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我们的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udier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为了学生高考的成功和升学率的硬杠杠,不少学校放弃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一味地追求分数,却忽视了同学们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很多人觉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亦或觉得创新教育就是“小发明,小创造”,不得也罢。然而,却偏偏有许多学校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为主旨。作为中学教育勇敢实践者的他们,不仅让学校高考升学率名列前茅,而且在创新教育中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有的学校以创造发明小作品为主要方向,有的学校则将目光投向了环境保护,更有学校在国际级的机器人比赛中摘金夺银。
  显然,鱼和熊掌可以兼得。本刊特别选取了五所中学创新教育先行者,他们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教育形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所敢为天下先的学校,了解他们的风采,看看他们的成绩!
其他文献
探测器会跟我们一样过情人节——科学家的安排就是这么浪漫。对“苏梅克”和“星尘号”这两颗探测器而言,同样的情人节却有着不同的归宿……  2001年2月12日,当地球上的人们为即将到来的情人节忙碌的时候,在遥远的太空中,“苏梅克”探测器已经提前过起了情人节,这一天它开始缓缓下降,并于13日的早晨在爱神星上着陆。当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航天事件。10年之后的2011年2月14日,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星尘
30多年前,“旅行者2号”探测器前往土星进行观测。当时,“旅行者2号”距离一颗名叫恩克拉多斯的天体只有不到9万千米的距离,它拍摄并传回了数张该天体的图像,可就是这几张图片,困扰了科学家几十年……  揭开恩克拉多斯星的面纱  恩克拉多斯星(以下简称恩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卫二。在土星的众多卫星中,恩星十分特别,它的表面不像其他兄弟那样布满陨石坑,而是被冰雪覆盖、呈现为皑皑发亮的大平原。这个现象说明
在麻醉技术被使用之前,外科手术绝对称不上是什么文明的事。为了解决疼痛的问题,当时的人们想出各种办法。可惜的是,这些尝试尽管充满文艺色彩,但都被证明是收效甚微……  1575年,法国“理发匠”巴雷总结自己40年丰富临床经验而编著成册的心血之作——《外科学》问世,这标志着用烙铁和沸油治疗枪伤野蛮手术时代的终结,更奠定了西方外科学的基础。但是,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尽管外科手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麻醉的难题却始
我觉得自己不是很了解职业规划,曾经想过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但具体要怎么做却不是很清楚。我一直在考虑怎么样能把书读好,因为成绩的好坏会影响职业的选择。我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点概念,也会根据自己的模拟考试成绩来选专业,只要不是太冷门的就行。今天学校请了心理辅导老师给我们讲职业规划,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升学与就业指导测试,测试结果建议我读法学或管理学专业。我个人倾向于管理学,一方面是因为兴趣,另一方面也
我们都知道,电影是依靠人类的视觉暂留现象而发展起来的艺术。你玩过在书角画小人,然后快速翻动书页让小人动起来的游戏么?其实,那就是“电影”!在电影中,一幅静止的图像被称做一“帧”(Frame)。动态的画面则按每秒显示多少帧来衡量,这就是所谓的“每秒帧速率”(fps)。早期的电影里几乎没有大动态、高速度移动的画面,也没有CG电脑特效镜头,每秒24帧完全可以满足观众及电影工作者。因此,这种形式就以每秒2
从卢卡斯创立工业光魔开始,电脑技术就一步步将导演们的各种新奇设想投影到现实的大屏幕中。法国影评人弗朗索瓦·塔特雷曾经说过:“以前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情节和演员的表情,而现在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就是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电脑特技画面,它带给观众的感受是革命性的。”随着电影《阿凡达》的热映,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科幻电影重新变为影迷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我们不妨一起来回顾一下电影史上称得上里程碑的科幻电影。《
或许3D打印机这个奇怪的机器你见所未见,也从未了解过3D打印技术的概念,但你可能会记得一些电影中的场景:在《星际迷航》中,主人公对一台机器发出“水”的口令,一杯水就出现了;《云图》中,丰富的食物被机器“打印”出来;《第五元素》中,由一台机器“打印”出女主角的骨骼、肌肉和皮肤。3D打印机就这样披着魔法世界中的神器形象走向公众视野。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中,保罗·麦基里将3D打印列为推动第三次工业革
随着“嫦娥3号”任务的展开和达成,月球这个忠实的伴侣再次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可是,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月球又有多少不被我们所知的秘密呢?著名的英国摇滚乐队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曾以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之暗面》)轰动全球。不久前,美国天文学家公开了月球背面的照片,同样震惊世界。毕竟,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使得人类永远无法从地球上
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着手打造全新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高度达117米的重型火箭如同一个庞然大物,可将人类送往遥远的小行星和火星。按照SLS火箭研制的时间表,它将于2017年进行首次飞行,而与之配套的猎户座宇宙飞船也正在研发之中,预计在2021年进行第一次载人飞行。  工程师为SLS火箭助推器使用了航天飞机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并为太空发射系统设计了不同的推力级,可根据任务要求选择不同推力大小
日前,研究人员在分析火星轨道勘察探测器于2007年拍摄的图像时,发现了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的残骸。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还拍摄到了该探测器的减速伞和隔热屏蔽装置。“火星3号”探测器于1971年发射,同年12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但是马上与地球失去了联系。虽然“火星3号”是第一个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但向地球传输信号的时间仅为14.5秒,此后便音信全无。  自2006年以来,火星轨道勘察探测器一直