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垦区枣皱胴病病因初步分析

来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newer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影响阿拉尔垦区枣皱胴病发生的相关因子,进一步降低发病率,本研究于病害发生初期,通过采用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开展不同枣树品种、不同树龄、不同种植密度、灌水方式、施肥处理等栽培管理模式对枣皱胴病发生的影响的调查。结果表明:枣皱胴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生,随后不断加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田间发病高峰期。骏枣病害发生重于灰枣;不同树龄的树体发病率有明显差异,5年生枣园发病率较低,13年生的枣园发病率较高;枣园种植密度不同,枣皱胴病发病率不同,枣园种植密度越大,病害发生率越低。2.0 m×3.0 m种植密度枣
其他文献
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本试验对4种药剂在3个地区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安全性、产量及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丙森锌WP、52.5%噁酮·霜脲氰WG、18.7%烯酰·吡唑酯WG、25%
为进一步提高草莓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分别在草莓定植后,进入旺盛生长期、现蕾期、果实膨大期对供试草莓品种红颜,进行不同的施肥处理,设T1(氨基酸螯合肥)、T2(EDTA螯合肥)
为探索适合芭蕾苹果绿化造林的最佳栽培方式,进一步丰富城市的园林美化栽培树种,以芭蕾玉姿、芭蕾玉棠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芭蕾苹果株高、茎粗、冠径、叶面积等生理指标,研究
为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西蓝花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西兰花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式,设置4种施肥方案,AF(常规)、CK(减氮增磷钾)、BF(CK基础上增施菌肥)、CF(CK基础上追施水
为选育适宜广西地区雾培生产的微型薯高产优势品种,以2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为材料,研究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农艺性状的变化,并比较不同栽培方法对微型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