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天然药物学教学改革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法多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手段,教学效果易受影响。项目化教学法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本研究在《天然药物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与未采用项目化教学法的分组进行成绩及主动学习意愿的对比分析,发现项目化教学法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应在教学实践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法 天然药物学 教学改革
  1. 引言
  传统教学法是各教育阶段最常用的手段,也被称作“讲授法”,其特点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在教学方法的分类当中,这类方法被归为教师中心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三种方法:相互作用法;个体化法;实践法。讲授法通常和“填鸭式”教学被放在同一个语境下使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人群中有从众心理趋向,即少数人开始认为讲授法和“填鸭式”教学等价,传播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形成认为“讲授法”等于“填鸭式”教学的惯性思维;其次是,课堂中使用讲授法,确实容易让本身应该生动有趣内容变成了照本宣科。讲授法在运用过程中,如果教师过分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超过临界点就会出现“填鸭式”教学的状况。在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是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师生的语言交流是单向的,即从教师到学生。这容易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选择上对主体需要的漠视和遗忘以及对主体需要满足和引导上的不足。基于教育具有个体需要满足的功能的命题,教学方法可以认为是尊重、引导、促进和增强教师和学生主体需要满意度的教与学的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选用应从师生主体需要的维度进行考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诉求,我们可以开展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中的“项目”是“课程教学项目”的简称,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要求改造过的一项具体工作。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打破课程对教师讲授的依赖,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在《天然药物学》中开展了教学改革,将项目化教学法引入课堂,分析学生成绩等量化指标,评价项目化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2. 改革方法
  项目化教学法改革采用横向对比法进行。教学改革于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横向比较法,将开设《天然药物学》的4个班级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第二组采用项目化教学法,至期末考试后,统计两组学生平均成绩,专业技能大赛报名比例等,进行分析,总结项目化教学法对同期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评价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1 传统教学法
  本研究中,有一组学生接受传统授课法教学,主要内容均来自教师讲授,但力求授课内容生动活泼,课件制作精美,尽可能的将讲授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教学质量。具体到《天然药物学》课程中,其基本流程为:教师备课,列出教学大纲,准备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布置,批阅作业,订正错题,期末复习巩固知识,考试评分等。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宣传中药技能大赛的相关比赛内容,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培训,提高自己实践技能。
  2.2 项目化教学法
  本研究中,另有一组学生接受项目化教学法的教导。项目化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课程中的“项目”通过情景化来实现,即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能实现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上述措施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课后练习,考试等环节也需要同期跟进。在教学过程中,情景化、项目化均可和中药技能大赛直接联系起来,让学生上课的同时就是在接受比赛培训。
  3. 教学效果
  3.1 《天然药物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图1展示了不同教学方法下,两组学生的《天然药物学》期末考试成绩,应用项目化教学法分组平均成绩为86.76分,高出未应用项目化教学法分组的平均成绩11.20%,成绩差异明显。
  3.2 中药技能大赛培训报名人数分析


  圖2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下,两组学生报名参加中药技能大赛培训的人数比例。应用项目化将学法分组的报名人数比例为49.5%,是未应用项目化教学法分组的报名人数比例的3.28倍,学生报名参加中药技能大赛培训的意愿得到了显著提升。
  3.3 调研分析


  图3展示了《天然药物学》项目化教学效果调研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喜欢这门课程,学生完全认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对项目化教学模式表示满意(31%)和很满意(69%),90%以上的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掌握天然药物鉴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胜任岗位工作来说是必需的。
  4. 讨论
  项目化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教学中应用较多,如《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分析》,《药物分析》,《药事管理》等课程,对学习成效均有明显提升。本研究中将该方法应用于高职药学专业的《天然药物学》课程中,从上述数据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教学的分组学习成效明显优于未采用该方法的分组。
  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目前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教为中心,教学方法多见应用启发式,教学手段以多媒体PPT和板书为主,这不符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为推进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改革,探究推行面向岗位工作及实际应用的项目化、情景式的教学模式,能切实转变教师目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0JYC08);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双高计划”专项项目(2020SGC11)
  参考文献:
  [1].辛吉娅·威斯顿,P·A·格兰顿,陈晓瑞.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各类方法的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1993(03):14-17.
  [2].李香林.论“讲授法”及其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S1).
  [3].张立昌.教学方法的选择:从主体需要维度的“另类”思考与实践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1):34-37.
  [4].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3.
  [5].黄亚平..项目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26-231.
  [6].靳丽梅.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中药炮制技术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1):68-68.
  [7].刘安韬,.刘喜华,.刘.笑,.黄敏琪.项目化教学法在高职药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北方药学,.2013(6):.69-70.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工作要点中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问题。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一般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但在细节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高校与前序阵地、高校间的各个部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未形成切实有效的联动机制,阻碍了思想政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文依托实际工作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尝试建立高校学生思想
摘要:早期罗马文化受希腊文化影响,罗马人将罗马神与希腊神一一对应,虽然古罗马人认为他们的众神与古希腊众神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上有所不同,但若仔细对比希腊众神与罗马众神却不难发现,许多希腊与罗马相对应的神明在性格、品德、行为方式等方面却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分别从《荷马史诗》和《埃涅阿斯纪》入手,分别对比分析宙斯与朱庇特,以及阿瑞斯与马尔斯这两对相互对应的希腊与罗马神明,探讨希腊众神与罗马众神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抗联将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东北抗联精神,这是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伟大的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和中国
摘要:《巴黎手稿》又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我国美学界的关注,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到五六十年代的初探,直至八十年代“《手稿》热”学者们从各种不同方面的对其进行研究,到了本世纪研究更是深入细致。从总体来看,学者们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即关于“美的规律”、关于“对象性、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存在”以及关于“劳动创造美”,每一次《手稿》的研究都促进了中国当
摘要: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重任、矛盾风险挑战以及治国理政考验,要在理论上跟上这个时代,必须辩证把握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重向度,即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理论向度,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向度和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向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行动指南,为解决全球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让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继续焕发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21世纪马克
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是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改革高等教育目标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支持双创教育不偏离正确方向;实施双创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维护思政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所以,要以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为基础,分析两者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阐述思政教育
摘要:人性的内在本质是什么?人性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反思人性的异化与变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性的问题研究一直伴随着每一代人不同时代同一问题的思考,包含容纳了数千年来东西方无数哲人的思想结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中西两种文化为视角,发掘两种思想对人性问题的看法与反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儒家思想 异化 变迁  资本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传统的道德社会转向物欲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也受到各种思潮侵扰,在此时代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思想的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哲学,无论从推动生产力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分析其都具有较大的指引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这些并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课题进行重点研究。接下来本文先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目标的提出,亟须更好地凝聚全社会各阶层的思想为中国梦实现奉献力量,这也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不断进行深入调整.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