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hang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其他文献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  一、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
期刊
高中物理是在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高中物理的教学一直受到重视,物理的应用性非常强,在以后的工作中非常重要,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奠定了基础。高中物理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大量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  1、细读书,多设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学习材料.只有指导学
期刊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几年,信息技术悄然步入语文教学课堂,并日渐显示出它的非凡魄力,成为教育发展的巨能“助推器”。它促使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更主动地获取知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于是,如何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整合,就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此,谈谈我个人看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填补
期刊
摘要:学生进入中学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内容的扩展、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  关键词:数学技巧 提高效率  有一部分新同学就是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初二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希望参加我们的辅导班来弥补的。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我们这里先列举一下在初一数学
【摘要】 本文分析学校体育竞赛创新的必要性,构想了一种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节相结合的,小型多样经常的体育竞赛模式。并设法  决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 创新 体育竞赛 全民健身  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竞赛仅限于一年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鉴的一些方法与措施,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效 课堂教学  说起课堂教学,不外乎教与学两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关键一方在知识汲取中的重要性。高效课堂即教师针对原有教学的弊病,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各种方式及手段,用最少的精力
摘要:中职德育课程改革正热切呼唤新课堂的亮相。“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因此,教师设计德育课堂时应该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结合现代教法学法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设计出承载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德育课堂,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有效中职德育课堂 教学设计  教师设计德育课堂时应该根据新课标和
这几年高中大面积的扩招,使得大批的不同层次的初中生走进了高中的校园,学生整体的素质相对以前要差些,文理分科时,数学好的学生自然会选择理科,大多数学生是因数理化基础薄弱才选读文科,加上缺乏理化的应用,因此其数学感悟力较理科生明显偏弱,接受和消化新知识的速度慢,反映也比较迟钝,知识零乱,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缺乏系统。一方面文科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缺少兴趣,信心不足,畏惧数学;另一方面,他们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属于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学生需要自己在阅读过程当中总结,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展自己的思维。  [关键词]培养 语文 阅读能力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
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给不景气的地理学科带来了生机,广大地理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在搞好当前地理会考教学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争取地理学科的应有地位,开足课时;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地理教材为依据,授给学生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地理空间,发散地理知识,训练地理能力,挖掘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