐渐成为连锁业集中度最高的行业。    雏形初显    家电连锁崛起于家电供不应求,毛利奇高的时期。在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而家电连锁却靠“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得以迅速壮大。  靠薄利多销起家的北京国美在1994年创新了供销模式,脱离中间商,与上游
期刊
中国的超市起步于大变革时代,随着百货地位下降,逐渐发展成零售业主力业态,其后经过一番国内外资本大博弈,行业集中度日益凸显,渐入理性发展期。    中国的超市起步于大变革时代,在政府的推动下迅速成长,进入了良性循环,本世纪初代替百货确立了零售业主力业态的地位,经过跑马圈地,并购重组迅速做大,随后规模扩张趋于理性。近年来,超市与其他零售业态不断结合,走向了兼容共生的阶段。    起步于大变革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