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2名经下肢静脉血管造影(DSA)证实患有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因其他要求而进行下腹及盆腔CT检查的1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髂静脉内径及其受压程度,通过对CT扫描结果的分析,来探讨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性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分析其诊断结果发现,观察组12位患者的受压髂静脉前后内径分别为:右侧(2.8±1.2)mm,左侧为(2.9±1.4)mm;对照组患者的髂静脉前后内径分别为右侧(7.7±2.3)mm,左侧(7.2±1.8)mm。经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观察组12例患者中,右髂静脉受压3例,左髂静脉受压9例,其中有7例患者的继发血栓形成,这与DSA的检查结果一致。结论:经研究发现,CT血管成像可以准确的检查到患者髂静脉的受压内径以及受压程度,其继发血栓情况也可以清楚显示,这与DSA检查的效果相一致,并且CTA检查方便无创伤,价格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CT血管成像;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诊断价值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是一种因髂静脉受压或(和)腔内存在异常粘连结构所导致的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髂静脉压迫不仅会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与下肢静脉高压,而且是人体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与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血管造影技术(DSA)来显示其病变组织以及侧枝的循环状况。近年来,CT技术的诊断结果越来越准确,可以清晰的显示病变组织的程度、形态以及病变范围,又因其费用较低、诊断快速无创伤,CT血管成像成为了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一种新方法[2]。本次研究选取了在本院就诊的12名已经确诊的IVCS患者为观察组,以及随机选取的12名进行了下腹部及下肢CT增强扫描证实无下肢及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CT血管成像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性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经下肢静脉血管造影(DSA)证实患有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12名因其他要求而进行下腹及盆腔CT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无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1.2.1 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
  采用飞利浦Ligh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220mA、螺距为1、转速为0.5r/s。扫描范围为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第三腰椎上缘至踝部以及第三腰椎上缘至膝部的二期扫描,其延迟时间为180s、100s。对照组患者扫描第三腰椎上缘至耻骨部位。扫描前对患者静脉注射100ml碘海醇,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后处理。
  1.2.2 DSA检查
  观察组的患者在CT检查结束后进行血管造影检查。采用Mecall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股静脉注射碘海醇,足背静脉注射对比剂进行髂骨静脉造影。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以CT横断面图像测量髂总静脉下部2cm处右髂总静脉前后内径为标准,根据左侧髂总静脉前后径测量值判断其受压程度。若右侧受压,则以受压部位上下两前后径的均值为标准进行判断。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对比,并比较观察组患者的DSA与CTA的诊断结果以及其影像表现。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应用SPSS17.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件比较,两组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髂静脉内径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受压髂静脉前后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髂静脉内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CTA与DSA诊断结果比较
  观察组12位患者的CTA诊断结果与DSA的检查结果相同。12位患者中右髂静脉受压3例,左髂静脉受压9例,其中有7例患者的继发血栓形成。经CT扫描检查,均可清晰观察到四周的组织、骨骼或动脉对髂静脉压迫的情况。
  3 讨论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主要由解剖因素所导致。人体的腰骶椎前面为左侧髂总静脉,而左侧髂总静脉的前部为右侧髂总动脉,当髂静脉受到解剖结构的前后压迫时,其静脉壁会受到反复的刺激,从而导致左髂总静脉的慢性损伤以及粘连,并使得其管腔变窄。这种状况会阻碍血液回流,长期会导致左下静脉瓣膜的功能不全、静脉曲张以及形成静脉血栓。患者在临床的主要表现分为早期的下肢肿胀、乏力、长久站立会产生水肿以及病变加重后期出现的严重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从而产生小腿溃疡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形成髂股静脉继发血栓。严重时,男性患者会出现精索静脉曲张及不育的情况。可以说,该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较大危害,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髂股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断主要通过血管造影技术(DSA)来显示其病变组织以及侧枝的循环状况,但该技术费用高、对比剂过敏等情况使得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而常规造影检查血栓时,当对比剂通过足背静脉注射时,其充盈效果不佳,血栓的显示程度不够明显,检查可能会出现偏差[4]。随着CT的发明,如今它已经应用于人体头部、颈部、胸部、心脏、腹部等身体多处的临床诊断。CT图像能够更清晰的显示体内各部位的结构及生长状况、病变程度等,是临床诊断治疗的可靠帮手。
  本次研究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血栓形成的诊断可知,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准确的显示受压髂静脉内径以及其受压程度,患者的继发血栓情况也可清晰显示,与DSA的检查结果相一致。并且使用CT扫描检查快捷无创伤,其费用较低、结果准确,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
  参考文献:
  [1]向鹤飞.CT血管成像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及继发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88-90.
  [2]沈丽,顾建平.髂股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影响诊断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75-78.
  [3]赵世珍.造影剂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145.
  [4]叶开创,陆信武,李维敏,等.顺行静脉造影在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9):109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人口数目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愈发严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需要受到所有人的关注,老年人跌倒是最普遍的对老年人身体健康产生威胁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了解老年人跌倒的现状,我们对此进行调查,并总结出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因素;预防措施  1老年人跌倒的现状  1.1 对象与方法:采取随机调查法,在呼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艾滋病的疫情十分严峻,加之人们对艾滋病没有正确的认识,造成了艾滋病蔓延,产生了很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做好艾滋病的防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艾滋病防治中,县城作为基础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进行分析。  关键词:艾滋病;预防;问题;对策  一、前言  现在社会化中,人们谈“艾滋”色变,加上宣传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平衡,以及检测的问题,造成了短时期内艾滋的还在不停满意,
期刊
摘要:对PubMed收录的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PubMed;股骨头坏死;文献计量学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股骨头坏死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股骨头坏死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  1 材料与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电刺激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97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增加积极神经电刺激治疗。使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饮水试验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饮水试验分级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神经电刺激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神经电刺激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充分掌握本辖区人群中乙肝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查检验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对每个确定的对象进行乙肝三系血清学检测,统计学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5.6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为38.99%,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率为1.26%,,e抗原/e抗体阳性率为1.57%。结论:199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后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的效
期刊
宫颈癌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和放疗是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方法,化疗则被摆在次要的置。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开发及给药途径和方法的改进。宫颈癌的化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宫颈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年轻患者对保留卵巢及性功能要求也较高,传统的破坏卵巢功能的术前放疗逐渐被新辅助化疗所替代。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是指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或放疗前先进行全身或子宫动脉介入化疗,这种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及在局部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丹七脑脉通胶囊中的黄芪、丹参、地龙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干膏率的影响。  结果:用8倍量水,加热提取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1.5小时。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干膏得率为20.3%。。  结论:本提取方法简单、效率高、使用于工艺生产。  关键词:丹七脑脉通胶囊;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丹七脑脉通胶囊处方源于壮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康复运动疗法对腕管综合征治疗的意义。方法:将9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增加康复运动疗法。使用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康复运动疗法在腕管综合症治疗过程中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康复运动疗法;腕管综合征;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  腕管综合征(CTS)通常被认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从而丰富临床经验,更好为慢性胃炎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80例,在患者知情了解的情况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人,两组除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基本状况基本相同,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确定中医疗法对慢性胃炎是否有效,及疗效如何。结果:两组患者在痊愈率和无效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
期刊
摘要:妊娠合并梅毒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已严重影响到母婴的健康。为减少梅毒对母婴的危害,我国实施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项目工作,本文对近年妊娠梅毒的现状、筛查、诊治随访等方面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妊娠梅毒;现状;筛查诊治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慢性全身性疾病。传染性极强。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其次为母婴传播,少数可通过输血或其它间接方式传播。在妊娠期梅毒螺旋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