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机制探究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a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工作要点中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问题。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一般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但在细节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高校与前序阵地、高校间的各个部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未形成切实有效的联动机制,阻碍了思想政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文依托实际工作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尝试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联动机制模型,以应用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联动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0年工作要点中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还不够,‘各自为战、只顾一摊’的现象较为普遍,尚未形成强大合力;工作方式以‘大水漫灌’居多,‘精准滴灌’不够,一些活动还存在‘自娱自乐’等现象,思想引导的力度、深度和效度都存在不小差距。”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从家庭出发,上高中、上大学,就像从一个独立的房间A走出,穿过独立的房间B,走向另一个独立的房间C,而在大学这个独立的房间C中又分隔成若干个小的独立房间a、b、c、d……各个房间之间没有沟通、没有配合。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不能从房间A和房间B中获取足够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又不能从房间abcd中收到合力的效果,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起到一定的阻碍效果。本文将着重分析此问题并探讨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动机制模型。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学校、家庭、个人、前序阵地。其中,学校方面主要包括领导、党团活动部门、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等,前序阵地方面主要指学生高中阶段就读学校。
  (一)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但一线教师认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倡议和要求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潮。其中,高校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基地,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此形势下,各高校领导切实加强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主要包括校领导直接负责、加强科研和课改支持、坚持贯彻“课程思政”和“领导”进课堂等等。但是很多一线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度不够,将学校要求当作任务对待,应付了事;一线辅导员因琐事繁多经常无暇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坚持奋战在课堂上。但是,只依靠一线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所有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部门和成员,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
  (二)相关部门设置较为合理,分工有重复,奖惩措施带动效果不佳
  首先,除了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门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和党团活动部门进行。其中,辅导员作为直接近距离接触学生的管理者,本应着重进行学生的思想建设和心理疏导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被各个职能部门要求的琐事捆绑,无暇顾及主要工作;学生管理部门(如学生处)一般负责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奖惩、资助等方面进行管理,有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下设了学生组织,以将日常管理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但是学生管理部门很少直接接触大部分学生,甚至完全不接触学生,只是在有行政工作时联系相关辅导员,并由辅导员提供相关资料,这样不走学生路线,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是有弊无利的;一些高校的党团活动部门,往往热衷于搞“高、大、上”的演出、活动:有的将“艺术节”分割成若干独立的小块,将艺术展示变成了完成任务,有的将社团活动存在的意义变成了社团汇演,而忽视了这些活动在日常开展时对大多数学生起到的引导、熏陶和灌输作用。
  其次,党的活动部门、团的活动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门都有一定的组织学生活动的职能,因为在83%以上的高校,这些部门在活动筹备期不会进行沟通和协调,所以在活动开展时会出现“冗”的现象,让本来应该享受大学精彩生活的学生背负了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
  再次,92%的高校将辅导员划归各个院系管理,有的考核归学生管理部门所有,有的考核归院系自己所有。不论归谁所有,辅导员的考核都比较流于形式。而学校对于部门和个人的考核往往都是分割开的,对于联动机制没有奖惩措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各扫门前雪”的情况,忽视联动工作的重要性。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有前序阵地的,那就是学生就读的高中和家庭。学生的三观形成往往与其过去经历的家庭环境、氛围,学校的学习经历有关。在实际工作中,有少数辅导员会建立家长群,但目的往往是通知事情,更多的辅导员不会与学生的家长、学生之前就读的学校产生任何联系。对于学校其他部门来说,更不会与其产生联系。这就忽略了前序阵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影响,将学生的成长过程人为地隔成几个部分,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建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联动机制模型
  设学校为A,家庭为B,个人为C,前序阵地为D;学校内领导为a,分管领导为b,党团活动部门为c,学生管理部门为d,辅导员为e。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联动机制模型(宏观)(以下简称“宏观模型”)
  如图1所示,宏观模型主要包括学校、家庭、个人、前序阵地四个部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家庭起始,在学生经历家庭教育之后进入前序阵地,再经历过前序阵地的教育之后,进入我们本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高校,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用于学生个人,最后再由个人影响、渗透到家庭,由此循环往复。在宏观模型中可以看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给学生以最直接、最深刻的引导和教育;前序阵地是家庭教育的接续,往往与家长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和沟通;而学生考入高校之后,应将以往的前序阵地和家庭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与高校即将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当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在学生个人身上应有所体现;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时,则会达到从学生个人开始渗透家庭的效果,从而形成无裂缝的、闭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节。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联动机制模型(微观)(简称“微观模型”)
  如图2所示,微观模型主要包括学校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部门,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分管领导、党团活动部门、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在微观模型中,体现了以校领导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也就是从校领导开始重视、部署,从分管领导开始抓细节工作,同时完善奖惩措施。对于党团活动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来说,首先应该摒弃与大部分学生割裂的旧习惯;其次,加强沟通与交流,依照实际需要轮流采取“主抓与协助”方式;最后,选取学生喜欢的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老师喜欢的。对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来说,应充分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和工作重心,适当采用数字化等其他办法处理相关行政事务,鼓励辅导员更多地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建设工作当中去。对于辅导员来说,应保持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充分认识工作的职责和重心,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走好学生路线。此外,还可以看出的是,党团活动部门、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而辅导员因为是直接管理学生的人员所以成为中心。也就是说,需要党团活动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认清辅导员的重要地位,通过辅导员掌握学生动态,同时通过辅导员掌握活动实效,从而更直接、更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在学校中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自下而上的重视与参与和平行机构之间的互相联动配合,才能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稳扎稳打、卓有成效。通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联动机制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相应问题的解决,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霞,郭军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性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1期
  [2]张文强;新时代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12期
其他文献
青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后备力量,实践是青年了解社会增长能力的重要途径,党的建设是各项工作的统领.本实践探索通过构建“党建+X”党建共同体,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和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讲话精神,实现思政课“用学术精神辩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健
摘要:乒乓球是我国体育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尤其在新课改的浪潮下,体育教学中乒乓球的分量越来越重,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体育选修课自添加上乒乓球教学以来就受到了学生的热烈追捧,作为被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乒乓球被选修的概率几乎超越所有体育项目,足以见得学生对乒乓球选修课的热爱和期待。因此,要想鞏固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体育教师做好乒乓球选修课的教学创新显得尤为必
摘要: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在学术界和公众生活中广受欢迎,已成为一个专业术语。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越了经济和军事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博弈的新坐标、新领地。在现代复杂的世界格局中,文化软实力博弈现象日趋激烈。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博弈现象,我们通过研究新时代我国在文化软实力博弈中遇到的挑战及问题,分析软实力博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为解决当前我国在文化博弈中出现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本文对青海省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现状展开调查,通过问卷数据从学生对基础课的总体认识、基础课的课程改革、学生的期待与建议、基础课教师教学现状四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总结、建议,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在民办本科院校日常的发展过程当中,积极优化党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民办本科院校在党建工作与校园
摘要:高位推进、高效推广、高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应在遵循其“立德树人”核心要义基础上,厘清思想育人同文化育人的对立统一逻辑,全面动员和广泛组织每一位教师投身“课程思政”建设之中。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党和国家根据新的教育国情做出的政策安排。围绕“协同育人”教学思维的新要求,将思政教育从专人教授、专业课程、专题研习转变为全校推动、全员普及、全面引导,突破原先的单一教学
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学生的需求,调查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开展现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的主题班会的实施流于形式,学生收效甚微.学生对主题班会开展的满意度较低,且主题班会内容和
摘要:公民素养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素养,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新时期,要加强培养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力度,让大学生在新时期可以承担起维护国家团结,拥护国家利益,建设国家的重任。本文结合在新时期培养高校大学生公民素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公民素养较差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公民素养的路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