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发展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li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逐步应用于电网建设中,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作为当前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用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9-0013-01
  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电网调度由经验型向智能分析型方向转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同时也对管理人员、调度人员和社会大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安全、稳定、长远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通常来说,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中心系统、厂站端系统和信息通道组成,三大部分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对调度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播。电力系统的调度是整个国家电网运行的指挥者,它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所有设备及其运行的状态进行监控和调节,使得设备可以更好的为电网的运行作出贡献。
  目前,我国电网的发展规模非常大,基本覆盖了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一旦发生故障,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实行调度自动化,可以使得调度人员更好的进行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处理,避免因处置不当造成更大损失。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在运行的时候还可以对每个用户的用电量和主要的用电时间进行监控,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的电价不同来改变用户的用电量,从而减少在用电高峰期的用电。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一项促进电网系统发展的工程,可以使得电力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相关工作多年,在日常实践中发现,在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2.1 管理水平低
  很多管理人员首先对调度自动化的认识不够,思想上不重视,必然造成监管不力、考核不严等问题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日常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声誉及其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是一种损害。
  2.2 技术装备落后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调度自动化的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计算机处理能力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大量信息接入时,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系统经常崩溃,故障频频。
  2.3 调度员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要实现突破式的进展,人的因素是影响自动化水平的关键一环。当前,很多调度员专业素养仍然达不到社会发展需求,安全服务意识差,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误操作多,种种弊端直接影响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2.4 部门间缺乏沟通
  调度自动化涉及的面广,部门多,工作繁重,如果部门之间不能得到有效沟通和交流,必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很多部门间并未建立沟通机制,同时,受到技术、装备、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沟通不畅。
  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施建议
  针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需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真正做到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
  3.1 管理方面
  管理方面需做到以下几点:1)主管领导首先应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把调度自动化作为电网建设的重点内容予以实施,只有意识到了调度自动化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上保证实施效果;2)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促进调度自动化的快速发展;3)提高调度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可以通过专家培训、参观学习等多种方法的实施,来不断加强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4)需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对于工作中安全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的人员要敢于批评指正,只有通过安全技术考核的人员才能顺利上岗;5)各部门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避免因沟通不畅造成的调度失误,提高调度自动化的信息化程度和日常工作效率。
  3.2 技术方面
  调度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把自动化的技术更新和维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信质量,避免因画面不清晰,电话不通畅造成的工作失误。
  4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方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后,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在我国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电网建设仍然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及相关电力部门应该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摆在电网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水平。未来若干年,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将向着规模化、复杂化等方向发展。
  4.1 应用实用化、智能化
  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集管理、监控、指挥、调度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复杂系统,目前,大多管理系统呈现复杂化的状态,这对于管理操作人员来说,加大了工作的难度。因此,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必将朝着实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能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且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出错概率,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规模不断扩大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配电网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具体表现在接入信息的种类、信息量、范围与以往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也应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运用,达到提高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的目的。
  4.3 系统间交叉面扩大
  目前来说,很多自动化系统大多为对信息的接收、发送,难以适应当前复杂的信息量要求,因此,新的调度系统不仅是机械的对信息进行转发,更应该具有实时的、分布式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新一代的自动化系统对信息的接入能力要求更强,不再是一点多向的,而是进行多点多向流动。
  5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的发展过程,与以往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管理和技术等多个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创新,才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詹俊平,戴慧.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40.
  [2]滕建平.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抗干扰控制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3):50-51.
  [3]韩春晶.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3(7):204.
  [4]陈瑞霞.調度自动化系统在优化电网调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3(16):217.
  [5]许书锟.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调度配网自动化管理策略分析[J].大科技,2013(10):85.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高专院校校园网建设应以“安全、实用、经济”为原则,只有建好校园网,才能发挥出计算机辅助管理功能。目前,有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网建设水平已经和综合类院校的水平相持平,但是对校园网的利用仍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要加大校园网的应用力度,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确保全校各部门都能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  关键词 校园网;计算机;高职高专院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 如何紧随时代步伐,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这对当前众多高校图书馆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论述中结合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实际,选择高校内部环境的现有资源结构、图书馆信息服务及多媒体信息与纸媒信息的整合管理等角度展开论述,明确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内容,探析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进程中服务创新的可行性对策。  關键词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在发达国家,数字电视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通过发展数字电视来保持其全球的科技领先地位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目标。广电总局要求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鹤煤公司顺应形势,领导高度重视,抓住机遇,采用EPON三网合一传输模式,将有线电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我市前沿。  关键词 数字电视;编码器;加扰器;鹤煤公司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
摘 要 离心泵使用无底阀水箱结构及尺寸主要针对排水泵的使用不同而不同,而本设计主要是针对矿空气压缩机冷却循环水泵,其特点是属于低扬程高流量,经过对水箱结构等使用和改进,使其体积变小,制作方便,性能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在同类排水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离心泵;水箱结构特点;水箱尺寸确定;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TD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9-0
摘 要 山寨煤矿主要涌水水源来自顶板含水层,所以,搞清楚工作面回采后冒落带与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及其影响因素,是矿井防治水的重点工作。通过对冒裂带高度计算,证明煤层在回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将会波及到上覆第四主要含水层,极易导致上覆第四主要含水层中的水分从裂隙通道进入井下,从而给矿井带来水害威胁。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
目的 探讨耳甲腔成形对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对32例行耳甲腔成形术(成形组)及28例未行耳甲腔成形术者(对照组)进行随访和疗效的相关分析.结果 成形组术后干耳平均时间为4.3周,肉芽生长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术后干耳平均时间为5.5周,肉芽生长发生率为3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复发、头晕、耳鸣、耳部不适等的发生率比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5年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占第1位,社会因素由第3位上升为第2位,二次剖宫产率上升。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剖宫产已经被广大妇产科医师掌握,成为各级医院解决难产和产科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