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chen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就像邓小平曾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样,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也是在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呢?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其次先要诱发兴趣,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诱发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愉快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发展间接兴趣。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人人参加,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四、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
  同时,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們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其他文献
高校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构建高等学校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十分必要,为了提高高校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必须采取资源共享、协作共用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合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学要'重视同实际生活间的关联'。'重视同实际生活间的关联'生物教学观念具备十分关键的作用,其本质就是促使生物教学
期刊
独立学院作为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已日趋成熟,日显重要,其具有巨大的潜在生源市场,从教育资源上可以与母校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拥有较多的自主权,易于建立适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吗——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讨论1教科书人教版高中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10“细胞学说”第3点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家长们一窗之窥可以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概貌,同学们熏陶其中,可以咀嚼出古今风味。笔者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在加强班级显形文化建设即环境布局
王志伟[海南省三亚市第六中学(572022)]古诗词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既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又有助于学生得到文学美的感染和熏陶,所以,古诗词是生物教学很好的素材来源。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实质掌握不到位,使得“合作”有名无实。针对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出现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习得知识的内在驱动力,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能。一般来说,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取得的成绩相对会更为理想。因此,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
期刊
在建构理论启示基础上的&#39;三动态&#39;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融合动态,从生物课程资源的多角度动态开发和师生交流动态出发,进行了动态课堂的初步构建。
高校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除了具有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普遍性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校园的开放程度高、危机意识淡薄、应急预案不健全等是目前高校在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